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素养教育的策略思考与教学实践
2019-04-08屈艳艳
屈艳艳
【摘 要】语文教学活动是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语文水平的重要途径。在新时期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育以及培养语文素养就有了更明确的价值意义。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育的全過程都基于立德树人理念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帮助学生多元化发展,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在这种教育理念的背景之下,高中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学生的成绩,还要立足学生的长远发展,要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教学活动的目标和意义,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教育;语文;素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02-0072-02
一、语文素养客观意义
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丰富内涵,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将这个名词拆分来看,我们先理解什么是素养,在中国人的眼中素养就是平日的修养,是一个人表现出来的具有长期性、明确性的特点,一般来说是好的方面,它也包括学识、造诣、才能、品格等特质。而语文素养,其要素包括语文知识、语言积累、语文能力、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思维能力、人文素养等。《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所列的10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
简单地说,我们可以将之称为一种能力,一种语文学习和理解的能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语文教育的地位越来越高,家长和学生对语文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语文素养的培养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培养学识的语文素养除了能提高成绩之外,还有什么意义呢?其实语文素养作为一种综合性的素质体现,从浅显的角度来说,可以提高受教育者的语文成绩,从长远发展角度来说,这种基础素养能帮助受教育者更客观的认识世界,形成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并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受益终身。
二、现阶段教师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
1.机制不完善。
高中语文《新课标》由“前言”、“课程目标”、“实施建议”和“附录”四部分组成。其“实施建议”又由“教学建议”、“评价建议”等四部分构成。而“评价建议”却由“评价的基本原则”、“必修课程的评价”、“选修课程的评价”三部分内容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评价体系。作为指导高中语文教学的《新课标》,按理应该采用一种严谨的科学陈述方式来表述,但它采用了一种感性色彩很强的描述方式,由此导致人们对《新课标》之“评价建议”内容难以把握其要领,更无法获得一种体系性的理解。这种状况的出现,使一线老师既无法正确领会“评价建议”在《新课标》中的独特地位,更无从在教学中自觉地发挥“评价建议”的规范、引导功能。
2.教学模式单一。
语文是一门在文字中看世界的科学,语文将这世界的千山万水,全部转变成文字形式,让学生在静态的知识中去理解世界看遍万水千山。具有较强的抽象性。语文在学科教育划分中,无论是阅读部分还是其他教学部分,教师教学模式往往都是静态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之下,教师没有办法带学生亲身体会,也无法将观念和思想直接传授给学生,语文没有数学的模型、化学的实验来的直观,教师只能通过合理的讲解,将静态知识通过合理的渠道传授给学生,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3.与学生沟通不足。
教师在拿到教材的时候,往往以成人的眼光对待教材,以成人的思维来理解和解读教材,容易造成过度解读。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般都是将文中的重要段落提炼出来让学生去分析和理解,这就给了学生明确的已知信息,让学生在已知中去寻找明确的答案,这样会扼制学生的创造力,并导致学生形成机械记忆,不利于学生的长期发展。
对高中学生来说,试卷成绩是在家长和教师眼中最直观体现学生学习状态和学习进度的表现。所以学生更愿意花费大量的时间做题、训练,使用答题的技巧来提升成绩。加上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多数拥有强烈的自信心和自尊意识,教师利用成年人的思维与学生进行沟通往往得不到想要的效果。
三、推进素养教育教学策略
1.合理安排教材教学进度。
针对上文提到的评级体系,来自于教材的准备不足,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进行合理的教学进度安排,务必保证语文教育处在一个连贯的、稳定的状态。同时教师要根据所带班级的整体特点进行具有特点的评价体系创设,因材施教,保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等丰富教学手段。
多媒体信息技术不仅为科学发展带来更多可能性,也为教育带来新的生机和发展活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将静态的知识转变为具有动态意义的途径。比如在进行阅读教育阶段中,教师可以选择在网络中选择名家的朗诵添加至自己的教学课件中,利用课堂或是课间时间,让学生聆听,一方面可以缓解学生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的思考提供理论依据。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3.重视学生阅读习惯培养。
语文阅读教学发生巨大变化,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重视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阅读对于学生不仅是一种学习任务,更是学生在学习阶段认识世界和理解世界的重要理论来源,阅读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高中语文教育,阅读占有很大比重,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使用认知教学,还可以结合情感教学,加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语文素养的培育和提升。
4.创设情感联系。
无论在教学的哪一个阶段,教师都要取得学生的信任,只有教师在和学生创设情感联系之后,才能更好的与学生进行交流,安排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之中,教师要学会和学生做朋友,了解学生的想法以及学生的思维,才能更合理的安排学习要求,学生也会更配合教师的教学工作。
四、结语
语文素养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基础素养,在高中阶段,学生面对巨大的学习压力,教师更要从立德树人出发,重视培育学生的基础素养,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以促进学生更客观的认识世界。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结合情感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分析以及把握,提高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保护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1]陈曙霞.创新教学方式 培养核心素养——高中语文“533智慧课堂”教学模式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8(17):48-49.
[2]丁昌亮.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54-55.
[3]王超.核心素养视野下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