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创造教育与小学英语课堂十二字方针的结合
2019-04-08邢跃进
【摘要】陶行知是我国创造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开拓者,创造教育思想是他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的精髓,其创造教育实践更是贯穿于他整个教育活动之中。通过学习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并结合小学英语课堂“合作学习,限时讲授,踊跃展示”十二字方针,探讨小学英语课堂的创造教育的具体体现。
【关键词】创造教育;小学英语;十二字方针
【作者简介】邢跃进,南通市通州区川港小学。
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提出了解放儿童创造力的六大方面:1.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去思考。2.解放儿童的双手,给他动手的机会。3.解放儿童的眼睛,使他对大自然,大社会进行观察和分析。4.解放儿童的嘴,让他有说的自由。5.解放儿童的空间,扩大认识的眼界。6.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的知识。现将英语课堂新提出的十二字方针“限时讲授,合作学习,踊跃展示”与之结合,并依据课堂实践经验,浅显地谈一谈自己的认识。
一、合作学习——解放儿童头脑与双手,让他去思考,给他动手的机会
陶行知之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培养学生“独出心裁”能力的教育。创造教育的目的:“就学生而言,是为了使学生达到手脑双挥,手脑联盟,手脑双全......创造,既是一个脑思维的过程也是一个手操作的过程,而且这两个过程不是异步而是同步的,正如陶行知所说“手和脑一起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
小学英语课堂愈来愈趋于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合作性教学模式,对于书本知识的讲授,不再局限于老师教,学生学,而是以学生预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为主。现阶段学生上课座位排列多以8人为一体,面对面围绕而坐,这一安排,为学生小组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无论是新授课文时的思考,或是巩固部分的操练,表演等这些环节都需要小组合作。
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时,你一言,我一语,很容易就产生新的主意,爆发无限的想象力。中国古语说的好: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一人的思维模式有限,但一组人的创意可以迸发出无限种可能。
合作学习,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间优势互补作用,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互促互进,互相帮助,互相启发,互相纠正,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更好的开拓智力,放开思路,提升能力,提供了一个敢说,敢做,敢想的机会!
二、限时讲授——解放儿童的时间,让他从容地消化思考所学的知识
创造教育的直接对象是儿童,儿童是创造的主体,因此创造教育必须以关注儿童的需要和特点为前提。而儿童进行创造最需要的不仅是灵活的头脑,活跃的身体,还应给予他们充足的时间和广阔的空间。这与英语课堂提出的“限时讲授”有异曲同工之处。
限时讲授,从其字面意思上理解就是:将一节课需要讲授的内容在特定时间内完成。那么这个特定的时间就不再是40分钟,一节课的时间,而是30分钟,更有甚的缩短为20分钟,一半的时间讲授新知,一半的时间留给学生自主思考。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学生是“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先生是“教死书,死教书,教书死”的狀态,在这样一种大的背景下,学生成了读书的工具,教师成了教书的工具。而陶行知先生提出,知识应从思考与实践中获得。这就要求学生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对已有结论或意见不是简单地接受与信奉,而是要经过自己的思考与判断,要有根据地做出是肯定,接受还是否定或质疑。具体而言,就是对任何事物都要经过自己的深入思考和分析,不随大流,不从众。
三、踊跃展示——解放儿童的嘴,让他有说的自由
小学生的特质之一就是表现力丰富,怎么正确引导并激发他们的表现力就要看教师如何搭台唱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展示情境。曾有幸观摩学习著名教师林丽的一节课外材料阅读课。课堂开始前,林老师别出心裁,利用自己的名字,所住城市以及自己富有个性的发型,与学生亲切交谈,消除学生的约束感与紧张感,并借此机会打开学生的话匣子。学生乐于形容Miss Lin的发型:noodles,bomb等词如泉水般涌了出来,课堂上不时传来阵阵欢笑声,借着这般和谐的氛围,自然进入了本课主题。
在这样一个愉悦的,轻松的氛围下,学生们勇于展示自我,积极展示自我,更是想方设法地要展示自我。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学社会的发展,很多东西都在发生着潜移默化的变化,其中就包括课堂教学。各个思潮,各个理论,各个事例,众多纷纭,各有千秋。当我们探寻,融合各种教育理念与方法时,我们要谨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教育事业的核心任务便是培养具有创造力的国民。在推进素质教育的潮流中,在陶行知教育的感染下,我们要把握时机,利用课堂这一有利阵地,积极思考,有效结合,培养富有创造力的祖国花朵!
参考文献:
[1]李桃.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对小学教育的启示[J].编号1673-3118,2008,02,0074,04.
[2]陶行知.创造的儿童教育[J].
[3]张继芳.基础教育研究[J].20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