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2019-04-08王媛

关键词:师生互动有效策略小学体育

王媛

【摘 要】体育作为小学教学中的必修学科,其学习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身体素质的提高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体育学科受到人们空前的重视,旨在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教师作为学生除父母外接触时间最长的人,其一言一行都会被小学生所模仿,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直接影响到了体育教学的效果。笔者结合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就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关系构建进行探究,希望对今后的小学体育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体育;师生互动;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70-02

引言

当今小学体育正处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中,要求体育教师要突破传统单方面传授知识技巧模式的桎梏,逐渐提升小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导地位。为此,部分教师提出了师生有效互动这一教学模式,为学生构建了一个自由平等的运动环境,使得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亲密。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还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使小学体育的教学水平得到了实质性的提升。

一、小学体育师生互动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

虽然在如今的小学体育课堂中,师生间看似频繁互动,但教师明显占据了互动的主动权,师生仍然扮演着“支配”和“被支配”的角色,这样的互动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根本上是无异的,自然也无法真正发挥出互动的效果,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无法提升[1]。这种情况下,小学生的运动质量也会受到抑制,与师生有效互动教学的最初目标产生了偏离。

2.学生的个体化差异被忽略。

由于学生的个人体质不同,男女生之间能够接受的体育训练强度也有很大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与一些能力强的学生互动较多,男女生相比,与男同学的互动偏多,导致部分学生的内心不平衡,学习积极性所有降低。

另一方面,在学优生和学困生方面,存在的差异更大。几乎所有的教师都偏向于学优生,对学困生的态度则是不闻不问,这就使得原本学习困难的学生,在得不到公平师生互动的情况下,更加没有办法学习到应有的知识,提升自身的运动水平。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关系的构建策略

1.教师要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作为小学体育教学关系中的教学主体,其教学水平和教学方式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所以教师需要及时的转变教学理念,顺应素质教育改革的潮流,以学生为核心开展教学活动,从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全面发展[2]。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首先要对学生做出全面的调查和了解,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等方面做好充分的调查工作,据此制定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案和计划,并合理的运用教学用语保护学生的学习自尊心和自信心。例如:在1000米越野跑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身体状况,并全程陪同学生进行训练,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避免出现运动损伤。

2.互换师生角色,调整体育教学观念。

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一定的年龄差距,且有部分教师思想保守沉寂,所以教学中仅仅关注教学成果,却忽略了学生的需求和课堂教学手段的多元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兴趣。体育课程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一门重要的课程,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在无形中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必须要提高自身认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经常进行角色的互换,打破学生对教师的畏惧心理,切实提高互动效率[3]。角色互换是指师生之间进行身份的互换,让学生真正的体会到教师的教学职责。高效课堂的建立主要依赖于教师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前引导学生做一些热身游戏或者通过讲笑话的方式积极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然后,为了进一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推动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教师要进行角色的互换。比如,在踢足球比赛活动中,教师可以主动充当队员,让学生来充当裁判,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让学生在角色互换中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提升体育教学效率。

3.培养学生兴趣,选择适当的互动游戏。

培养学生兴趣,选择适当的互动游戏,这也有助于师生增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教师还要选择适当的互动游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所以只有培养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兴趣,才能使小学体育教学得到良好的发展[4]。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所出现的各种情况都不能用异样的眼光进行看待,要对各种紧急情况的解决方式具有充分的、详细的了解和掌握,要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进行对待,使小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的心理,感受到教师对自己成长和教学的温暖之情。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寻求学生的意见,选择学生最为喜爱的游戏,不要针对自己喜好进行选择,已达到可以提高教师互动的作用,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感情。

4.优化评价,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评价也是师生互动的方式之一。小学生的好胜心强,非常注重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机械地根据体育标准对学生的运动成绩进行评价,或者下课后直接解散学生没有评价,使得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大打折扣。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评价这一互动机会,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交流。首先,确保评价及时到位。如在动作的示范指导中,应该对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口头表扬,让学生再接再厉;其次,注重学生对自我的评价。在课堂参与后,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自己的实践过程,形成对自身体育能力的正确认识;最后,做好师生互评。不仅教师要评价学生,也应该从学生中获得反馈,这样才能保证互动的平衡,促进教学设计不断优化。

结语

综上言之,在素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人们愈发的重视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体育学科在小学教学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其中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体育教学中质量。受到年龄阶段和性格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体育学习效率和教师的教学用语和方式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我们要注重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教学关系的构建,通过游戏教学、体育竞赛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营造出良好的师生互动教学关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郑辉.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策略初探[J].中华少年,2018(20):138.

[2]王婧.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方法初探[J].時代教育,2018(12):163.

[3]吴文毅.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策略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8,8(09):125-126.

[4]周卫娟.试分析小学体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J].中华少年,2017(32):172-173.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有效策略小学体育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