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实施有效教学的探索
2019-04-08司君婷刘培新
司君婷 刘培新
【摘要】教育部出台的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突出做中学、做中教,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促进专业课教师的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率;结合专业特点,拓宽专业课实施有效教学的路径,探索出利用实体比例建筑模型实施有教学的效实践性方案。
【关键词】实体比例 建筑模型 有效教学
在新的形式下,中职教育面临着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于教育教学理念以及教学内容、教法、教师和学生等诸多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依据2009年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大纲要求,结合我校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对建筑工程专业课教学内容依照“强基础,重技能,拓出口”的原则进行专业理论课堂和现场实践教学对接,在利用1∶1实体建筑教学模型实施有效教学方面进行实践探索研究。
一、利用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辅助教学的重要性
1∶1实体建筑模型,即常说的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是由魏强、徐朝霞在2003年申请专利,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施工前期建造的实体比例建筑工程模型,目的是提前为工程做宣传,能提前1至2年形成强烈的广告效应。现将此提法引入职业教学,即为实体比例建筑教学模型。1∶1建筑实体模型的建设起步较早的院校主要是职业教育比较发达的省份,比如浙江、上海等地方。在开设建筑类专业的职业院校中,建有实体模型的院校有很多。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职业教育投入的不断加大,在中、西部省份开设有建筑工程类专业的院校,也开始陆续引进实体模型辅助教学。目前,建筑实体教学模型建成者在河南共有四所院校,其中三所高职院校和一所中职学校。1:1建筑实体模型有助于学生对專业知识的认知学习,能够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如何利用建筑实体模型实施有效教学,进一步提高专业课老师的教学质量。
首先,利用1∶1实体建筑教学模型实施有效教学有一定的学生基础。中职生在入校前,大多是在初中里面文化基础较薄弱的学生,与高中起点的高职或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我们中职学校的生源基础是比较差的。通过一个学期的基础课学习,他们的成绩进步不明显。所以,如果专业课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只注重理论的传授,不辅助于其他教学手段,很难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其次,绝大多数学生,对于所学专业课还是有认同感的,他们还是喜欢自己所选择的专业。这正是我们应当关注的:(1)我们应该重视他们,要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2)老师们还要想法设法使这一部分学生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让他们学得会。(3)要达到这一目的作为专业课老师来说,必须辅以一定的教学手段,所以利用1∶1实体建筑教学模型能够为师生搭建起教学平台,从而实现这一目的。
第三,现在有些专业课老师上课,由于教学方法落后,学生认真听课的很少,大部分学生只是偶尔听听,甚至不听。平时,在与专业课老师交谈的过程中,老师也埋怨学生上课听课不认真。我们老师平时备课很辛苦,课堂上讲解的既详细又认真,可还是有学生上课睡觉,或者看其他课外书。总而言之,老师没有任何的成就感。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呢?这说明传统填鸭式的理论教学已不能适应现在的中职教学,学生不喜欢老师满堂灌,由于学生的基础差,听不懂,学不会,尽管我们的老师很卖力,但我们的学生不买账。这也说明了我们必须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说“不”,积极探索创新教学方法,边理论边实践,充分利用1∶1实体建筑教学模型辅助教学从而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
二、1∶1实体建筑教学模型辅助课程教学的几种方法
老师上课时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以及是否有趣,直接关系教学效果的好坏。
相比之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重视“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1∶1实体建筑教学模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集成箱,正好满足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要求。学生在听过老师的理论讲课之后,如能再动手亲自操作一下,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既能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动手和协调能力,这就需要我们专业课老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授课方式上多下功夫,提高学生学习专业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1∶1实体建筑教学模型的建成和投入使用,为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1.节点说明法。为了使1∶1实体比例建筑模型在使用中能易于被学生掌握,易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光有实体建筑还是不够的,需要在实体的旁边挂上各种构件的详细说明及相关的节点图纸,以方便学生对接到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为此,我们采用在KT板打印上相关节点图纸的详细介绍及一些构件的名称,然后用绑扎钢筋骨架的扎丝将其挂在节点的边上下部。此种方法对通过一定阶段的专业学习,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学生是比较合适的,因为对于那些只具有系统的专业知识,但没有机会接触工程现场,知识停留在理论上的学生来讲,通过理论与模型中的实物相互对应,能迅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效果。
