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活跃在圣地延安的“消防铁军”
——记延安市宝塔区消防中队

2019-04-09撰文张瑞芬郑飞摄影李明辉张文杰

陕西画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宝塔区张思德张强

撰文/张瑞芬 郑飞 摄影/李明辉 张文杰

这是一个把忠诚刻在骨子里的集体:他们奔赴在火灾现场,用生命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安全;

这是一支把拼搏融在行动里的队伍:他们解救群众于危难之中,被称为“人民卫士”;

这是一群把奉献化在心田里的青年:他们用延安精神凝神聚力,为支援地方经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2016年7月27日,市场沟大树倒地,消防人员紧急进行搬移处理

2017年7月26日,转移受困群众

2016年8月16日,李渠镇救援现场

这是成立于1973年的延安市宝塔区消防中队。40多年来,中队在延安精神的沐浴下,与革命圣地的经济社会融合发展。他们牢记使命,精武强兵、竭诚奉献,精心呵护着辖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中队被授予“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称号,荣获“集体二等功”“集体三等功”各2次,受到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30余次,并被延安市政府授予“圣地消防铁军”荣誉称号。2019年1月,陕西省委号召全省向“三秦楷模”延安市宝塔区消防中队学习。

革命旧址的“守护者”

延安是中国革命圣地,这里有全国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完整的革命旧址群,形成了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多年来,宝塔区消防中队全体指战员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延安这片红色土地的热爱,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2019年2月4日晚,正是万家团聚欢度春节之时,宝塔区消防中队的5名指战员冒着严寒来到宝塔山下巡逻。“第一遍检查大家务必要仔细,任何存在火灾隐患的角落都要走到,不能遗漏。山上的灯光设备大家也要一一检查,看到灯管老化、灯光不亮的情况,要及时汇报。”宝塔区消防中队副中队长张嘉豪不断叮嘱队员。

战斗员张强一手提着4公斤重的灭火器,一手拿着手电筒,开始了第一趟巡逻。张强和他的同事们都格外小心,从山脚走到山顶,每一处角落都不放过,每一盏灯都仔细排查,平时半个小时就走完的山路,他们这一趟走了两个多小时。22时50分,张强一行人回到山下,“太冷了!太冷了!山上风太大了,吹得我脸疼,两只手放在外面,都冻裂了。”刚上车的张强使劲揉搓着双手。

23时40分,刚刚从寒冷中缓过神的张强,又开始了第二次巡逻。此时,天气愈发寒冷。出发前,他换上了10多公斤重的灭火服。这一趟他们主要检查灯光线路。直到次日0时15分才巡逻完毕回到车里。车外的气温越来越低,车内的暖气似乎也不起作用了,保温杯里的热水已变得冰凉,矿泉水也冻成了冰块。张强打趣地说:“一会儿咱们要是困了,刚好用冰块提提神。”

当天晚上,这一条山路他们共走了8趟,近10个小时。

日常巡逻,防患于未然

“圣地红 双拥情”军民演出

宝塔区消防中队还对每一座革命旧址登记造册,详细分析旧址的分布、建筑结构、性质、使用情况和主要消防安全隐患类型,有针对性地开展对这些革命旧址的保护和检查防范工作。同时与枣园、杨家岭、宝塔山等旧址管理处结成共建单位,定期为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多年来,每逢旅游旺季,中队指战员还一边向游客宣传消防知识,一边进行防火巡查蹲点防范。

实战演练提高技能

群众暖心的“消防橙”

2012年4月,延安杨家岭村的群众没想到,消防队会主动跑来给他们疏通排污渠。

“那年4月,我们中队在杨家岭革命旧址举行党团活动。我发现杨家岭的排污渠由于多年没有清理,散发出恶臭,非常影响周边的环境。”宝塔区消防中队战斗员刘飞说。

利用休息时间,刘飞山上山下地忙活儿,把村里排污渠的情况摸了个清。他找到时任宝塔区消防中队中队长雷鹏提议:“杨家岭的排污渠没人清理。咱们把它清理干净吧,让村民和游客有个好环境。”

2014年4月26日,延炼火灾现场消防人员正在灭火

2016年1月25日,消防中队指战员在高峁湾建材城进行火灾救援

说干就干,几天时间,排污渠就通畅了。党日活动从参观学习红色精神,变成了身体力行地服务群众。

宝塔区消防中队的指战员们在日常摸排消防隐患的过程中,将延安的每一条大街小巷、每一个小区都熟记于心,一旦接到群众求助,立刻出发为群众排忧解难。

2017年10月16日,一位女士打电话称其钥匙掉到了下水道里。接到求助电话的宝塔区消防中队战斗员张青坡迅速赶到现场,二话不说立刻脱掉外套,将手臂伸进积满了污水、发出阵阵恶臭的下水道试探。由于钥匙掉落位置较远,张青坡就地取材,用钢丝一点点尝试,终于将钥匙钩了出来。

一次次的出警救援,让宝塔区消防中队成为延安人心中暖心的“消防橙”。

全心全意服务群众

新时代的“张思德”

在宝塔区消防中队,有一支队伍被队员们称为“尖刀中的尖刀”。那就是张思德消防服务队。

为了更好地激发指战员们的奉献精神,2009年,宝塔区消防中队组建了以党员骨干为核心的张思德消防服务队。这支队伍战时就是先遣队、攻坚组,平时就是宣传队、服务队。工作核心就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2018年6月,枣园革命旧址,游人如织。

景区广场上,游客聚在一起,正在听张思德消防服务队战斗员赫耀威讲解消防安全常识。“穿过浓烟逃生时,尽量用浸湿的衣物保护头部和身体,捂住口鼻,弯腰低姿前行。像我这样……”赫耀威一边说,一边弯腰捂嘴进行同步演示。

除了消防知识,赫耀威主动把党中央在延安时期的小故事也编入宣传内容,给游客们讲了起来。

每逢节假日或周末,张思德消防服务队的指战员们都会到延安八一敬老院看望那里的20多名老红军、老八路。

指战员们给敬老院打扫卫生,陪老人下棋、看电视、拉家常。冬天冷了,他们为老人送去取暖的煤;夏天热了,他们会送去解暑的西瓜……93岁的毛光荣老人激动地说:“一看到你们,我就像见到了亲人一样高兴。你们身上这股朴实劲儿,让我好像看见了昔日的战友张思德。”

在一代代张思德消防服务队指战员的心中,张思德不仅仅是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一种象征,激励大家争当服务人民的时代标兵。

如今,在宝塔区消防中队的带动下,延安消防服务系统有十几支张思德消防服务队活跃在延安的大街小巷,以闪亮的青春为这片红色土地增添新时代的荣光。

猜你喜欢

宝塔区张思德张强
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体育锻炼研究
延安市宝塔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为人民服务
——献给张思德
张思德“尝”百草
陕西省宝塔区南市街道市场沟村 #疫情防控,我们在努力#
从小学先锋 长大做先锋
宝塔区苹果生长主要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
张思德尝毒草
藏到梦里
王夭一先胜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