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仁东的“天眼”之梦

2019-04-09张波

大众科学 2019年1期
关键词:总工程师南仁东天文台

张波

介绍:

南仁东(1945年2月-2017年9月15日),中国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射电天体物理和射电天文技术与方法,負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2017年7月,入选为2017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

南仁东196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硕士、博士学位。后在日本国立天文台任客座教授,1982年,他进入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工作。1994年起,一直负责FAST的选址、预研究、立项、可行性研究及初步设计。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负责编订FAST科学目标,全面指导FAST工程建设,并主持攻克了索疲劳、动光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2016年9月25日,其主持的FAST落成启用。

2017年9月15日晚,南仁东因病逝世,享年72岁。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南仁东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并获评“中国天眼”的主要发起者和奠基人。

南仁东,这个与国之重器中国“天眼”FAST紧密联系在一起,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从FAST的选址到建成,南仁东整整为其奔波了22年,他用一生的信念,将一个朴素的想法升华为自己的梦想,并与祖国的科技建设完美的融合,从而孕育出了一项震惊世界的伟大工程和一个国家的骄傲。在南仁东身上,体现着一种精神、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他用生命诠释了他对科学的最好坚守。

敢为人先、坚毅执着。FAST是一个涉及天文学、力学、机械、电子学等诸多领域的大科学工程,在国际上没有先例可循。正是因为它的独一无二,南仁东把科学家爱跟自己较劲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从1994年提出建设射电望远镜的概念,他开始跋山涉水,走过乱石、穿过灌木,深一脚浅一脚地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终于为FAST选定了一个“窝”。从极为艰难的选址,到攻克技术上的一个又一个难题,他怀揣着一个梦想,24年如一日,呕心沥血、顽强攻关,开启了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镌刻了世界天文史上的新高度。

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提出建设大射电望远镜后,在没有立项、没有资金、没有现成技术,甚至连选址都没有的前提下,有多少人能够对这样一个项目深信不疑、以一贯之。对南仁东来说,要做一件事情就必须把它做好。在FAST立项的过程以及建造过程中,都遇到了几乎非常致命的、几乎是颠覆性的挫折,但是都挺过去了。虽然身为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但他经常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能上钢架去拧螺丝,能拿扁铲去削平钢材,更能带领团队啃“硬骨头”。为了解决超过国家标准2.5倍以上的钢索疲劳强度问题,南仁东带领团队,历时700多天,经历近百次失败,最终化解了工程建设“致命”的威胁。

淡泊名利、忘我奉献。“在这个满地都是金钱的年代,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用毛姆《月亮与六便士》中的这句来形容南仁东,是最适合不过了。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但是他坚定地回国。人生在世,纷繁扰攘。看重什么、坚守什么,是丈量品格厚度、境界高度的标尺。南先生看重和坚守的,就是为科学事业而奋斗。在南仁东心中,“天眼”建设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南仁东用无限诗意的语言描述这一切:“大窝凼时刻让我们发现给我们惊奇,感观安宁、万籁无声,美丽的宇宙太空以它的神秘和绚丽,召唤我们踏过平庸,进入宇宙的广袤与无垠。”(编辑/高纬时)

猜你喜欢

总工程师南仁东天文台
推荐/《中国天眼∶南仁东传》
仰望苍穹: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
璀璨星空映照下的天文台
“天眼”之父南仁东
陕西省国土资源厅总工杨建军被调查
美度
巫婆与总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