2.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法。静止的实物模型和节点挂牌还不能完全展示施工过程和注意点,为此,要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将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到教学中来,创新教学方法:把施工现场每个节点工艺都制作成二维码,学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扫码功能,了解建筑材料、图纸信息、实物模型、三维动画、工程量计算、施工工艺过程及对应的施工微电影、质量控制、安全管理、施工资料等内容,能够高效快捷地帮助学生学习。在教室里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通过实景引入系统:老师讲到某个知识点时,可以通过红外高速球机,将模型实景信息引入课堂教学,覆盖模型各个角度的实景,方便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的结合,既能提高模型使用效率,又能很好地提高专业课的教学效率,实施有效教学。
3.现场讲解法。目前,传统的课堂教学只集中在讲解理论知识,而通常与实际相脱节。因而通过教师组织学生到现场结合1∶1建筑实体模型节点,从节点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实际施工工艺两方面同时进行讲解,能使所讲即所见,提高学生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模拟训练法。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根据已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与实体比例教学模型相配套的集成箱,依据教学内容,通过分组,让学生动手去做,以巩固所学内容。对于这样的训练,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大大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他们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厚实的基础。
在传统教学中,由于理论性强,不能有效把握教学重点,也不能与学生今后的工作岗位相结合,故教学效果不佳。我们可以结合1∶1实体建筑教学模型进行教学改革,将工作重点作为我们的教学重点。
三、利用1∶1实体建筑教学模型创新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建筑工程类的中职学校所培养的学生,不仅要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要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与高职生和本科生相比,中职生在理论上远不如他们的情况下,只有不断增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加自己的优势才能在竞争中取胜。下面结合建筑工程专业的主要课程——《建筑结构与识图》中“楼梯”一节的课程教学所进行的利用1∶1实体建筑教学模型创新课程教学的实践尝试。
1.课堂教学。首先,让学生明确教学目的。在中职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胜任一名合格的工程技术人员,那么,专业课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能够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熟练地指导工人,因此,学生必须了解和掌握楼梯的组成与种类以及钢筋混凝土现浇板式楼梯斜板的配筋。
其次,本节课的知识点。对于学生来说,要掌握楼梯的知识点很多,在这里只简要介绍一下“现浇整体式楼梯”有关知识。
(1)现浇整体式楼梯的种类,如上图;以板式楼梯为例,讲解板式楼梯的组成、优点、缺点、应用、荷载传递径等。
(2)现浇板式楼梯斜板的配筋。在荷载作用下,斜板如何变化?变弯了吗?斜板要不要配筋呢?斜板的钢筋可分为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斜板内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如何布置呢?上部负筋和下部受力钢筋都称为受力钢筋。板中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最后,小结。本部分用时10分钟左右。
2.多媒体视频教学。老师在讲到楼梯的种类时,可以将不同种类的楼梯,通过放映PPT课件,让学生来认识。在讲到楼梯的组成以及楼梯斜板的配筋时,老师通过操作红外高速球机,将模型实景信息引入课堂教学,把不同角度的楼梯实景,展现在银幕上,把课堂教学与工程实际的结合,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本部分用时5分钟左右。
3.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到1∶1实体建筑教学模型场地,先让学生观察模型楼梯的结构与组成,再通过节点处的文字有语音介绍,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对学生还有不明白的地方,老师再作进一步的解释,学生很容易掌握所学知识点。本部分用时30分钟左右。
4.实操训练。在实体比例较学模型实训馆配有供学生实际操作训练的集成箱,里面有满足学生实训的各种材料。在现场,老师可以分组让学生动手去做,当学生遇到问题时,老师在一旁进行指导。实训结束之后,老师要对学生的实训结构进行讲评,并做出总结。本部分用时45分钟左右。
四、结束语
本文是基于中职学校开设有建筑工程类专业,如何利用实体教学模型,实施有效教学而提出的。通过对实施教学案例研究,把课堂教学与实体模型现场有机统一起来,使教学更具有直观性与可操作性。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基本形成专业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与实体教学模型有机结合的路径。使教师教学的效果得到明显提高,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得以提升。最终,探索出利用实体建筑模型实施有效实践性教学的方案,使开设有建筑工程专业的中职学校的专业课教学效果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以提升中职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参考文献:
[1]吕淑珍.基于“1∶1建筑模型”運用的课堂教学改革——以建筑识图与构造课程为例.当代职业教育,2015,(02).
[2]杜国平.1∶1建筑模型建设与项目化实践教学研究.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