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淡淡墨香飘入小学课堂

2019-04-08秦芬

关键词:书法

【摘 要】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增设书法课,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书法文化的学习既能培养学生对书法的浓厚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范的写字习惯,又能磨练孩子的性情,陶冶情操,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延续。加强书法写字教学,要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好。首先要坚持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的指导,直至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再而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使每个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

【关键词】书法;教学困难;书法与生活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135-01

“无色而有图画的灿烂,无声而有音乐的和谐”,反应了中国书法独特的艺术性。中国的书法不仅是一种高雅技艺,更是一种修心养性的工具。如今,随着电脑手机的运用,书法离我们越来越远。大部分学生书写丑陋,错别字层出不穷,更不用说传统意义上的汉字书写结构、笔画笔顺了。时代需要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眼下,孩子的字越写越难看,已成为绝大多数老师和家长的共识。写好字,应该从小抓起。读书与写字密不可分,把书法教学渗入小学美术课教学中,让学生感悟书法的重要性,在学习书法课中严格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一、小学书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1.师资紧缺。

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书法教育对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品质具有重要作用。教育部要求在中小学增设书法课,以书写实践为基本途径,适度融入书法审美和书法文化教育。书法文化的学习既能培养学生对书法的浓厚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规范的写字习惯,又能磨练孩子的性情,陶冶情操,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的延续。古人非常重视写字,古今有名的书法家有颜真卿、王羲之、欧阳修、柳公权等,其中欧阳修被称为“结构大师”;近代有沈尹默、吴昌硕、启功等,各路书家各有所长。好字给人一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练字也练人,写字可陶冶性情,提高自身涵养,一手好字能与人终身相伴,能使人终身受益。

作为“副科”的美术逐步得到学校的重视,美育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员,在“副科”里的书法课程如何找到自己的位置,还需要长时间的努力。美术教师还做不到书画一体,专职书法教师又严重紧缺,书法课的开展效果并不理想。

2.当今缺乏书法的重要性。

面向全体,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识字写字,是学生系统接受文化教育的开端,是终身学习的基础。中小学书法教育要让每一个学生达到规范书写汉字的基本要求。写字,不仅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也是一个人文化素质的体现。近年来,随着电脑的普及,不少中小学生越来越不会写字了。有一部分学生认为“现在都进入信息时代了,什么都是用电脑,你写得再好也派不上用场”。很少有家长愿意让孩子花时间和精力练一手好字,而“耽误时间”、“谁都会写字”、“无趣”等都是家长看轻孩子书写教育的原因。长此以往,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核心的书法艺术就要逐渐被社会遗忘了。

二、当前小学书法教学的形势

书法是中国文化艺术的瑰宝,著名书法教育家陈振濂也说:“书法艺术是艺术美中最具有理念意义又最淳朴的美的形式。”书法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汉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睿智、中华民族的精神。中国书法最鲜明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中提到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富则中国富,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所以,学习书法应该从小抓起。常言道“字如其人”,它不仅仅是用来交流沟通的,更是一种艺术和心灵的活动。你运笔的力度、轻重和涩滑,无不展示你的性格、气质、能力和潜力。如我国书法家柳公权,为人刚正耿直,曾说“心思端正则用笔才能端正”,“心正笔正”的说法一直流传至今。一手好字不仅可以受益终身,还可以培养孩子的性格和文化底蕴。学习书法的意义,不在于能写一笔漂亮的字,还可以了解中国的文字、历史、古典诗词,体会汉字的美感,培养对汉字以及本民族语言的热爱。此外,学习书法不仅是掌握一种技能,还能培养小学生严谨、认真、持之以恒的良好习惯。

书法艺术是我国的国粹,隐含着丰厚的民族文化和深刻的民族精神,感染着一代又一代人。书法对于少年儿童从练习上说可能是比较枯燥的。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行书法教育,首先应该培养儿童对书法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和保护孩子的学习书法的兴趣。如在课堂练习过程中穿插讲一些古人勤学苦练书法的故事和一些书法家或书法爱好者的轶闻趣事,不但创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孩子们从中受到一定的启发。

加强书法写字教学,要通过教师的悉心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好。首先要坚持写字姿势、执笔方法的指导,直至每个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再而要循序渐进地进行笔画笔顺、偏旁部首、间架结构的书写指导,使每个学生掌握写字的基本技能。小学生书法教学,对小学生的写字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小学生的书法教育主要通过描红、仿影、临帖三种形式进行,在进行书法教育中不能以成人化方式去要求,应有一套适合少年儿童接受能力的理论体系去对他们进行教育要求。突出汉字书写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基础性地位,是一项十分紧迫重大的战略性工作,有利于弘扬汉字文化。

儿童书法教育的成功,取决于激励孩子书写的自信心,积极主动精神和获得成功的愉悦体验。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我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激励。比如,学生对于自己的作业进行涂星评价,同桌进行笑脸评价,教师对作业本进行红花评价。书写认真的同学都能得到奖励,奖励多的同学就能得到老师的奖品。每次课前表扬上次作业写得好的同学,并把他们的本子在班上传阅,或用实物投影仪投影展示。这样,学生的自信心得到了培养的同时,也使写得不好的学生看到自己与优秀者之间的差距,继而进一步努力。对待写字较差的学生时,除了多关心辅导外,还要抓住他的每一次细小进步加以表扬。

小学书法教学中要重视榜样激励,指导学生练字,如果一味地向他们讲解偏旁部首,结构造型,只是机械重复点、画、钩、挑等写字技巧,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时常穿插一些古今书法名家的故事,激励学生刻苦练字。如刻苦练字的故事、笔墨知识的故事等。榜样就是力量,有了榜样,班级里就出现了一股写字的热潮。

三、小学书法教学中要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追求美是人的共性。生活在我们这个大千世界之中,相通,相融的事物太多,只有我們去发现,去理解,才能不那么枯燥与无味,每一项艺术的形成,都会有更深入更宽广的认识。美的全部物质存在于一个书写优美的字形里,书法是强调线条美的,能够唤起人们的判断和欣赏及愉悦之感。美好的东西人人乐意接受.让孩子在生活中去书写启示和营养,来提升孩子的形象思维能力,是培养审美理念和学习兴趣的关键。如:带孩子参观风景点的书法碑刻、古店匾额、书法展览、春联等,让孩子在欣赏中身心愉悦,感官得到陶冶,感知书写和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些方式把学校课堂与社会课堂紧密结合起来,把孩子学习书法和书写经验积累“整合”,在书写中受益,开拓出孩子一片广阔的学书天地。

书法即人的六面人生。书法的线是人的形体;书法的意是人的境界;书法的法是人的行为规范;书法的气是人的魂魄;书法的艺是人的价值。书法是一门艺术,是中国人独有的文化艺术。作为中国人应感到相当的自豪。小学书法教育不在于教会学生写几个字,更不是为了培养未来的书法家,一种手段传承中华文化,让书法成为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中国教育部,2013年版.

[2]《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国教育部,2011年版.

[3]饶贵民.《书法与人生》,中国今日美术馆出版社出版,2010年1月.

作者简介:秦芬,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实验小学,二级职称,研究方向——小学书法教育。

猜你喜欢

书法
书法篇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欣赏
我爱书法
书法鉴赏
书法
书法十佳
书法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