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学活动:动物的耳朵4.5—5岁年龄班

2019-04-08吴敏

关键词:耳朵经验课件

吴敏

【中图分类号】G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284-01

设计意图:

小动物们都有各自的耳朵,可它们长的什么样?有什么用?却是幼儿平时非常容易疏忽的。孩子们天性喜爱小动物,既然喜爱,去了解它们是十分有必要的。更多的了解,是可以加深孩子们对小动物更多的关爱。我以“快乐学科学”为宗旨,为小动物“找耳朵”为线索,从幼儿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制作趣味动画(CAI课件)来辅助教学。力图让幼儿愉快的在人机互动的过程中,让他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了解、比较动物耳朵的特征及不同,感受到大自然是多么的奇妙,从而获得新知。

活动目标:

1.乐意参与帮小动物找耳朵的活动,在人机互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2.知道耳朵的用途,尝试为不同的小动物配上合适的耳朵。

3.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配对。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幼儿具有关于动物的相关经验。

2.物质材料准备:CAI课件《动物找耳朵》、录像片《动物的耳朵》、操作卡片四组(具有难度差异)。

活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

1.玩游戏:找五官

幼儿们找到自己的耳朵

2.提问:(1)每个人都有耳朵吗?耳朵是干什么用的呢?能不能没有耳朵呢?

(2)除了人有耳朵以外,还有什么有耳朵呢?(动物)

二、播放课件,为动物找耳朵。

1.根据已有经验猜耳朵(播放课件进入“猜耳朵”页面)

“森林里的小动物可真粗心,把自己的耳朵给弄丢了,你看吴老师捡到了好多的耳朵。”

提问:(1)这些耳朵都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一样?有没有相同的地方?(作用相同:都可以用来听声音)

(2)它们都是谁的耳朵呢?请小朋友猜猜看

2.为动物找耳朵(播放课件进入“找耳朵”页面)

(1)幼儿分组操作卡片为动物找耳朵。

(2)幼儿分组交流:自己为什么动物配上了怎么样的耳朵。

(3)通过课件集中交流:集体为动物找耳朵。(利用多媒体评价幼儿操作结果)

教师小结:原来不同的动物,它们的耳朵是长得不太一样的。大家为小动物们都找到了耳朵,它们非常的高兴很感谢你们。

三、观看录像片,将特殊的耳朵——“鸡的耳朵”作为知识经验的拓展。(播放“鸡的耳朵”录像片段)

提问:鸡有耳朵吗?它的耳朵都长在什么地方呢?播放录像片边提问边引导幼儿了解所不知道的“动物耳朵的秘密”。

教师小结:原来鸡也有耳朵,他的耳朵没有耳廓只是一个洞洞,长在眼睛的后面。

五、提问留下余兴。(播放“鸡的耳朵”录像片段)

提问:小乌龟有耳朵吗?昆虫们有没有耳朵呢?如果有,耳朵长在哪里呢?

“我们一起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去找找答案。”

活动延伸:

1.家园互动:开展“为小动物寻找耳朵”的专题活动。

2.在集体教学:继續开展“动物的尾巴”、“动物的鼻子”科学活动。

3、语言活动区:征集“尾巴歌”、“鼻子歌”、“耳朵歌”儿歌。

教学活动反思:

1.选材角度明确。在充分了解幼儿最近发展区和已有经验基础上,从幼儿的兴趣入手,合理选材,把握住了教材的教育价值。孩子们天性喜爱小动物,既然喜爱,去了解它们是十分有必要的。更多的了解,是可以加深孩子们对小动物更多的关爱。小动物们都有各自的耳朵,可它们长的什么样?有什么用?却是幼儿平时非常容易疏忽的。我以“快乐学科学”为宗旨,为小动物“找耳朵”为线索,从幼儿兴趣入手,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制作趣味动画(CAI课件)来辅助教学。力图让幼儿愉快的在人机互动的过程中,让他们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去了解、比较动物耳朵的特征及不同,感受到大自然是多么的奇妙,从而获得新知。

2.理清教育思路。从游戏导入、问题入手,让幼儿说自己的耳朵,从而提出耳朵的重要性,而后过渡到找动物的耳朵上。这样很顺其自然地把幼儿已有经验提升了,最后拓展到特殊的耳朵——鸡的耳朵上,让此次“找耳朵”的活动更有价值的。教育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有设疑、有猜想、有操作(验证)、有小结,层次清楚,且提问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例如:开始先提出几个层层递进的问题:“每个人都有耳朵吗?耳朵是干什么用的呢?”“除了人有耳朵以外,还有什么有耳朵呢?”而后提出:“小动物的耳朵都长在哪里呢?能不能没有耳朵呢?”拓展时提出:“鸡有耳朵吗?它的耳朵长在什么地方呢?为什么会这样呢”最后结束时给予幼儿一个新的挑战:“小乌龟有耳朵吗?昆虫们有没有耳朵呢?如果有,耳朵长在哪里呢?”引发幼儿新的思考。让孩子们对本次科学活动留有余兴与思考,感受到大自然是多么的奇妙。让他们想去思考、想去问、想去找。

3.教学方法好。活动打破枯燥的讲述,采取了电化教学和操作游戏相结合。画龙点睛、画蛇添足。解决现实无法搬到课堂上的东西,用媒体来实现,引入到课堂上来。,让幼儿通过课件了解到课堂上所不能及的知识。解决了教育难点。多媒体在本次活动中运用得恰到好处,用在了点子上另外,为每组幼儿准备可以操作的游戏卡,(难易度有差别)注重个别差异性教育。让幼儿在比比、看看、找找、玩玩的游戏中,满足了幼儿想为动物找耳朵的愿望。这些适宜的教学方法都很好的为教育教学服务了。

4.当然,还有一些需要改进的方面。现场资源可以再幼儿交流时运用让每个孩子都有开口说的机。整个活动下来,让我体会到“教学共长”四个字的真正含义。

猜你喜欢

耳朵经验课件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奇妙的大耳朵
闪亮亮的耳朵
耳朵在哪里?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
从“广用”到“省用”——谈音乐教学中课件使用的“度”
借我用一下
提高高中数学多媒体课件质量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