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新的海洋传奇
2019-04-08冯文波
冯文波
3月14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2018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授予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发展中心吴立新院士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回顾自己的学术成长之路,吴立新这样说:“清华北大11年是获取知识的阶段,在美国11年是学术积累的阶段,在中国海洋大学应该是科研产出的阶段。”吴立新把自己最具创造力的时光留给了齐鲁大地。
“苦难是一种修炼”
桐城,地处安徽省安庆市北部。历史悠久,文风昌盛,是雄霸清代文坛200余年的“桐城派”故里,享有中国“文都”之美誉。
殊不知,这片人文勃兴,代有英才出的土地,如今却成了名符其实的“院士之乡”。从1955年中国科学院开始选聘学部委员开始,桐城籍的两院院士已达11位之多,对于这个拥有75万人口的江北县城实属可贵。
1966年9月,吴立新出生于桐城市新渡镇姚坂村一户普通的家庭,他是家里的第五个孩子,前面还有3个姐姐,1个哥哥。父亲吴珠美在离家四五十公里外的一个小镇做粮站站长,母亲在家务农,专心照顾5个年幼的孩子,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吴家的开支大部分依赖父亲微薄的工资收入,日子虽过的拮据,但父亲还是坚持让每个孩子读书学习,给他们“知识改变命运”的机会。
时至今天,回忆起自己的父亲,吴立新说,父亲很少过问他的学习,但老人身上有两大优点一直是激励自己前行的动力。每年夏天,吴立新都会去父亲工作的粮站过暑假,这期间,正是粮食收购、储藏的关键时期,农民送来的粮食,有时含有杂质,父亲会亲自分拣,水分太重,他会亲自晾晒、过滤……年幼的吴立新目睹了父亲的辛劳,也从中学到了尽职尽责和一丝不苟。父亲留给吴立新的另一个印象是很能干,电工、泥瓦工、木工……他都会,这一点也让吴立新很佩服,小时候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父亲那样全能的人。
吴立新自幼学习刻苦,成绩一直保持的很好。初中毕业那年,吴立新成绩排名在全县前20名。但命运却和他开了一个玩笑。体检时,吴立新因为视力不太好,未能被省重点录取,几经周折,他才得以进入当地的一所普通中学——青草高中就读。
就在他心情懊恼,精神不振的时候,一个人的出现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吴立新在青草高中的数学老师胡梦铎的鼓励下,重拾信心,刻苦学习。
高中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早饭就是四两米粥,稀的可照人,午饭、晚饭就是米饭搭配自己在家带的咸菜。对于十六七岁的少年来说,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营养却供不上,以至于吴立新经常饿着肚子学习。回忆起高中的生活条件,吴立新说:“当时的条件确实很苦,但艰苦的生活也磨练人的意志,让我收获了知识。从那以后,遇到再艰苦的条件我都可以坚持,不会畏惧。”天道酬勤,吴立新用了两年的时间就读完了本应就读三年的高中,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清华大学。
作为普通中学走出来的清华大学生,学校也以他为荣。时至今天,打开桐城六中(原青草高中)的校园网简介,里面还有这样一句话:“自恢复高考以来,学校向高校输送优秀新生近5000人,其中,吴立新等10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清华教我做事,北大教我想事”
1983年9月,17岁的吴立新在二姐夫的陪同下,乘火车北上,来到了他理想中的清华大学,并从此度过了5年的本科时光。
吴立新报考的是力学系流体力学专业,因为是1983级学生,他所在的班俗称“流3班”。清华大学作为中国的顶尖学府,能到这里读书的学生肯定都是出类拔萃的。
入学的那刻起,吴立新就感觉到了压力,全班30个人,他的成绩倒数第三。现在回忆起来,吴立新依然感慨:“那时真体会到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不过,吴立新没有气馁,5年里凭着自己的努力拼搏、刻苦学习,毕业时成绩在班里排前三名,并被免试推荐为北京大学的研究生。
这期间,吴立新在我国近代力学奠基人周培源教授创建的湍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跟随是勋刚教授从事涡旋动力学研究,一直到1994年获得力学博士学位。
11年的时间,吴立新游走于国内两所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从入学时的懵懂少年,成长为中国力学研究的青年才俊。谈起在两所大学的收获,吴立新说,清华大学教会我的是如何做事,北京大学教会我的是如何想事,一个是脚踏实地,一个是仰望星空。
