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2019-04-09王永珍
王永珍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的优秀瑰宝。古典诗词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受到了教育界的重视。本文讨论了目前古典诗歌的教学现状、策略和原则。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典诗歌;教学策略
古典诗歌是小学语文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教材当中的比例很大,从小学低年级就开始渗透古典诗歌。但是,当前的教育由于一些主客观的限制,在语文诗歌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一、教学现状
(一)重视古典诗歌
随着经济在社会上的快速发展及信息全球化的激荡,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由此古典诗歌在语文教育上的重要程度越来越高。小学作为教育阶段的开始,是接触各种文化知识的最佳时期。自小学语文开始学习古典诗歌的教育教学,从小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对学生的启蒙大有好处。
(二)教学实践局限
小学由于年龄较小,思维结构没有发育完善,文化知识的自学能力较差。对于小学生而言,学习古典诗歌难度相对更大。虽然多数语文教師能够认识到古典诗歌教学在现阶段小学中的难度,存在各种主客观局限,因此实际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小学就开始有各种学习科目,这必然导致语文的课时受到限制,其中诗歌的课时也会相应缩减。由此引发的就是小学生在有限的知识接受能力下,在有限的课时内进行较为复杂的诗歌学习较为困难。
(三)学生兴趣引导
在幼儿阶段,学生就在幼儿园接受一些传统国学知识的教育。现在,许多几岁的小孩子就可以熟练背诵《三字经》和《弟子规》等简单的诗歌,甚至有家长在小孩刚刚学会说话时就开始带着一些简单诗歌的背诵。在进入小学之后,大部分学生开始接触一些简单的古典文学。但是,由于学生年龄较小,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文化背景和知识,只可进行简单地背诵,这时就需要教师和家长恰当引导,在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也进行了知识教育。
二、教学策略
(一)诵读引导
古代大家在进行诗歌创作时就非常注重格律,诗歌讲究韵律、平仄,朗诵起来朗朗上口、更具美感。在传统教育方式中,诗歌最高的背诵境界叫做“倒背如流”。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带领学生多诵读,学生通过将短小的诗歌进行反复诵读,不仅可以锻炼记忆力,还能在诵读之中完成课后背诵。
(二)场景创设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和知识基础受限,当接触到一篇新古典诗词的学习时,仅仅依靠教师对相关词语、句子和文章的讲解并不能深刻记忆理解其中的知识。这是因为在古典诗词的创作过程,诗人营造了非常美好的画面,以此增加古典诗词的美感。梅兰菊竹一直是诗人的最爱、精神支托,鸟语花香也在诗人的描绘当中变得异常美好。在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师在诗歌解读当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找到每个诗歌当中能够代表画面意象的词语,情景再现,、创设场景让学生将课本的白字黑字想象成为美好的画面。
(三)意境挖掘
在诗人创作的古典诗歌时就在简单的句子当中蕴含了深厚的个人情感。在寂静的黑夜,抬头看到月亮之后想到遥远故乡的亲人,因此,月亮成为了思乡之情的象征;在塞外沙漠铁马之上征战之时,由景及情想到战争带给家国的迫害,因此金戈铁马成为了战争之痛的象征;在春种秋收时节看到辛劳的农民在田间劳动体会到了农民辛苦,因此农民就成为了劳动的象征……
三、教学原则
(一)课堂传授结合课外阅读
现阶段,学习小学语文古典诗歌不能局限在课堂之上。小学生的知识积累虽然大部分都来源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但由于教学结构设置和课时限制,完成教学目标比较困难。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之外进行课外阅读,将课上教师的传授与课堂外的阅读联系起,从而综合提高学生的古典诗歌知识。三年级上册语文中学习了关于春天的两首古诗,《绝句》中“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描述了初春的飞鸟,《村居》中“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写了孩童在万物复苏的季节快乐的玩耍。在课后提醒学生自己阅读,发现其他描写春天的诗句。
(二)合作学习结合自主探究
在教学过程当中,小学生由于特殊的年龄特点更需注重教学的方法。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在课上的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因此,很难集中注意力进行课堂学习。针对这种问题,小学语文在古典诗词方面的教学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课堂的合作学习中应结合一些自主探究活动。四年级上册语文中有两首关于明月的诗词,《鸟鸣涧》中“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描写了月下山间鸟鸣声的清脆,《暮江吟》中“可怜九月初三月,露似真珠月似弓”描写了寒夜勾月的美妙。
总之,古典诗歌的教育工作任务很多,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上仍需进行教学方法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吴兴平.小学古典诗歌教学探微[J].才智,2013(14):58
[2]綦爱军,戴美芳.小学古典诗词全息教学的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8(03):125
[3]胡克君.浅析小学阶段古典诗歌教学的策略与创新[J].才智,2017(24):50
(福建省晋江市池店镇溜滨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