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理学中“慢”

2019-04-09卢宇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5期
关键词:天球沧海桑田恒星

卢宇

【摘 要】这些天,在备课“锋面雨带”这部分知识时,我想到了描述梅雨天气的一句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于是,我本着好奇之心,查了它的后两句——“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我发现这个“闲”用的很好,反映出时间在主人的等待中过得很慢,很慢,表达了诗人内心渐趋沉重的寂寞之情。那么说到“慢”,我想到了地理学中也有“慢”。

【关键词】地理教学;“慢”;地理文化

一、斗转星移的“慢”

斗转星移是指星斗变动了位置。其实恒星在空间中是不断运动的,而且速度可高达每秒数百千米,只不过,这里的“慢”是指恒星之间在天球上相对位置变化的“慢”。天球是天文学中表示天体视运动的辅助工具,是以地心为球心,以任意远为半径的一个假想球体。因此,我们观测恒星,都可以看作“恒星”挂在天穹上,也就是恒星不管多远,都可以在天球上找到它们的投影。以“北斗七星”为例:北斗七星,顾名思义,是人们所观测到在天球上呈“斗状”的七颗恒星,恒星的本意是“固定的星”以区别于行星。所谓“固定”并不是指它不会随着天穹而进行东升西落的运动,而是指它们在天球上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这就是“斗转星移”的慢。北斗七星尽管不停地运动,但始终保持“斗”的形状,即使“斗”的形状与几十万年后“斗”的形状有所不同,因为恒星始终在高速运转,且彼此距离太远,不易察觉,但是在长的时间尺度下,我们相对地认为天体在天球上相对位置变化很慢。

二、沧海桑田的“慢”

有谁能知道,圣母峰在几亿年前是一片汪洋,直到在高峰处发现了菊石、贝类的化石;有谁能知道,东非大裂谷在很多年后会被海水灌入,形成新的海洋,直到地理学家总结出板块构造理论;又有谁能料想到,地中海在若干年后会逐渐缩小,形成新的地缝合线变成陆地,并且非洲大陆要和欧罗巴大陆合为一体。沧海桑田的变化曾激起多少人的幻想。确实,它非常迷人,可我们要知道,沧海桑田的变化是很慢的,慢到冰冻三尺、水滴石穿也不足为奇了。有篇报道指出,在过去的2亿年里,大西洋四周的各大陆间的距离至少移动了数千千米,而利用现代地理信息技术所观测到的板块间的相对运动可达到每年几厘米的量级,这在千米的尺度下,显得是有多么慢。

三、生物演化的“慢”

地球四十六亿年的演化史是一场艺术的“慢”。地球在诞生之初,环境演化以无机演化为主,没有生命存在。但在距今约36亿年前,地球上的无机物演化成了有机分子,进而形成了最原始的生命,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进化花了将近10亿年。生命出现后,地球上的演化以有机进化为主,随着环境质量的不断完善,生物的进化也越来越快,由单细胞生物到真核细胞生物,最终在距今6亿年前的寒武纪海洋中出现了大量的无脊椎动物,这个生物进化花了将近30亿年,从三叶虫的诞生到距今300万年前人类的出现,这也花了将近6亿年。白云苍狗,人生只有短短数十载,而生命的演化却耗费了上亿年,而这场生命的表演是艺术的,是精彩的。在“慢”的艺术里,我们欣赏到的是大自然的一幅幅画卷,都是时间的产物。

四、气候变化的“慢”

人们总说时光如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几十年光阴潇洒而过,可是时光前行的脚步却在气候变化中减慢了,因为气候变化是指一个地区长时间(典型的为30年)的气候改变,通常用某些与平均天气状况有关的特征,如温度、降水量、风等要素的变化来度量。从时间尺度出发,气候的变化历史分为三段:地质时期,历史时期,近现代时期,每段时期的气候变化尺度都很长。地质时期,距今一万年以前,时间尺度在10万年以上,其中有三次大的冰期,分别发生于震旦纪、石炭-二叠纪、第四纪,每次大冰期之间都相隔了2-3亿年,时间跨度非常大,气候在其中也就变化的很慢了。而随着近一两百年来人类工业革命的进行,对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温室效应日趋明显,全球变暖非常显著。近现代的气候观测记录表明,自1861年来,全球气温上升了0.6摄氏度,从这里能看出,气候变化是一种“慢”的象征。

五、地理研究的“慢”

早在人类有文字记载之初,就能看到太阳的有升有落,而到真正的日心说的形成却是近代的16世纪。以前的地理研究是一种“慢”的过程,足迹已出,再回归便是数十载。徐霞客出行三十载,阅尽名山大川,眼见为实,一山一物的真实存在与自身的情感相融,才能写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诗句。以前曾听植物地理学老师说:“在20世纪初,中国植物分類学研究还是一穷二白,但是胡先骕先生筚路蓝缕,劈荆斩棘,克服了重重困难,花费了多年时光,出版了《中国植物图谱》《中国蕨类植物图谱》,为中国植物分类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历史上还有很多的地理人,他们孜孜不倦,锲而不舍地花费毕生精力去研究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并将其赋予到理论的高度,这才有了地理学欣欣向荣的今天。有时候,我想,在这狭小的课堂里,用寥寥数句将地理原理说尽,用几段小视频将地理过程阐述,这些高度浓缩的词汇,这些精妙绝伦的地理原理,花费了多少代地理人的心血,它们是多少地理前辈一生努力的浓缩?对此,我表示由衷地敬佩,感谢教师这份职业让我能成为地理知识的搬运工,感谢教育让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我所要做的就是将更多的地理知识普及给我的学生,让他们明白,地理研究是一种“慢”,是一种呕心沥血的过程。

所以,当我们处于这样一个快节奏的生活中,不妨慢下来,去寻找生活的美,去发现地理中的美。停下匆匆的脚步,回眸一瞥,欣赏斗转星移的“慢”,感叹沧海桑田的“慢”,惊讶于生物演化的“慢”,感慨于气候变化的“慢”,敬佩于地理研究的“慢”,不要让地理学的美转瞬即逝,成为过眼云烟。

【参考文献】

[1]张连彬.创生“求真”“唯美”“向善”的地理教学[J].地理教育,2018(12):1

[2]赵燕玲.积极探索地理教学的有效途径[J].德宏教育学院学报,2001(02):87-88

猜你喜欢

天球沧海桑田恒星
沧海桑田话日照
(18)刺杀恒星
如梦40年:沧海桑田,中国巨变
恒星的演化
香港:守着沧海桑田的诺言,看浮世繁华
基于三角形周长的暗星全天球自主快速识别
沧海桑田宣化城
宇宙射线诞生于恒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