吴立新的导师是勋刚教授早年曾留学德国,经常对学生讲力学研究的前沿在西方,并鼓励学生有机会还是要走出去,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受老师的启发,读博士期间,吴立新就萌生了出國深造的想法,特别是斯坦福大学的湍流研究中心是他梦想的地方,无奈当时的大环境不允许,凡是出国必须有海外亲属关系,他没有,只能等。
1994年国家放宽了出国条件。吴立新有幸作为国家放宽政策以来的首批博士后前往美国学习深造。到美国的首站,他选择了位于新泽西州的罗格斯大学(Rutgers University) 航天和机械工程系,在国际著名的计算流体力学学家Zabusky教授团队从事涡旋力学方面的研究。
初到美国,还是有些生活上的不适应。吴立新回忆,异国他乡,语言的障碍、居住环境的差异、生活习惯的不同,令他产生一种“孤独感”。当时妻子和女儿还在国内,直到1995年5月才全家人团聚。
1995年Zabusky教授主持的科研项目结题,吴立新来到威斯康新大学麦迪逊分校气候研究中心。正是在这里,吴立新完成了他科研方向的一次非常重要的转变,从涡旋动力学方向转向海洋动力学研究。
威斯康新大学十分重视跨学科的研究,为不同研究方向的科学家交流互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融通的平台。吴立新边学边干,不仅完成了从微观到宏观思维方式的转变,也实现了从局部到放眼全球的视野转换。后来,吴立新又从海洋动力学方向跨越到气候动力学,他所从事的“海洋气候年代际变化研究”在国际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引起国际同行的关注,所发展的气候模式动力实验体系被全球多个著名的海洋与气候研究中心所采用。
从29岁到39岁,10年宝贵的时间,他在威斯康新大学不仅完成了学术方向的转变,也收获了许多比科研本身更宝贵的东西。
吴立新所在的研究中心由美国科学院院士John Kutzbach率领,在这位美国科学家身上他学到了如何领导一个团队,怎样把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特长的科学家聚拢在一起,朝着一个目标前进。吴立新从Kutzbach教授身上学到的这一点为他日后回国担任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创新研究群体的学术带头人提供了莫大的帮助。
青岛“筑峰工程”的梧桐树
2001年前后,适逢世纪之交,国内各高校开始把招揽人才的触角拓展到海外,纷纷制定优惠的海外引智计划,坐落于青岛的海洋大学也不例外,时任校长的管华诗高瞻远瞩,推出了“筑峰工程”人才引进计划,该计划开列的优惠条件甚至比“长江学者”还要高,这在当时的中国高等教育界首屈一指。
“海洋大学推出‘筑峰工程引进人才,其支持力度在当时的中国高等教育界是少见的,年薪30万的条件也很优厚。吴立新教授加盟海大就是对这一人才工程的最好证明。”长期参与并组织实施“筑峰工程”的人事处处长万荣曾不止一次在会议发言时把吴立新当作学校人才引进工作的亮点进行评述。
“筑峰工程”给出的条件在当时虽然比较优厚,却鲜有合适的人选。就在海大的领导层一筹莫展的时候,吴立新出现了,让他们看到了这一工程得以进行下去的希望。
2001年秋天,吴立新回国探亲,受青岛海洋大学刘秦玉教授的邀请到校交流访问,并为海大的师生作报告。这次正式访问,不仅为吴立新提供了与中国海洋界接触的机会,也让他看到了海大人为推动国家海洋事业发展而展现出来的信心和勇气。此后,吴立新与海大学者交往日益密切,与刘秦玉、田纪伟、罗德海等科学家也成了很好的朋友。
适逢学校“筑峰工程”出台,却没合适的人选申报。刘秦玉教授就鼓励吴立新申请,并希望他有合适的机会再回海大看看。“我与吴老师认识比较早了,1999年我去美国威斯康新大学访问,经海大的另一位‘长江学者刘征宇教授介绍相识的。他这个人勤奋能干,而且充满了对科研的热情,容易感染别人。当时想这样的人才应该介绍到海大。”回忆起与吴立新教授的相识过程,刘秦玉教授如是说。
当时不到40岁的吴立新申请“筑峰工程”第一层次教授,还是有人持怀疑态度,对他能否扛起海大物理海洋发展的大旗表示担心。刘秦玉教授说:“虽然有一部分人对吴立新来海大持审慎的态度,但是我也咨询了很多国内外的知名海洋专家,像刘征宇教授、黄瑞新教授、王春在教授、文圣常院士、冯士筰院士等,他们觉得这个人的成长经历和科研能力能够胜任‘筑峰工程岗位。”
在刘秦玉教授和国内外同行专家的推荐下,2004年夏天,吴立新带着妻子儿女来到了青岛。此时的海大已更名为中国海洋大学,学校招贤纳士助力国家海洋事业发展的信心比三年前更足了。
管华诗校长盛情接待了他,并且十分诚恳地邀请他回来,欢迎他加盟中国海洋大学这个大家庭,大家一起为祖国的海洋事业发展做贡献,时任海大副校长的吴德星教授也真诚邀请他到物理海洋实验室一起工作。吴立新被感动了,“管校长和吴校长真情相邀,‘筑峰工程优越的条件,海大人干事创业的信心……当时的中国海洋大学如同一艘装在发射架上的火箭,一切都令人感动,我没理由拒绝,应该回来。”
吴立新说:“我能迈出这一步,与家庭的支持是分不开的。妻子知道我是一个‘不安于现状的人,说要回就一起回,不能两地分居,这样我才能安心工作,了无牵挂。于是,2005年夏天,我们双双辞了工作,卖了房,卖了车,给孩子办理了退学手续,来到了海大。”
