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知识理解与英语学习的关联

2019-04-08杨红艳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工具性词汇量自主性

杨红艳

(怀化学院 外国语学院,湖南 怀化418000)

一、引言

“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双重性质”——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义务教育的英语课程如此定义。教育部认为,英语在中小学阶段作为日后深化学习英语的工具而被应用,这是其工具性,籍此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其人文性。但是度过义务教育以后,英语学科又该如何定义?通常我们讲到英语学习的问题,大多会遇到一个CET4和CET6的结,即英语学习度过了义务教育时期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阶段,似乎普遍意义上又变成了纯粹的工具,应试、应聘、人生策略的工具。

问题的源头不难理解,在汉语文化圈,普通话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中国的文化建立于其之上,衣食住行没有一项需要运用到英语即可度过一生,英语变成了“额外的”工具。笔者认为这与数理化一样,与知识理解有一定程度上的关联。

就像早前国内很大一部分百姓认为数理化都是应试工具一样,没有把文化知识视为文化知识,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IT行业的崛起,数学成为了找一份好工作所不可少的学科,物理和化学亦与国家大半扶持项目挂钩,变成了炙手可热的知识项目,再没有人轻视这部分文化知识,人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正在慢慢改变。或许不久的将来,英语也会得到相同的认知改变。

二、正确的认识知识

在过去传统的学习概念中,记、背、默写是学习必不可少的步骤,以至于大部分5-60年代的家长都有着一种普遍的学习能力等于记忆力的认知概念,这个概念也因为家庭教育中过于着重这个方面而使下一代拥有类似的认识,也促成了当时增强记忆力保健品的热卖潮流。说到英语方面,则认为英语等于死记硬背单词,词汇量等于英语好,这样的家长乃至学子至今仍然是主流,甚至到了企业也基本都将CET4或CET6作为一个人英语好不好的基本衡量标准,其结果不外乎促使学子们纷纷奔向学习成本低的“7天速记”、“30天速成班”。这个结果不外乎没有正确地理解知识。

跟一部分人“我喜欢学习新的事物”有着巨大区别,大部分人们更乐于将知识作为跨过某种人生规划门槛的道具,仿佛跨过了这个门槛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一般,英语就成为了这个认识中最显眼的牺牲者之一。

知识属于文化,而文化是感性与知识上的升华,这就是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相对于使用电饭煲煮饭,用筷子吃饭,英语与这些工具的区分在于,英语是语言,是更加直接的文化,不管英语的溯源如何,它构成了西方社会,人们使用之进行交流沟通,创造文化。你一生都不一定会遇到一个外国人问路而让英语派上用场,正如你一生都不一定需要使用钉锤去敲钉子,但英语和其他语言一起组成了这个世界斑斓多彩的文化,它不仅是一个知识工具,也是一个让人能够使用知识工具的工具。其他语言圈有其他语言圈的知识工具,如果你不懂这个语言,在其他人告诉你之前你根本无从得知。正如哲学家,一般家庭可能认为,哲学怎么能吃饭呢?但恰巧哲学能够使人正确看待工作、收支、投资和人际关系,都是致富的法宝,英语也是如此,掌握英语就掌握了大半个世界的知识和信息,总有一部分能让他们成功,最少也能使人起点更高。

大学毕业后,能够好好掌握知识的不多,人才高度集中于特定产业,知识转化率极低,我们学的这些知识都去哪了?这说明我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大多局限于某一个特定目的的工具性带来了严重的后果。

三、学习英语的观念

背单词,攒词汇量,是过去英语学习的基础,甚至也是现时英语学习的基础,甚至有不少培训机构和教材都明示了“CET4&6词汇量”作为竞争力展现出来,俨然成为了一个能力评估指数。但试问,一个外国人通过训练和苦记也能记下五六千汉字,但你能说他已经掌握了汉语的博大精深吗?如果没有,他怎么从中理解汉语的文化底蕴,如何使他从中获得知识的恩惠?一个学生拥有几千个的词汇量,是否代表他就业后遇到“上外国网站找一个可行的商业模型方案”就能顺利完成工作?他又怎么评估和论证整个模型?

我们对于学习英语的观念应该有一个精神上的提升,英语已经作为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孩子们从小学开始就学英语,然而掌握得好的的人的比例并不高。

英语和语文一样,是一门语言学问,不能仅仅认为是一个拥有快速入门,快速结果的知识工具,在英语的背后有着文化的背景,它的使用随着使用者的心情而变,它的一个含义有着很多种表达方式,它在每个人的言行上都有着不同的风格,它不是一个电脑编程语言,它的身后有着世界发展的历史。就如同学习汉语离不开学习我们祖国的文化一样,学习英语也离不开学习英语圈的文化,学习他们的人文,历史,知识。

学习英语应该以学习文化为基本的学习心态,学会解放自己的学习过程,享受学习的乐趣,就如同享受使用一部新手机的乐趣一样。从纯粹的背单词中解放出来,尝试从语言结构上去理解“Act”、“Action”、“Active”、“Activation”之间的联系,就像从语言结构上去理解“我做”、“我做了”、“我去做”、“我要做”之间的联系一样;尝试从生硬的情景对白中解放出来,尝试从小说、影视、访谈乃至视频直播来了解更接近生活情景的英语对白;尝试从朗读课本例句中解放出来,通过留言板、聊天工具甚至游戏与外国人交谈;尝试从传统的学习模式中解放出来,去接受更流行、功能更全面的学习软件和APP——同时也像学习其他任何知识一样,不放弃课本和课堂,用心去学习一门知识,一种文化。

四、自主性

对知识的理解有了正确的认识,自主性也就随之而来,有了自主性,课外知识也许会变成英语学习的主要知识来源。得益于互联网的发展,可供英语学习的内容很多,第三方机构的材料也越来越丰富,更智能化且更趋于生活应用化,但这些知识来源均需要学生拥有良好的自主性去主动获得这些学习资料,笔者认为这个自主性恰恰来源于对英语圈文化的理解,即知识的理解。正确认识英语,正确认识知识,以及进一步的知识探求,心成为我们自主学习英语的动力。

猜你喜欢

工具性词汇量自主性
国家自主性与文在寅政府的对朝政策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用词类活用法扩充词汇量
Receptive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 in Language Teaching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从工具性和人文性角度解读《林黛玉进贾府》
词汇量测试对语言水平的预测性的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