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导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9-04-08任艳

关键词:学案导学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任艳

【摘 要】学案实质上是教师用来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学与教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建构知识能力的一种重要媒介,具有“导读,导听,导思,导做”的作用。学案导学即是指以导学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其作用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增强教学实效。

【关键词】学案导学;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79-01

一、学案导学概述

学案导学是一种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其从本质对“师本位”教学模式进行了彻底的颠覆。学案与传统教案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学案的目的是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指导,而教案则是为教师有序教学提供牵引。其次,学案的核心是学生,教案的核心则是教师。最后,学案的内容丰富、形式开放、表述生动活泼,而教案的内容相对单一、形式封闭、表述严整。一言以蔽之,学案导学能够有效搭建师生交流沟通的桥梁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二、学案导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原则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需要遵循以下几点原则:

1.问题化原则。

在传统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知识点是以理论形式呈现的,这种线性的教学模式极易使学生的思维僵化。鉴于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为了促使学生充分打开思路并达到触类旁通的目标,教师应该在学案导学中将问题作为知识的载体。

2.参与化原则。

学生自主参与是提升教学实效的重要基础。于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措施,就需设计能够促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学案,促使学生通过中心路径内化自身学习物理知识的动机,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

3.方法化原则。

正如上文所言,学案导学的主体是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内化知识不再依赖于教师,而是更多的依靠自学探究抑或合作学习。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模式时,就需要重视“授人以渔”,即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为其自主学习提供必要保障。

4.层次化原则。

不可否认,不同学生之间的确存在认知能力的差异性。为了契合因材施教、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在中学物理学案导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运用具有差异化、层次化、综合化的学案,以此帮助不同阶层学生有效掌握一定的知识,保持其对物理知识的热忱。

三、学案导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1.精心设计学案。

学案与教案看似大相径庭,但从作用层面讲二者是殊途同归的,它们都是教学“滑轮”运转的润滑剂,是教学“巨轮”扬帆起航的导航。正因如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时,教师首先就应该精心编写一个好学案。优秀的学案是源于教材并高于教材的,即学案的中心内容应该是与课本知识相关的,但其中涉及的教学形式、知识载体以及知识呈现的方式都是可以进行创新创造的。从本质上讲,中学物理学案导学中进行学案创设也应该从四个维度出发:

其一,围绕教学目标,深挖教材内涵。学案导学归根结底是服务于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因此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实施学案导学,应该将设计方案与教学大纲深度融合,合理地选择教材中关键性内容,尽量保证学案能够突出重点、分解难点、解决疑点,促使学生跟随学案进程研究学习的同时有效的理清各个知识点的条理逻辑,并成功的内化基础知识、掌握重点知识、化解疑难知识。

其二,注重设计趣味性导学方案,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在设计学案过程中,增强其内容的丰富性以及教学形式的趣味性,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设计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情境,加强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此外,教师还可以设计教学游戏等活动,全面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譬如在教学《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人教版中学物理八年级上册)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设计“打土电话”这一游戏环节,即在学案中设计“学生利用纸杯和线制作土电话和运用其通话”的环节,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其三,设计层次化的问题情境,全面引导各个层次学生参与学习。层次化设计是学案导学在中学物理实践中重要的内容之一。通过创设层次化、梯度化的问题情境,能够有效引导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感受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譬如在教学“惯性”之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设计层次化的问题。针对较为优秀的学生,教师应该设计“行驶中的汽车突然刹车乘客身体会前倾,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这类具有思考空间的问题,而针对学习能力相对吃力的学生,教师则应该设计“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可以证明惯性的存在”这样基础性的问题。

2.充分利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利用学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是学案导学的实践环节。在此环节中,教师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第一,在教学开始之前,根据学案引导学生做好预习,并要求其将疑难问题及时反馈给教师,接到反馈信息后教师对设计的学案进行适当的调整。第二,在教学实际中,首先传授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例如在学习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有关内容时,教师则可以让学生通过类比分析法挖掘不同光现象的异同,这样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效率。第三,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并做好辅导工作。

3.运用学案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充分的交流学习能够起到相互促进的效果。孔子所提出的“三人行必有我师”既是倡导勤学好问的品格,同时强调了相互学习的重要性。在中学物理学案导学进程中,教师就应该运用学案中设计的一些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促使学生通过交流沟通,并假借他人的思路来拓展自身的思维。

4.组织实践练习。

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在学习过程中必要的实践确然对内化知识大有裨益。于中学物理学案导学实践中,教师在最后还需设计实践练习环节。在此环节,教师既可以组织学生解答习题,同时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活动。总言之,在学案导学结束前,教师应该组织其进行实践练习,从而帮助其消化、巩固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案导学即是指以导学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在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学案导学模式,能够有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并帮助学生拓展思维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瑞.学案导学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郭翔東,郭相成.学案导学在中学物理课堂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6):64-64.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基于Multisim仿真的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中学物理教师的哲学使命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基于OSG与3DMAX的中学物理实验仿真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