吴立新回国的决定,令他威斯康新大学的同事感到不解,也表示担心,很多人都担心他回到中国可能会“水土不服”。于是,大家都保持观望的态度。
吴立新是一个敢于挑战,勇于追求的人,既然选择了就不后悔。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向大家证明,他不但不会“水土不服”,而且会在中国海洋大学这片沃土上收获累累果实。
因海而生,向海而强
青岛这所城市因海而生,向海而强,是我国海洋科技的发源地和繁荣地。吴立新的海洋情怀与这所海洋之城紧密结合,相得益彰。
初到海大,吴立新对中国海洋大学提供的工作环境无论在“硬件”还是“软件”方面都感到欣慰。做数值模拟用的计算机虽比不上美国的先进,但开展工作已经没有问题;在海大虽然不能像在国外那样有机会接触很多世界顶尖的海洋科学家,但海大聚集了不同涉海方向的中国知名专家学者,在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这一平台上大家可以交流互通、互相学习。凭着谦虚好学的处事态度和过硬的学术研究本领,吴立新成功地融入了中国海洋大学,并逐步得到大家的认可。
2010年吴立新被任命为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主任。领导物理海洋这样一支队伍,一般人很难胜任,况且里面聚集了中国物理海洋科学的精英人才。既有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也有雄姿英发的青年才俊。吴立新没有被这些所谓的困难吓倒,他有自己领导团队的核心理念,概括起来就是英文的“CORE”。
C指的是“合作”cooperation,O指的是“遵守”obedience,R指的是“责任”responsibility,E指的是“尊敬”esteem。作为这一团队的领导核心,他让大家精诚合作、遵守规则、勇担责任、互相尊敬,朝着一个又一个的海洋学术课题发起冲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2013年2月以吴立新为首席科学家的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西北太平洋海洋多尺度变化过程、机理及可预测性”获得科技部立项,并于同年3月11日正式启动。吴立新由此成为中国海洋大学首位既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又承担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的科學家。通过这些项目的资助,吴立新和他的团队在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研究领域取得了一批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
这一年,中国科学院公布了新的院士增选结果,吴立新教授成功当选。
2015年,吴立新牵头申报的“面向全球深海大洋的智能浮标”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资助,项目经费8200余万元,是我国海洋科学领域获批的第一个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通过这些项目的资助,吴立新和他的团队在海洋动力过程与气候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
吴立新比较欣赏《圣经》里的一句话:“忘记背后,努力向前。”在他看来,荣誉、成绩都是过去,他只看重未来,在物理海洋这条宽阔的科研之路上他将一直向前。他说:“学校把我聘为‘筑峰工程第一层次教授,并没有为我设定具体的发展目标和科研任务,而是让我自由的发展。在这样宽松的环境里,我只会努力向前,才能契合‘山高人为峰的人才理念。”
2018年,在吴立新的带领下,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在海洋工程、海洋制药、海洋生物等科研领域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如研发的“海燕-10000”大型水下滑翔机下潜深度可达到8213米,创造了世界记录;研发出用于远洋养殖的全潜式大型网箱“深蓝1号”,并建成“两洋一海”海洋观测网;海洋赤藻防治技术出口美国,成为唯一走出国门的环境治理技术。
吴立新说,中国要把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这样才能在全球深海大洋的认知探测方面占领制高点。
2016年底,吴立新当选民盟青岛市第十三届主委,2017年初当选青岛市政协第十三届副主席,6月当选为民盟山东省第十届委员会副主委,这为他这位科学家向党委政府建言献策,提出真知灼见搭建了更为快捷的平台。吴立新以他独到的国际视野,世界眼光,以及科学工作者的敏锐直觉,做起了海洋这篇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