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天堂山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019-04-08廖会权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稳定生态系统

廖会权

【摘 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生态环境情况,且相互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本文在概述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探索保持生态系统稳定的措施,希望激发人们的环保意识,促进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

【中图分类号】S718.5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93-01

引言

笔者长期以广东梅州五华双华天堂山的生态群落为研究对象,深刻感受到随着环境的变化,生态环境所面临的许多威胁。尤其是近几十年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生态系统变得不稳定,生物物种的变化导致了严峻的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反映了一个群落生物的丰富性和变异性,不仅可以反映群落的物种的拥有程度,还可以反映该群落的复杂程度和抗外界干扰能力。實践表明,生物多样性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系统之间的联系越多,生态系统就越稳定。

一、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内涵

1.生物多样性概述。

人类与其他生物在地球上共同生存,相互依赖。生物的多样性是长期自然选择和进化的结果,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其多样性主要是通过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与外界的相互作用、影响,在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予以体现。人类活动的诸多方式,比如湿地改造、水产捕捞、森林砍伐等,都对生物多样性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会导致生态系统功能退化、甚至恶化。

从人类发展历史和与自然相处模式来看,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三方面。首先是直接利用价值,反映生物作为客体被人类所利用的条件。生物种类越丰富,对人类越有裨益。例如,许多野生动物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也可以作为工业原料,也可以作为科学研究(如:提供野生动物作为基因库,用于交叉育种)。并在某种程度上,它也具有审美价值(如:达到教育情感和美化环境的效果)。第二是间接使用价值,因为生物多样性具有生态功能,每种生物都会对其他物种产生影响,也包括对人类生存对支撑价值。第三是潜在的价值,生物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对人类而言,其自身的多样性也具备独特的价值。即使是一种不起眼的杂草,也可以发挥其更大的作用。

2.生态系统稳定性概述。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维持生态系统自身运转的内在稳定程度,二是在生态群落遭受外界侵害后的自我恢复能力。在调整生态系统时,主要基于两种方式。一方面是负面反馈。在本质上,许多现象都是负面反馈。例如,在梅州市五华县双华镇天堂山上,随着大山雀数量的不断增加,捕食红椎毒蛾的现象也更加激烈,蛾虫数量也减少了。当蛾虫数量减少到一定程度,大山雀也会因食物而挣扎,相应的数量也会减少,总体平衡也会达到。另一方面是积极的反馈,这种现象并不常见,而且在当前的发展过程中这是一种更为极端的方式。例如,当河流受到污染时,一些鱼将面临死亡。死鱼身体将进一步污染河流中的河流,导致更多的鱼死亡。

3.两者之间的关系。

目前,虽然理论界对生态系统稳定性与物种多样性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论争端,主要集中在两者之间有无必然联系,以及两者之间是否是正向促进关系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没有人为干预的纯自然生态系统中,两者是正向关系。构成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表明它种群脆弱,物种种类繁多的系统一般是稳定的。当系统的物种数量和组成上升时,通常与其稳定程度的增加呈现正向关系,这在群落形成期的时候更为明显。当系统的物种组成显著减少时,除了群落演替阶段高峰期间均匀度增加引起的相应现象外,通常表明系统或生物群落处于衰退阶段,由稳定状态转向另一方向。

二、提高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的建议

生态建设应着力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和恢复力,重建适合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使人类及其依赖的生态系统具有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特征。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知道,生物的多样性与该区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生物类别、群落结构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在生态环境建设活动中,注意将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环境的基本原则。

1.树立保护生物多样性理念。

习近平书记说过既要金山银山,也要青山绿水。从自然的演进历程和人类的发展历史来看,多少次的血和泪的教训,又有多少生物灭绝在人类征服自然的铁蹄之下。人们必须遵循自然世界的基本规律,消除人类中心主义的谬论,学会尊重和敬畏自然。要保护生态环境,不破坏世界生态的平衡,以确保不破坏生物多样性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条件。

2.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要注重适当性原则,不能任由欲望无尽开发和过度攫取资源,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及其生存环境,人类必须积极采取相应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发展,严格控制生态红线,保证生物体所依赖的空间环境。

3.多举措保护生物多样性。

从宏观层面上,国家应积极倡导中国人民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增强对生态系统保护的责任感。要引入最严格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对破坏环境资源犯罪的惩罚力度。从微观层面上,各地政府和学者应熟悉掌握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以及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规律,对存在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跟踪,切实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三、结束语

当前,生态环境保护仍然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亟待社会各界一起努力维护生物的多样性,共同保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高东,何霞红.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稳定性研究进展[J].生态学杂志,2010,29(12):2507-2513.

[2]江小雷,岳静,张卫国,等.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与时空尺度[J].草业学报,2010,19(1):219-225.

[3]范玉龙,胡楠,丁圣彦,等.陆地生态系统服务与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16,36(15):4583-4593.

猜你喜欢

生物多样性稳定生态系统
新疆夏尔希里自然保护区资源的保护研究利用
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医院志愿者角色和功能的研究
生态系统视角下:农村留守幼儿情绪问题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