APP下载

新旧对比 分析思考

2019-04-09丁利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19年9期
关键词:动宾课堂作业作业本

丁利红

【摘要】部编版全面推广,与之配套《课堂作业本》也焕然一新。课堂作业本的设计符合新课程标准和低段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对传统文化也更重视了。

【关键词】对比 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9-0049-01

一、新旧版本比照

部编版教材终于见面了,以崭新的面貌示人。翻阅相配套的《课堂作业本》,发现也焕然一新。那部编版的课堂作业本有哪些优势呢?

(一)更注重积累

1.侧重于词语的积累

新版的课堂作业本中,每一课必定有一题“读一读,记一记”,里面包涵了二会字常见、实用的词语。对于没有出现的字,人性化注上拼音帮助学生认识。同时对于出现的多音字,必会出现不同读音的相应词语。这道题目的出现,一则弥补了书后没有词语表的遗憾;一则让学生在大量的词语朗读中一边巩固记忆,一边积累更多的生词,为以后的学习慢慢铺好了路,“多认少写”的理念在这题中落实了。

2.课内外两不误,课外积累的分量提升了

翻阅一二年级的课堂作业本,进行统计,发现新版的课堂作业本,课外积累量是大大地提升了,与旧版相比数量非常可观:一年级上册从14题增加到了22题,一年级下册從16题增加到了28题。学生在课堂作业本的练习中,不仅课内知识得到了巩固,而且还拓展很多课外知识。新版的课外知识范围也非常广泛,有相关的古诗,市花介绍,鸟与隹的区别,还有一些以知识卡片形式展现的等等。

(二)增加阅读的分量

1.课内阅读题的比例上升了,更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新版则缩小了基础知识,提高了阅读的量,而且逐年递增,从6题到17题,二上增长为24题。而且课内阅读的题型多样化,填空题涵盖了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或者对全文的梳理,或者是文章核心内容的填写,测试学生对课文是否真正理解与掌握。

2.课内外阅读设计有梯度,且比例递增

低段主要是信息获取能力的培养,通过从课堂到课外双管齐下,孩子才能更加熟练。新版的课堂作业本中,课外阅读出现了量的提升,从一年级两题,到二上则出现了10题。细看二年级上册的课外阅读题,阅读材料丰富多样,包含了童话,有趣的诗歌,名人故事,成语故事,科普知识等等,让孩子们视野开阔,训练范围更广。

(三)减少了写的量,且写有“拐杖”可扶

新版的课堂作业本,给词语造句的题型大幅度降低,一年级上册没有一题纯粹的造句题,一年级下册也只出现一两处,只有到了二年级上册略微增加,但也不多只有5处。三册加起来,都比旧版任何一册都要少。对于句子的表达,主要让孩子通过“将句子补充完整”的题型训练学生如何较为具体地表达句子。孩子有了一个拐杖,则能准确地表达句子,也明白了该如何慢慢将句子一步步表达更加具体、生动。到了二年级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写话题,主要是结合教材园地中或者课文后面习题中需要孩子们掌握,进行练习。新版的写话更有训练的目的性,也能相应的帮扶学生,让学生们都明确该从哪些方面着手,同时老师对于写话应该让学生达到什么标准,也心中明了。

二、有所思考

新版的课堂作业本编排上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题目新颖,难度适合本学段孩子的特点,版面设计也更加人性化了。

1.符合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课标中提倡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而《课堂作业本》中每课设计了必读的生词积累,包括多音字。让学生一学期下来积累的词量大增。再者,大量的课外知识积累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更扩大了读的范围和数量。课内外阅读题编排真正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角度着眼,学生在练中一定会让阅读能力有所提升。

2.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

低段学生分析问题的稳定性不强,对于心智发展慢的学生,其思考能力相对较弱。因而作业本设计时,能顾及全体学生的情况,将难度放一点,让所有人都能“摘得到桃子”。

如二上《我是什么》对于动宾结构的短语,旧版作业本则出示动词,让学生自己填宾语,如灌输( ),实现( ),做过( )等,相对有一定难度。对于学习能力弱,生活积累和经验不丰富的学生在此题中消耗的时间多,错误较高。

而新版的作业本则是连线题的形式,但也分成两类,左边连线来自课本中的动宾搭配短语的巩固;右边连线则是生活中的动宾短语,是课堂的延伸,让学生都能容易完成,尤其是后三分之一的,同时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将课外的动宾短语积累下来。

3.注重了传统文化,使其润物细无声。

部编教材中古诗文和中国传统文化的比例大幅度提升,《作业本》中也相应提高。以一下的课堂作业本为例,课外古诗题则涉及了六题,除此之外,还包括了《三字经》、《百家姓》、对韵,传统节日相应的习俗,歇后语,成语故事等,共涉及14处。

对于新版课堂作业本的革新心中有所了然,结合教学目标,使其更好地发挥作业,让学生真正从中受益是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动宾课堂作业作业本
作业本
作业本里的故事
高中地理课堂作业的有效性研究
换作业本
试论对外汉语教学中动宾式离合词的教学
搞笑作业本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漫画课堂作业选登
课堂作业设计“四变”——例谈小学语文课堂作业“教—学—评的一致性”
“救火”带标记动宾对象式结构语用认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