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引导促进小学语文课堂自学课堂
2019-04-09林欢胜
林欢胜
【摘 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知识的获得,还是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发展;无论是情感、意志的培养,还是思想品德的提高,都必须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索,才能促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方面取得进步,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四点心得。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四得
一、紧扣题眼,教活一课
题眼是联结题和文的关键词,把它显示出来,就可以从大方向上判断课文内容的梗概、范围或主旨。小学课文中,常常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题眼。这些题眼,有的揭示了文章的中心,有的点明了文章的情感,有的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有的暗示了文章的思想。备课时找准了一篇课文的题眼就可以紧扣这个题眼来教活整篇课文。如:我在教《“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一文时,先引导学生找出题眼:“精彩极了”“糟糕透了”,然后循此思考,提出问题:“精彩极了”是谁说的?(母亲)“糟糕透了”又是谁说的?(父亲)对于父亲和母亲截然不同的评价,“我”当时的反应又是怎样的呢?“我”又是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所饱含的爱的?这样从找准题眼,引出一系列的问题,开通了一条理解课文的路子。学生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自主地进行了探究学习,仅30分钟就领悟了全文,得益匪浅。由此可见,紧扣题眼,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重点突出,思路清晰,整体感强,学生学了印象更为深刻。
二、捕捉词句,串学整篇
一篇课文,是由诸多句子连缀而成的,这诸多句子,在课文中的地位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有主有次的。有些文章的作者,常常在文中精心安排了关键句,或揭示题旨,或点明中心,或概括内容,或凝聚情感。抓住这些关键句,就等于提起了衣服的领子。以一句串全篇,教学自然事半功倍。如:《富饶的西沙群岛》一文,篇头有一总结句,这个总结句,简明扼要地概括了全文的主要内容,也揭示了文章的层次和思路。备课时,我抓住这个总结句分以下几步设计:1.画出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话。(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2.从这句话中画出两个重点词语。(风景优美、物产丰富)3.找一找,课文哪些自然段围绕这两个重点词语写具体。4.想一想:西沙群岛的“风景优美”,“美”在哪里?西沙群岛的“物产丰富”课文写了哪些物产?从哪些地方看出“丰富”?这样抓住了一句话,就把全文联结成一体了,有如用一条红线串联起无数珍珠。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自主探索的动机就形成了。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能抓住一句串聯一体的课文不少。如:《詹天佑》一文中,“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一夜的工作》一文中,“他是多么劳苦,多么简朴!”教句子,不在多,而在精。精教一句,胜过泛教十句。
三、精导一段,拨通全文
一篇课文,一般都是由几个、十几个段落组成的。有些课文,有明显的重点段,抓住重点段精心指导,就可以拨通全篇;有些课文的段落是并列结构,段落之间无轻重之分,也可抓住有代表性的一段精心指导,其余各段则只需略加指点即可弄通。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重点写小女孩五次擦燃火柴,从火柴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分别看见“大火炉”“烤鹅”“圣诞树”“奶奶”“她和奶奶一起飞走”,五次的写法大体相同,都是描述小女孩从擦燃火柴的亮光中看到的种种幻象。教学时,我只精教小女孩第一次擦燃火柴的内容,并从中总结出一种学法填进表格中,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则让学生自学,了解每次小女孩看见了什么,她为什么会从火柴亮光中看到这些幻象,请各自完成表格。由于有了一个理解课文内容的模式,学生又有了一个自主学习的机会,于是感到兴趣盎然,学得津津有味。这样教,省了时间,提高了学习效率,既教给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又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能精导一段拨通全文的课文亦有不少。如:《美丽的小兴安岭》,按春、夏、秋、冬四季一一道来,各段的写法大体相同;《将相和》一文,“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都按事情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写。这些课文,教师只要精教一段,学生就“学一当十”了。
四、抓住概要,从“面”上入手
抓住一篇课文的概要,是为了对课文事先形成一个初步的了解,也即是把握课文梗概,再由此展开教学,深入到课文的各个局部,沟通联结关键的微末细节,以便进一步印证、丰富、完善这个初步的整体认识,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何抓住课文概要呢?
(一)从扩展题目把握概要
如:教学《只有一个地球》时,我让学生根据预习时初读得到的印象,将题目前半截补充上内容,加以扩展,从而抓住课文概要,阐明了人类的生存“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说明了保护地球生态环境的意义。
(二)根据特点把握概要
教材中绝大部分都是记叙文。记叙文从内容上看无非是记人叙事,写景状物。据此,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从题目判断课文内容属哪一类,再按该类文章的一般规律去把握课文概要。如:记人的文章,让学生抓住记什么人,做什么事,在什么情况下,怎么做的,涉及到什么人,表现人物哪些特点、品质。学生在阅读中由于抓住了文章的概要,心中自然产生了“欲知详情如何,请看文章分解”的求知欲望,于是,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与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了。
在教学中,学生的学是主体,教师的重点是教会他们怎样学,引导他们发挥其积极性和自主性,在阅读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自学能力。这是我们教者的真正目的,也是教学的真正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