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培养之研究

2019-04-08薛美云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中年级自学能力高年级

薛美云

【摘要】一个人的自学能力是指个体为确定的目标而进行的自主学习,并为达到确定的目标而不懈地努力的主观条件。自学能力包括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独立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就符合培养小学数学自学能力,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自学能力 低年级 中年级 高年级

一、前言

《数学新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可塑性较强,是培养各种学习品质和能力,发展智力的良好时期。就如我国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提出的“教是为了不用教”为目标,改革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会”转化为“会学”。那么小学阶段如何培养孩子们的自学能力呢?

二、小学各年级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着眼点及策略

1.低年级重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习惯

根据低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课堂教学时,重点在培养孩子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孩子们学会“专注的听”,这个“听”,不仅是能听懂老师讲课的内容,还要能专注的听同学讲,也要会听自己讲。通过这三个听,孩子不但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逐步学会了表达所掌握的知识。

2.学会听,充分利用家庭作业指导复习方法

随着孩子们年龄的增长与知识及能力的提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孩子真正“会”听:不但会用耳朵“听”,也要会用眼睛“听”,会用嘴巴“听”,更要会用脑子“听”。在低年级学段培养的就是用耳朵听,所谓的用眼睛听,就是在听课时孩子的眼睛什么时候看着黑板听,什么时候看着课本听,什么时候看着老师听,看老师讲课时的表情、动作等,这实际上是在听老师的肢体语言;所谓的用嘴巴听,就是要知道自己什么时候该说,说什么,怎么说,积极回答老师和同学的问题以及能够自己提出问题;用脑子听,即是学会思考,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质疑。三四年级的孩子的心理往往更多的还是对老师的崇拜,从没想过老师讲的也会有错,而这也正是培养孩子用脑子听、敢质疑的好时机,所以作为老师一旦不注意引导,孩子们就有可能成为被动的接受知识的容器,而不是会思考的、主动的学习的“人”。我在课堂上的做法是,经常会把学生已经会的知识讲错一点,在黑板上板书时也会写错一点,然后想办法让孩子们发现老师的问题,并能大胆的给老师指出来,当孩子给我指出问题时,我会非常真诚的向他说声“谢谢”,久而久之,孩子们就敢于在充分思考的前提下挑战权威,也就有了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当然,通过通过这样的方法来培养孩子们,他们收获的也不仅仅是会动脑或是会独立思考,他们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收获,在此就不一一赘述。

会复习是体现自学能力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认为,根据人的身心发展规律与特点,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就可以,并能较好的掌握复习方法。我在指导孩子们的复习方法时,充分利用家庭作业的作用。首先精选作业内容,让孩子们在写作业时想一想每道题所包含的知识点有哪些?哪些知識点是今天所学内容?你能不能说出这个知识点又属于哪一类等,可以把你总结出来的这些问题说给爸爸妈妈听一听,给爸爸妈妈当小老师,想不出来的可以查查课本,问问老师或同学等。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但复习巩固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复习,这也与上述课堂专心听讲、会听讲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另外,在实际教学中,我通常从四年级开始,指导孩子们写数学周记。周记的内容可以是本周某一节数学课学的知识的总结或感受,可以是一个单元内容的总结,也可以收集一些有趣的数学小故事或与数学有关的人物趣事,也可以记录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与数学有关的事,也可以自编数学小故事等等,这样既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锻炼了孩子的思维能力,概括总结等能力,拓展了孩子们的知识面,也提高了孩子们的自学能力。

3.小学高年级孩子自学能力的培养

到了五年级,孩子们基本掌握了自己复习的方法,具备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了较好的听课习惯,“会听”使孩子们知道老师讲的内容哪是重点,老师在强调什么等等,这时候可以指导孩子们学会记课堂笔记了,要让孩子明白记课堂笔记的目的是什么,怎么记才能既不耽误听课,又能把课堂重点记全,课下如何整理笔记等。另外,我通常会在五年级将数学周记改为日记,用日记的形式完成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复习与总结,既能促使孩子们更专注的“听”课,又锻炼提高了孩子们的概括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等能力,这也是小学高年级学段的教育教学要求。

是否会预习又是自学能力体现的又一个方面。五年级也是掌握预习方法的一个时期,因此,预习方法的指导与检查落实一定要跟上。在数学预习的过程中,如果只布置给学生预习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不可能达到预期的目标的。一般的学生在自学时,往往只是走马观花,随便翻翻书,完成任务就罢了。我认为,第一,在初始阶段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出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能形成一定的自学能力,也就可以将课堂上的自学转移到课前的自学,从而为探究新知做好已有知识经验准备,提供更充分的探究体验时间。第二,教学生试着看懂例题。要问问自己例题讲的是什么,或通过阅读知道了什么,弄不明白的地方注上记号或是做好记录,以备与同学交流或课堂发问。试做“做一做”。哪里有困难要做好记录,这样做起码让学生“依样画葫芦”,尽可能先对知识“知其然”,经由课堂,再达到“知其所以然”。第三,寻找生活数学。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预习时必须让学生试着找找生活中的原型,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如“循环小数”在预习时,可以布置学生找找生活中“循环”的现象,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概念。

4.自学能力的拓展与延伸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即“学以致用”。知识的应用是学生学习中最基本、最经常的一项任务,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体现智慧与能力的主要手段,更是自学能力体现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而且伴随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因此,如何教会孩子会学、会用,贯穿小学教学的全阶段,需要教师及时的、即时的点拨指导,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习惯,都能学到“有用的数学”。

5.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

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直接关系到自学的效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体会不到学习的乐趣,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再好的方法学生也会觉得枯燥无味,更不会养成习惯、形成技能。

数学来源于现实,也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数学知识,再把数学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展示数学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证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教师适时的表扬、鼓励,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总之,让学生体会到有趣的数学,学到有用的数学,才会将有效的方法发挥更大的作用,孩子们的后续学习才会更有力量!

参考文献:

[1]黄玉平.浅谈小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J].才智,2017,(15).

[2]张永萍.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J].宁夏教育科研,2016,(03).

猜你喜欢

中年级自学能力高年级
情境作文教学的实践探索
小学中年级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浅谈中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中年级作文训练要点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高年级古诗词教学艺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