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和误区
2019-04-08范莹莹
范莹莹
摘 要:在义务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正在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加强基础教育改革,而初中历史正是其中一部分。随着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现有的大部分中学都已经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促使科技与教学相结合,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但现实的初中历史教育中,在多媒体技术应用方面依旧值得我们探讨和改善。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 多媒体 优势 误区
引言
多媒体是当今教学中的一个必要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按照实际的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有趣的课堂环境,运用视频、音频等资源将历史教学内容完整生动的展现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观察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多媒体设备和技术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具有很大的帮助,是未来初中历史教学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正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用合理科学的手段将其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中。[1]
一、多媒体运用在初中教学上的优势
1.能够提高初中历史课课堂气氛
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手段太过死板、枯燥,学生在无味且繁琐的课堂知识中,很快就会失去学习历史的兴趣。而多媒体技术却具备着多样化、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学生在多媒体教学课堂上,可以更加深刻、清晰的了解历史知识的广博性和复杂性。多媒体教学环境能够充分运用图像、声音、影视等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除此之外,学生还能通过多媒体教学学习更多的历史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层面。例如,在《盛唐气象》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播放一些有关唐朝时期的视频,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唐朝时期我国繁荣昌盛的历史印记。[2]
2.能够让学生具有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思维能力的建立对于学生学习历史而言具有很大的版主,学生可以根据课本知识和老师提供的历史资料,自主的进行推理。而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建立历史思维能力,高效的接受课堂知识。例如,在《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一课中,教师可以从学生平时所学的“宋词元曲”入手,引入宋元文化。用多媒体展示有关文字信息或是图片,为学生罗列出宋元时期的文学种类。让学生结合课堂所学,在课下自主搜索有关宋元文化的资料,逐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3]
3.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历史知识
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主要是由老师讲述来完成,学生只负责听,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参与自主参与的机会很少,也缺少师生互动环节。多媒体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其可以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历史信息,促进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然后自主的解决疑问,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将发掘学生的潜能。例如,在《洋务运动》一课中,教师可以先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有关此历史事件的影视资料,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在文本知识中找出洋务运动的起因、经过、结果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能够增强教师专业素质
初中历史教师自身要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拓宽其知识面,但由于初中历史知识覆盖面广、变化多,教师在教学中经常感觉到力不从心。多媒体课件的合理应用不仅能让教师快速的提高其专业水平,帮助教师高效的完成教学,还能为教师提供大量教学所需的历史资料和信息,提高教学效率。
二、多媒体运用在初中教学上的误区
1.避免由传统的教师灌输知识变成机器灌输知识
传统的历史教学,只是简单的教师灌输,学生听讲,教育部之所以大力发展多媒体教学,就是为了避免這种现象的延续。教师要始终牢记,多媒体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只是辅助工具,并不能完全替代老师。教师不能只依赖于多媒体教学,要适当的为学生进行实际讲述,避免出现“机器灌输”现象。 例如在《明朝的灭亡》一课中,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的同时,还要注重对文本知识的讲解,让学生系统全面的了解明朝的整个发展过程。
2.学生避免从传统的“接受者”转变 为“观赏者”
鉴于多媒体设备具有信息化,网络化的特点,一些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授课时,将重点偏向于欣赏视频、音频和图片上,整个授课过程中对于课本内容的讲解太少。也使学生在“看新奇”的过程中,忽视了对历史知识的学习,长此以往,学生就变成多媒体的“观赏者”,而不是知识学习者。这种教学状态下,学生很难高效的学习历史知识,教学质量也很难得到保障。例如,在《鸦片战争》一课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酌情的为学生展示多媒体教学内容,不能只是简单的为学生播放有关视频和资料,要在利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为学生做出合理的讲述,确保学生高效接受本课知识。
3.避免出现盲目运用多媒体,降低效率的情况
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质夯实基础。但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而言,仍存在一些历史老师在授课时不能抓住重点,不能立足实际,认为只要多媒体使用的次数越多,教学水平就会越明显,但结果往往是与理想背道而驰的。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应该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充分融合,以课本知识和学生的学情作为出发点;有目的,有计划的使用多媒体;避免随意、盲目的利用多媒体教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的彰显出初中历史教育的特点,促进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
4.向学生罗列太多的历史知识,反而导致学生无法掌握
许多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常常秉着“利用多媒体这种高效的教学方式,就可以为学生讲述更多的知识”的观念,在教学中一味的为学生进行知识拓展。但是,历史是一门很严肃的科目,是庄重的,不能任凭后人臆想,捏造。大量历史知识的学习,会打破学生的个人历史知识体系,使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误解。教师要想充分的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就得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不能盲目地加大课堂知识容量。
结语
总而言之,目前我国的初中历史课程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不断创新、不断改善才能得到解决。我们要站在科学的角度上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出最可行的解决方法,提高我国的初中历史课程多媒体教学的质量,为我国的初中历史课程多媒体教学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常俊龙.初中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优势和误区[J].电子制作,2014,(13):187.
[2]李克东,谢幼如.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M].万方数据电子出版社,2001.
[3]加涅主编,张杰夫译.教育技术学基础[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