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创作之观夜山
2019-04-08刘鑫磊
刘鑫磊
(首都师范大学,北京 100048)
一、“夜山”创作的发展脉络
山水画始于魏晋南北朝,萌芽于魏晋,确立于隋唐,早期的山水画中看到的一般是“群峰之势”,“若钿饰犀栉,或水不容泛,或人大于山,率皆附以树石,哄带其地,列殖之状,则若伸臂布指。①”但到魏晋时期开始有许多知识分子从事绘画,山水画开始成为他们主要表现的题材,到王维开始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文人画,后历经宋元明,文人画家多能寄情山水,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文人画家开始了大量的山水画创作。夜晚题材的绘画在古代并不多见,比较有名的有南宋李嵩的《月夜看潮图》、清代的有石涛的《静夜思》等,《静夜思》虽未直接画出月亮,但通过院落的小片重墨与远景淡墨色的对比表现出了“明月光”的感觉,整幅画意境空灵,月光好似静静地流淌进观者的心怀。
绘画创作受道教思想有“道法自然”之说,所以写生和对实景的观察在创作中十分重要,黄宾虹艺术探索主要的转折期是“青城坐雨”和“瞿塘夜游”,此后他的夜山风貌成型,《夜山图》将其艺术特色发挥的淋漓尽致。黄宾虹常在月下写生,在夜晚消除了明亮的光线,山川在此情景下体现出不一样的美感,表现出另一般的性情,这使他对白昼观察的事物有了全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提出月移壁等说法。在黄宾虹之后有关夜山题材的绘画和研究开始越来越多,像李斛、宗其香等画家都有表现夜山等新颖题材的作品出现。这些作品在前人的基础上有作者自己的绘画探索与实践,也有对古代作品理论的传承又有新颖独特的创造与发展。以宗其香为例他不断地钻研中国传统技法,广泛学习西方绘画中的表现手法,以黑夜为题材,用水、用墨、用笔表现月光及灯光下的重庆山色作品有《漓江夜》,作品在夜景中探寻墨色的丰富变化,捕捉与表现黑暗中光亮的不同层次与色阶,正是宗其香对漓江夜景的长期观察使他找到了艺术创作的突破口。他的绘画思想也直接影响到当代贾又福、李宝林等人的创作。
二、如何进行夜山的观察
我们现如今要描绘山,首先要了解如何观察,在《潇湘奇观图》的提拔中也有写道“此卷乃庵上所见,大抵山水奇观,变态万层,多在晨晴晦雨间,世人鲜复知此。”所以深入了解一个事物往往不能单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要从不同的时段、不同的天气等多角度多方位了解它。黄宾虹也曾说“白昼观山川之势,夜阑观山川之趣”,可见观察夜山在山水画创作中产生的效果因为方式时段不同而千差万别,并且十分重要。
山中的夜晚常常是寂静的,而在夜晚人们往往会产生更多的愁思,“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寄情夜山创作往往更能表现更多自己内心的直观感受,而“感受”在绘画创作思路形成中又极其重要,画中若无感受性的东西,就像人失去灵魂一般游移,缺少生命力。夜山由于其独特性表现出来的重点不是山川的独特风貌,山石树木的造型也不明显,但有另一种独特的韵味,一种静逸、萧瑟的感觉。夜晚观山给人的感受是静谧的,漆黑的夜、朦胧的事物,人身处其中会感到寒冷和孤独感,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有的人远观会将其看作姿势各异的人或事物而浮想翩翩,有的人身在其中会感到深深的恐惧和难以抑制的想逃跑走出去的感觉,身体也会感到刺骨的寒意,但是夜晚过后就是日出的到来,美好的事物会在经历漫漫长夜后到来,那时你会忘却之前的心绪,深深地投入到面前的光明中。这种感受与白天观山有很大的不同,所以观夜山有其独特的意义,在于一片混沌、模糊、不清晰的视觉特点当中会使人陷入更凝重的思考和深邃的联想,夜像一座桥梁,像人生的岔路,带观者通往另一个世界,而这个世界中又有着玩味不尽的乐趣。
三、从观夜山到艺术创作的转化
本文将之前所论述的文字进行一个总结概述,从夜山的传统历程回溯到观夜山的方式,再到思想层面的认识,最后实现艺术作品的转化。这其中的过程是连贯性且层层递进的,是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日光褪去,万物由阳转阴,无论是体感还是心灵都是凉的,所以夜色常呈现一个冷且重的色调(而在中国画中侧重“古”色,所以色调不宜明度太高),再加入一个个细节:山峰、树木、人物……夜晚的山被笼罩在一层深色调中,能看见的亮处少但突出,刻画的细节反而不那么多,主要在意境氛围的营造。最后效果是什么样子一是要看观者的阅历以及理性的处理表达,再是要看当时作者内心生发出什么样的状态。
艺术作品还是要有穿透性,现如今每个人都有各方面压力也都被赋予某项使命前行,其实每个人心里是有一个声音渴望表达真正的自我,所以现如今的山水画作品无论表现昼或夜、晴与阴、风或云传达整个时代的精深风貌的责任感更加重要。道法自然的同时遵从内心感受,这样才能使画面达到一种真实不虚的境界。
注释:
①张彦远《历代名画家》卷一《论画山水树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