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于实验影像中的综合应用
——以交互影像《自我观看》为例
2019-04-08王润舟
王润舟
(鲁迅美术学院,辽宁 沈阳130000)
过被镜头所“解构”的面部,和被软件所“解构”的视频图像。藉由编程在空间和时间上的逻辑上共同把“我”作为完整“人”的概念所打破和重构,组成一幅新媒体语境下的“自画像”,用技术的手段向技术发问。传达在科学和技术呈现爆炸式增长的今天,人类的进取心亦或者说是“欲望”和人类进化历史中所留存的“经验”所产生的冲突带给“我”的困惑和迷茫,又或者说是一种理性和感性的对话。
一、方案及说明
本次实验的内容部分主要分为三个方面来综合进行,第一是微距摄影的实拍部分,涉及到灯光已经摄影技术的应用,第二是视频处理部分,主要通过Premiere、Af ter Ef fects来完成,最后由MAX ji tter编程来达到视频内容的随机以及显示方式的确定。硬件部分视实际情况通过显示器阵列或投影仪组完成。技术在给人们带来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升高,仿佛现代化带给人们的正是与我们基因中的生活方式所对立的另一种模式。我对科技的未来是乐观的,对人类的未来是乐观的,但是我们不得不得警惕,或许我们失去的远比得到的重要。
二、新媒体语境下的“自画像”
自画像概念上讲就是艺术家以自己为对象所绘制的肖像,在西方的绘画体系中于十四至十七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最为瞩目。虽然字面上可以把它解读为自己画自己,但是自画像的意义远大于此,它所传达的是艺术家对自我的重新审视,艺术家通过自画像可以更加深入的洞察自己,从而更准确的去把握作品。而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全球一体化带来的是“语言”和媒材的多元化,我之所以选择用编程和影像的手段去创作这个作品也是希望他从材料上就具备鲜明的当代性。
三、微距摄影采集素材
1.微距摄影。微距摄影指照相机通过镜头的光学能力在较近距离以大倍率进行的拍摄,美国《当代摄影词典》中的定义是这样解释的∶“通过相机拍摄1∶1或更大影像比的摄影”。
它使得人类可以在肉眼所不能及的范畴内记录事物图像,是技术拓展人类能力的一个方向,微距摄影能够把平时不引人注意的细节巧妙地浓缩为“抽象”的图案,大多数摄影爱好者都背负着沉重的器材去寻找风光和人文,事实上当我们用微距镜头对准那些微乎其微的事物时,我们的视野同样可以出现一个神奇而美丽的世界,在这个延伸的视野中,一切都将值得我们留步和注视。我选择用微距摄影就是希望通过放大自身的局部来观察到平时我们不曾注意或是没有能力仔细观察的现象,也是呼应用技术向技术发问的思路。
2.Adobe Premiere素材的后期处理。这次主要是通过Adobe Premiere来整理素材,因为素材量很大,并且由于选用的定焦镜头和照明器材的照度限制以及被摄对象的晃动,导致很多素材会有没对上焦点的情况,这在整理素材的过程中都要筛选和处理。其次为了视频素材与MAX/MSP所兼容,所以在输出格式上选择了比较优秀的MOV格式。
3.MAX j itter编程与投影呈现。Max是一个交互式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专门用于音频与媒体的制作,是开发互动媒体与现场演出的程序之一。主要有三个模块构成,Max可以让用户来构建音色。MSP则添加了大量的对象,以用于制作信号始终的音频编程,这次实验主要应用是Jit ter的部分。通过对视频素材的随机抽取来到达在“时间”概念上结构图像的目的,这样在一组画面中所有元素在程序的作用下都是混乱的和不可知的,象征着我对技术的困惑,也像是我对自我认知的一种困惑,人们对于“我是谁”这个问题总是在不断的探索,这个作品也是我对“我是谁”这个问题的一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