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态度心理浅析
2019-04-08王佳
王 佳
(沈阳师范大学,辽宁 沈阳 110034)
一、审美的唯物与唯心辨析
当人身处在壮美的大自然中时,当人们在欣赏博物馆中精美的艺术品时,人们会产生一种难以言说的审美需求满足的快乐。比如,在秋日时节,晴天白云下的杨树飒飒作响,午后的阳光映射林地五彩斑斓,使得人不由得感慨起自然。当翻起一部小说,随着与主人公一同感受故事中的悲欢离合……这便是审美鉴赏。那么审美是怎样发生的呢,无论是自然的风景,还是一件艺术品,它们都可以使人产生审美的感受。有的人说:美术脱离人经验的是事物的内在一种属性,凡事具有这种属性的事物都是美的,否则就不是美的;这样来说的审美活动便没有人的主观参与,而是机械的对于事物消极的反映而已。这种观点强调了审美离不开物质载体,这对于理解人的审美心理态度是有指导性的。但是这种说法是有两点说不通的。
其一,人类的审美是进化而来的,从马斯洛的需求理论来说审美是人类的最高需求,而人的最基本需求是生理需求,即食物、安全、性等。在早先人类祖先来看,自然中处处都充满了危险,基本上没有审美可言。所以说,审美是人的一种感知,其中充满人的主观经验。
其二,如果说事物的美在于事物自身的美,那么那些属性是美的呢,那些属性是不美的呢?从非洲古代出土的人物雕塑可以看出古代人的生殖崇拜,即臀部和胸部非常丰满的女性被认为是最美的,这些属性放在当今时代便不被社会所认可了。由此可见,一件事物是否是美的不仅仅取决于事物本身的属性。那么事物是因何而美呢?我们认为,凡事能引起审美经验的对象属性才是美的属性,凡事能引起审美经验的客观事物才是美的事物,所以说审美是人类社会共同约定俗成的一种观念,某种属性是否是美的取决于人对于事物的主观经验感受。也有人会说,这会不会陷入主观唯心主义呢?从许多在哲学上信仰上持主观论并不等于哲学上的唯心主义。
二、审美态度
而同一事物在不同人的眼中会产生不同的认知,网上有一个有趣的比喻,上海人认为除上海之外的中国全是农村。之所以会产生这种认知差异是因为每个人的生活经验不同,每个人的心理条件各异,作为特殊心理活动的审美鉴赏当然也不例外。
既然美不仅仅在一个事物本身,又同时取决于一个人的内心,那么这个心是什么呢?我们认为,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指建立在人类社会实践基础之上的社会意识,其二是受前者制约的个体主观意识。就前者而言,如果脱离了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很难是美的。随着人类社会的高度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的态度摆脱了古代的那种狭隘的功利主义态度。例如,在大禹治水的年代,长江对于人类来说完全不是审美的对象,它给人类带来的多是灾难而不是审美体验。但是在今天通过人类对于自然的一定程度上的改造,使得长江不再对人造成威胁,壮丽的水坝,农业的灌溉,渔业的发展使得这一切欣欣向荣,而长江也变成了我们的母亲河,具有了审美倾向。审美态度理论在西方美学史上源远流长,下面仅选最基本的形式加以介绍:
(1)移情的态度,例如雅典卫城帕特农神庙的多立克式石柱,高达的石柱撑起了神庙的顶部结构,这些高达的石柱给人以耸立、强壮、威严的审美体验,利普斯认为,这是因为我们把自己内的感受移入到石柱上面去了。具体的说,是因为我们把自己抗拒身体的重力所做的镇定自持的努力移到了石柱上面去了。
(2)距离的态度,这是由英国美学家布洛在《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一文中所提出的。他认为,人对艺术和现实的审美活动的基本原则和特征是主客体之间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例如,当一个人在沙漠中在远处遇到龙卷风,此时龙卷风并不会对当事人造成危险的话,他可能会认为龙卷风真是充满了力量,那高耸到天际的,充满无限能量的风柱有着壮美的情感体验,但是若发生在他的家里,就完全不会有一点审美体验了。
三、结语
以上我们简要介绍了西方美学史上几种主要的审美态度类型的研究,这还不包括其全部。即便如此,读者也能注意到,前任对这一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对审美态度这一领域进行更深入的发掘,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