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提高小学生朗读的能力
2019-04-09谢建国
谢建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我们的语文有“三美”,即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文化之美。我们该如何让学生深刻领会语文的“三美”呢?根据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我认为,“读”能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的“三美”。
下面谈谈近年来本人在语文教学中的做法:
一、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
语文课应以读为主,通过读来解决语感问题,朗读是一项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语文课中的朗读不能是枯燥无味地读,而是要用心去读,要有感情地朗读。教师要强化训练学生朗读,采用多种形式读,这样方能将学生带入文本情境。
1.表演式朗读
表演式朗读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朗读方式。这种朗读方式很符合学生的口味。因此,我在语文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进行表演式朗读。表演式朗读分两种:一是分角色朗读,首先,让学生读读文章里的不同角色,再让学生演一演。在教学《乌鸦喝水》《可爱的露珠》等生动有趣的课文时,我都采用这种朗读方式,都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教学口语交际《帮小白兔过河》这内容丰富、生动有趣的内容时,我边展示情境图,边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最后让孩子们进行角色表演。我扮演小白兔,一个孩子扮演小花猪,另一个孩子演猫妈妈,我们将几幅图进行串读表演,就像课本剧表演,加深了学生对文本情境的体验;二是动作表演式朗读,即让学生边朗读边做动作,这使很多简单易学的课文能够轻松地被学生理解。如:《树叶》中的句子“树枝拿它当扇子,小虫拿它当被子,鱼儿拿它当花伞,鸟儿拿它当风筝。”为加深学生对句子的理解,特别是“当扇子”“当被子”“当花伞”“当风筝”系列词语,我让学生边做动作边朗读。在做做读读中,的确让学生充分理解了课文内容,进而懂得了树叶的妙用。
2.竞赛式朗读
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心理,都希望自己是教师心中最棒的孩子。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我也时常用竞赛式朗读。这种朗读方式不仅能激励孩子们积极参与学习,还能提高孩子们的朗读水平。我几乎每堂语文课都开展“谁是朗读高手”的竞赛活动:先提出朗读要求,然后学生在小组内自由朗读,再由小组推出代表,最后小组代表进行竞赛。随后师生共同评比出“朗读高手”。我在课堂上还采用了“挑战式朗读”的方式,即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挑战,教师也参与其中。在进行“挑战式朗读”时,教师要注意引导,让挑战选手朗读得更理想。实践证明,竞赛式朗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朗读水平。
3.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
由于年龄特征,小学生往往有较强的模仿能力,教师范读或录音范读,能让学生自然地加以品味并模仿,久而久之,學生会逐渐摸索出一些朗读规律,从中懂得朗读技巧。如:教学《可爱的露珠》时,我首先范读课文,借助形体语言,边读边做动作,如:“蹦”“跳”等,由此,学生觉得文章很有趣,就很想读好。果然,学生的朗读欲望很强,个个都朗读得很用心,模仿出的动作惟妙惟肖。教师的范读,很大程度上激起了学生的朗读热情,也帮助学生掌握了一些朗读技巧。
4.欣赏性朗读
在40分钟的课堂内,学生如何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牢固的知识呢?若一味地靠教师灌输,学生获得的知识肯定是肤浅的。因此,我认为,在学生感知课文后,再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能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内容,背诵会轻而易举。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朗读,使学生在读中感悟。先引导学生走进桂林山水,仿佛置身于桂林山水之美,这种情况下,学生从一般的认读,到后来有感情朗读,再到后面欣赏般地读,循序渐进。于是,学生便在自然、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将课文背诵下来。欣赏性朗读是背诵课文的一大秘诀,学生也很喜爱这样的背诵方式。
二、在读中展开想象的翅膀
文本中有许多地方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在语文教学中,我一直注重培养、激活学生的思维。我让学生在读中展开想象,努力激起学生对作品中内在意境的再创造,使文中描写的情景像电影画面一样呈现于学生脑中。这样,不仅能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还能让学生深刻领悟文本内容,从中受到真的启迪、善的教化、美的熏陶。如:教学《锡林郭勒大草原》时,我先让学生自由读,再让学生精读优美的段落,并要求其在读中想象画面。最后,教师深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情景,随后出示投影片,悠然自得的羊群、俊马、美丽的河流、蓝蓝的天空……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于学生眼前,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
三、朗读技巧的指导
所谓朗读技巧,是指各类文章的不同读法,也就是对语言、语速、语调、停顿等的掌握、控制和运用。《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故我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地为学生进行朗读指。在朗读时,我首先要求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将句子读通顺、读流利、读正确,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章的类型进行针对性指导。如:教学《老师、您好》时,我先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再让学生用心读文章,读出对老师的深深喜爱和敬佩之情。然后让学生用符号形象地标出朗读的技巧。“ " ”表示停顿长,“|”表示一般停顿,“△”表示读重音,“↑”表示升调,“↓”表示降调,“~”表示曲调,如此强化训练,再让学生结合自己对句子的理解来朗读。长此以往,学生定会在以后的文本朗读中慢慢获得更多的朗读技巧。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的确如此,我们的语文教学应该是书声朗朗,而不应是教师的详细解说,在语文课中经常创造条件与机会让学生朗读,学生的朗读能力势必会得到提高。让学生插上读的翅膀,飞入语文课堂,这样的课堂会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