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辑的的创新研究
2019-04-08王斌
王 斌
(临沂市广播电视台,山东 临沂 27600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层次的追求被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广播电视一直以来,作为人们放松的方式,深受人们的喜爱。但是近些年来,由于受到互联网的影响,广播电视内容在不进行创新,将失去其市场份额。编辑工作者作为这场战役的核心人员,对其要求越来越高,不仅仅提出了专业性的要求,更要求他们要适应时代的发展,迎合大众的喜爱,在互联网时代对广播电视编辑工作进行创新。
一、现阶段广播电视编辑存在的问题
广播电视台作为一种发展了若干年的传播媒介,在信息传递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些年来为人们带来很多便利。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入侵,各类传播媒介的出现,大大影响了广播电视的地位。作为新闻编辑,对新闻稿的撰写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广播电视的发展。因此,广播电视编辑需要在传统模式下进行创新,与互联网相结合,为受众提供更丰富、有趣的广播电视节目,推动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
1.缺乏创新与互动思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如果广播电视编辑不能够跟随时代的步伐,更替信息。不断的像大众退出重复的新闻,会使得听众失去兴趣,久而久之,也就抛弃这个选择。一台节目的内容是观众观看的主要目的,如果不能提供创新性的新闻,相反一直退出的是空洞、乏味的新闻内容,会让大众产生疲倦。现阶段,电视节目层出不穷,但是能做到创新的少之又少。不是从其他节目照搬,就是在国外买来版权国内播放,这些都影响了我国广播电视的发展。
2.主观意识强烈,缺乏新颖性。广播电视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往往不能够客观的输出信息,总要带一些主观意识,使得新闻缺乏了全面性,显得比较片面。因此在新闻编辑过程中,要想保证新闻真实有效,就必须改变编辑的想法。充分调动编辑的积极性,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每个人的观点不同,切入点不同才能确保新闻的真实性。
3.信息收集与编辑缺少连贯性。由于信息收集与编辑往往不是同一个人负责,甚至都不是一个部门负责,沟通减少,导致信息与编辑脱节,减弱了新闻的真实性。虽然说这样有效的避免了主观意识的影响,但是由于沟通缺乏,导致信息的失真,对广播电视带来了更加负面影响。编辑对所采集的信息了解甚少,导致编辑只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进行新闻撰写,发挥受到了限制。在不了解实际背景的情况下,编辑往往只是将采集回来的信息进行简单加工,没有更多的创新,可能会导致新闻信息朝着非原来收集的信息方向发展。
二、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辑的创新策略
本文在了解了现阶段广播电视编辑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策略,来对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编辑进行创新。
1.加强广播电视编辑创新思维。在互联网时代,充斥着各式各样的新闻,如果广播电视守着传统模式不放,不接受新的创新思想,很难吸引到听众。此处提到的创新不是要改变传统模式对新闻认真负责的态度,而是要改变新闻内容的编辑形式。传统的新闻编辑往往采用的是文字的形式,缺乏趣味性,显得过分单调。可以在编辑过程中根据文字要表达的含义加入一些图片、声音等元素,让这个新闻稿活跃起来。采用这种将新闻信息与新媒体结合的方式,吸引大众的眼球,为广播电视带来更大的效益。
2.形成健全的编辑工作创新模式。健全的编辑工作创新模式,可以帮助编辑融入到这个新媒体时代来。为编辑提供了感官体会,能够更深刻的认识新媒体时代的重要性。健全的编辑工作模式也包括了各部门之间有效的配合,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与沟通,使信息的真实价值在收集者与编辑之间融会贯通。另外,公司组织性的创新模式,使得编辑不得不接受创新式思维,为互联网时代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3.提供满足听众的新闻内容。编辑的主要目的就是为广播电视台带来更多的收视率,这就要求编辑能够了解听众的喜好。平时,编辑可以通过社交平台,如微博等,了解听众的爱好,投其所好,撰写听众喜爱的稿子。或者以他们喜欢的方式来诠释出新闻的内容。在编辑新闻内容时,应该以听众为角度,从其生活出发,贴近听众所需,这样才能得到听众的喜爱。例如,辽宁卫视的“新北方”节目,报道的都是省内的老百姓的真实生活,从老百姓关注的实情出发,包括现阶段的升学、报考等实情,都是实时听众最关心的新闻。这就拉进了与听众之间的距离,因此节目才能够拥有那么多的观众,并且常年不减。
在互联网时代,听众接受更种新媒体的冲击,广播电视如何能够生存下去。编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让新闻稿更加丰富,赢得听众的喜爱,吸引更多的听众,本文就此提出了以上几点观点。首先要培养编辑创新思维,让编辑体会到创新对广播电视新闻的影响。其次,要有完善的编辑创新工作模式,为编辑提供一个健全的工作环境。最后,编辑要了解听众的喜爱,贴近听众的生活,通过听众喜爱的方式将新闻加以呈现。希望能够得到听众对广播电视的喜爱,为广播电视的发展铺垫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