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以“评价”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2019-04-08谭正海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作文课写作能力评价

谭正海

【摘要】写作教学中,老师对学生写作能力的评价非常重要。在教学中实践以下方法,以作文课为基点,加强对学生写作过程中的评价;“授之以渔”,指导学生掌握评价作文的基本方法;为课外练笔搭建平台,给学生广阔的写作、评价空间;以情带“评”,以情促“评”,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以上探索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写作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评价 写作能力 作文课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能力评价是写作教学中重要的一环,评得好,对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也就是要達到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评价促发展”的目的。在教学实践中我逐渐摸索出一套以写作能力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促使学生提高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一、以作文课为基点,加强对学生习作过程的评价

写作,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教师的“导”,让学生鼓起勇气写“放胆文”,教师要对学生如何写作文这一过程进行关注,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达到“评价促发展”的目的。如指导四年级学生写《画鼻子》的活动,教师组织学生充分参与活动,充分地说同学的表现、自己的心情,教师有重点地就学生的观察态度、语言表达等进行点评,拨点中让学生明白些活动场面,既要用“广角镜”,又要打“聚光灯”,即文章要有宽度和深度,一个活动也要有场“面”,有重“点”。活动,放飞了学生的心情,教师激励的语言自然创设了一种“言者无罪”的氛围,解除了学生的心理顾忌,让学生敢于放胆说,放胆写,是学生个体精神生活的反映。事实上,在作文出来之前,教师在评价中已达到了指导的目的,已经看到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

二、“授之以渔”,指导学生掌握评价作文的基本方法

叶圣陶先生提出“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改的能力”。学生的评鉴能力提高了,等于迈好了修改作文的第一步。我在实验中强烈地感觉到,让他们掌握一些基本的评价、修改常识,他们在写作时就会有意识地避免再犯同样的错误。写作不仅是师生间的对话,也是学生间的对话,因此,一篇作文,我总要安排多位读者(自己、同学、老师)做出评价。以中年级段为例:

教师首先带领学生明确评价标准,统一认识评价方法,要求做到基本真实、准确。这种评价以小组内进行为主,鼓励提出合理化修改建议。在此基础上,作者重新审视自己的文章,自我评价,最后,教师做出综合性评价,并选出优秀的“学生评价”进行全班交流。有时还请家长针对孩子的文章进行评价。我感到这样的形成性多元评价,让学生保持了良好的写作兴趣。学生的作文本上,往往是自己的文章写了两三页,而大家的评价至少两页,学生作文本上丰富的内容总能激励着他们用心写作,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低、高年级段的评价要求在此基础上有所降低和提高。

三、为课外练笔搭建平台,给学生广阔的写作、评价空间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低年级学生“写自己的话”,高年级学生“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说明小学阶段的作文只是练笔,旨在降低作文难度,多一些开放,让学生自主习作。因此,对于学生的日记,我从不规定内容,每周每人至少完成两篇日记,提倡彩色日记,即日记可插图,可对照所“画”来写“话”,如实在没写的灵感,可摘抄精彩句段。在每周一节的交流课上安排“展示台”环节,让孩子们在小组里读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片段,一人读大家听,大家议,人人有机会享受到成功的快乐。久而久之,学生的鉴赏水平得到提高,所提“合理化建议”更趋“合理”。

另外,教师在各班教室开辟“佳作欣赏”专栏,选择有特色的作品(作品可以是小组推选的日记、课堂作文)展出,作品下附评价纸,鼓励学生积极阅读佳作,并对感受深刻的文章做出个性评价,或提出改进建议。展出一周后,由老师和佳作作者共同评出最佳评价者,予以表扬。活动每月一次,使更多的学生有参与和自我展示的机会,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评价能力。每期将优秀作品编辑成册,年级传阅,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目标。

我还引导学生积极向各类报刊杂志投稿,定期评选校园小作家,帮助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在一次次练笔中,学生也越来越明白“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在一次次练笔中,感受“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快乐。

四、以情带“评”,以情促“评”,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

“语文不是无情物”,除了需要兴趣的驱动、活动的支撑,学生的学习更需要情感的伴随和维系。“感人心者,莫乎于情”,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吸引人的教学,没有情感的教育是不成功的教育。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好文章同样是评价出来的,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评价主导作用,要善于“沙里淘金”。我力求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文章原意,千方百计发掘作文优点,培养孩子的写作兴趣和自信,但也不能忽略文中明显存在的缺点。评语是否能让学生乐于接受并受到启发是检验教师评语是否合格的尺度,因此,我在写评语的时候总是融入感情,评中含情,评中生情,把真情注入学生的心田,经常采用谈心式评语,询问式评语,激情式评语,幽默式评语,等等。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时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哪方面聪明及怎样聪明的问题。我要充分认识到,正是学生的差异造就了学生的个性:有的语言不流畅,但立意新颖;有的内容虽不够有新意,但真情流露……为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我构建了“星级”多元评价模式,赏识学生,张扬学生个性,设立了:创新星、真实星、语言星、情节星、想象星……为学生提供了更为直观的习作目标。同时,使教师、学生、同伴总能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这样,学生总能得到鼓励。

总之,习作教学和评价,从传统的说教到关注学生写作过程的个体体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树立了学生习作的信心,养成了良好的听、说、读、写的习惯,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

猜你喜欢

作文课写作能力评价
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立体化地培育学生的写作能力
写日记
作文课
Thc Composition Class作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