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 共赏 共成长
2019-04-09张建芬
张建芬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并辅以一定的评价和激励机制,本文以指导阅读《人鸦》为例,谈谈如何通过师生共读以提升学生的阅读质态。
关键词:阅读兴趣 读整本书 阅读评价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从培养学生的的阅读兴趣入手,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氛围。
下面我就以指导四年级学生读《人鸦》为例,谈谈如何利用各种评价机制,通过师生共读,有计划有成效地指导学生读整本的书。
一、好书推介:总结选书方法
一本好书,总能激起学生最大的阅读兴趣,所以恰当地选书,就会成就一个孩子阅读,但选书的确是一件复杂的事,如果将通用的依据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以下五方面:[1]
(1)类型合适(历险、奇幻、家庭、校园……)
(2)思想略高出当下的理解水平
(3)语言难度适中
(4)出版社正规(例:新蕾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等等)
(5)篇幅不宜过长像彩乌鸦系列中的《人鸦》这本书就是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适合中高段年级孩子阅读书目前之一。
所以我们不妨从以上五个方面综合考虑去给孩子选一本她适合的优秀书目,让她
沉浸书中,读有所得。
二、过程管理:全程参与,循序渐进
1.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读书方法。
阅读指导课往往花样百出,每个人的方法都不一样。有读前的激趣导读课,读中的方法指导课,读后的感悟指导课等。但我认为,如何指导,指导什么,必须要贴合文本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人鸦》这一教学案例我就是以读前激趣为目的的导读课。
[案例]
教学流程:
(1)谈谈“鸦”文化
《乌鸦喝水》、《狐狸和乌鸦》、《乌鸦反哺》三个不故事中认识三只不同性格的乌鸦,初步引起孩子们对阅读《人鸦》这本课外书的兴趣,紧接着从书名猜故事内容,激起学生生阅读的兴趣。
(2)读读“咒语”诗
赶紧读第一部分《古怪的咒语诗》
出示:飞上高空,
箭一般俯冲,
天地之间任从容。
用你的翅膀担负起黑夜吧,
你去做乌鸦,
我来当儿童。
设疑:他飞翔的本领,后面两小句让他真正变成了一只乌鸦,那么在高空飞翔的乌鸦真的就那么自由、快乐吗?
(3)聊聊“鸦”故事
快速识别稻草人(故事1)
夜间故事添欢笑(故事2)
冒死蒙屈救首领(故事3)
让学生在猜故事情节、想象故事等环节中激起阅读的兴趣。
(4)看看书封面
从书的封面中得出这本书的价值,从而知道该如何选择一本好书。
2.定好计划,循序渐进地读
(1)自主阅读,读写查结合
上好《人鸦》阅读指导第一课后,我门立刻带领学生进入自主阅读阶段。由于每个学生的阅读习慣不一、阅读水平也参差不齐,所以我每天在班级的阅读角按中等生的阅读量规定每个学生的每天必须完成的阅读量,每个学生都配有一本“采蜜本”,摘抄每天在课外阅读中积累的好词好句,同桌互相检查,老师辅于一定的抽查,有读有写有查,尽时保证课外阅读的质与量。[2]
(2)课余交流,激起阅读的涟漪
课余,他们总喜欢围着老师问这问那,有时从他们嘴里似乎能说出“十万个为什么”,所以,根据小学生的性格特点,于是在课间我也顺势问学生:今天你读了多少页了?你觉得瑞夏德这样一个小男孩变成了一只乌鸦有趣吗?他变成乌鸦以后会发生哪些事情呢?他们往往说着说着就大声起来,互相争着说,有时还展开了辩论。这时,我就打开书,向他们展示自己读书时写的批注,跟他们展开交流。这样一来,本来就爱看书的学生读得更认真了,而不太爱看书的同学为了在这样的讨论中拥有话语权,会强制自己认真去读书。所以与学生一起聊聊书中的人物,故事情节,感想是我们最快乐的事。
(3)举行演讲赛,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朗读优美片断是我指导学生读书常用的展示手段。《人鸦》中,有不少打动人心的文字,如《冒死蒙屈救首领》,情节是非常扣人心弦的。我先向学生宣布近期要举行一次关于《人鸦》的朗诵会,让他们选取自己最喜欢的片断,做好准备。然后选择几首优美的乐曲,作为朗诵会的配乐。同时以竞赛的形式在组内自主选出最优秀的一位,参加班内的演讲赛,同时评出班级“故事大王”之冠亚季军,被评为“故事大王”的选手下次就有权成为下次演讲比赛的特邀佳宾,和老师一起成为评委会成员。
三、边读边评价:与活动同步
评价手段的恰当运用,能充分发挥其激励功能和促进作用,实现有效的课外阅读。
1.以评促读
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学生,而是为了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多一把衡量的尺子,以尽最大的程度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这个表扬可以随时随地,甚至于在某一个点上。班上一个学困生本来是不要看课外书的,这加他能静下心来认真阅读一个文化走廊课的时间;一个从来不爱发言的孩子也能在课余和大家积极讨论故事情节;有些孩子书上的圈圈画画是一丝不苟的,摘记也相当认真等等。从小处入手、细微处着手,发现孩子点滴的闪光点,让每个孩子都感觉到自己在进步,读书是有无阻乐趣的。
2.多方评价
师评、生互评、家长评,这些都是课外阅读评价常见的方式。
朗诵会上读得最好的学生,我会在读书角中公布他的名字。合作出色的小组则会被评为“书香小组”。学生在读书过程中写的读后感、读书卡,以选出优秀作品张贴在班级黑板报中,加以肯定和鼓励。在各种比赛活动中,我时常有特邀佳宾学生、家长的参与,多元评价,尽量让每个孩子都有展示的机会,全面的评价每个孩子。
如此读完《人鸦》,我发现孩子们和我更亲近了。他们时常拿来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和我探讨书中的内容。有时会问我:老师,有什么好书推荐给我吗?同时,很多学生更愿意向我倾诉自己的心里话了。我突然意识到,和学生共读的收获绝不仅仅体现在课外阅读上,也不仅仅体现在语文学习中——师生共读,让我不知不觉走进了孩子们的世界,与他们共喜悲、同成长。
参考文献
[1]《20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20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