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当今小剧场戏剧的游戏化倾向
2019-04-08王自淳
王自淳
(哈尔滨市艺术研究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新时期以来,频频发作的“戏剧危机”,首先反映了社会转型期文化消费的日趋多元化和观众审美趣味的变化和分流。
随着高科技的发达,许多新的资讯传播媒体如卫星电视、网络化电脑等,极大地改变着大众文化消费的口味和方式。与外部生态环境的不利相比,戏剧内部机制的问题应当说更大一些。我国长期的集中的计划经济和单一的剧团公有制模式,严重地束缚了戏剧的生产力。文化市场的发育至今还很不完备,演出市场也是法规滞后,管理不力。大量的戏剧院团仍然在依靠国家拨款,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的状态,因此,不问观众、不问市场,只对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的情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变,甚至戏剧创作、生产的目的也发生了倒错。不少剧团专为参加“调演”和争奖,这种戏和一般观众似乎不发生关系,实际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是极差的,这已经成为所有关心中国戏剧命运的人们的共识。
国营戏剧是指少数由中央和地方政府资助的戏剧院团和演出。主要是那些超大型城市中的“经典型”剧种,如芭蕾、大歌剧、交响乐等;“国宝型”剧种,如昆、京等戏曲剧团中的佼佼者,以及民族歌舞剧等;也有少数“宣教型”的剧团,若干第一流的话剧院团(包括儿童剧院),经常演出一些中外经典名剧,或根据形势宣传教育的需要编演新戏。这类剧院团的数量很少,有政府拨款的经济保障,也有定额演出指标,原则上不受票房控制,以高薪保证高质量,实行严格的艺术考核与聘用制度。如同国营大、中企业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一样,国营戏剧对全国的戏剧事业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
商业戏剧将是今后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完全在市场机制中运行。形式有集体(行业、企业等)经营、艺人(或经纪人)承包等多种多样。政府一般不给资助,但以政策和法规控制剧目生产中的倾向性问题。
根据我国的情况,商业戏剧大体上又可以分为城市和农村两大体系。城市商业戏剧以音乐剧、歌舞剧和部分话剧、戏曲为主,在大中型剧场作固定演出,形式上特别追求活泼多样、娱乐性强,适应一般市民阶层观看。票价放开,按质论价,优胜劣汰。农村的商业戏剧可能以小型轻便的戏曲剧团为主,力求低成本而又有相当的艺术质量,以吸引农民观众。地方政府为支持这类剧团,可用各种奖励的办法给予资助(但不是“包”)。这些营业性剧团的内部经营机制必然打破现行剧团的体制与模式。规模比目前的剧团小得多,只有少数艺术骨干,大量使用因戏而异的合同制演职员,以提高经济效益。在剧团和市场之间,将会出现演出商和演出经纪人作为中介。当然,建立商业戏剧的机制是困难的,需要从文化主管部门到广大观众的共同努力,帮助培育市场。
小剧场戏剧在未来戏剧发展中将有更明确的定位。尽管“后新时期”小剧场的一些特征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会持续下去,比如形式上的多元化和世俗化等,但是,一旦商业戏剧形成了规模之后,小剧场戏剧必然会以对立、对抗的姿态重塑自身的形象。目前小剧场演出的商业化探索将被进一步证明是行不通的。在商业戏剧的刺激下,小剧场戏剧将再一次高举实验性、探索性的大旗,起到文化先锋的作用,反过来向商业戏剧发起挑战。作为戏剧文化的两翼,商业戏剧和小剧场戏剧确实是相反相成、互为补充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小剧场戏剧之所以常常目标不明确,发育得不很健全,是和商业戏剧尚未真正形成气候有密切关系的。
可以预计,未来的小剧场仍将以话剧为主,偶或有些戏曲改革创新之举。因为演出规模小,观众多半集中于知识分子和部分“戏迷”,票价不高,故而不能以演出营业为生。今后的国家剧院也可能保留部分专业的小剧场,但更多的则是业余或半业余的民间剧社的崛起(并不是指演员非专业,而是指剧社不固定或半固定)。那时,将有更多的戏剧“发烧友”投入小剧场活动,他们自愿组合、自筹资金(政府部门和各类社会性的“基金会”是他们申请资助的主要对象),无论为了艺术探索,还是只想“过把瘾”,小剧场戏剧总是需要年轻的无名小卒来穷干、苦干的,这正好又与场面豪华、明星撑台的商业戏剧形成鲜明的对照。
群众戏剧将在新世纪中迈开大步发展,成为未来文化结构中非常突出的一部分,这也是当代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之一。除了传统的大中学校、企事业和行业的群众业余戏剧活动之外,社区(村镇)的群众戏剧和广场文化将比眼下更加活跃、更加多样。根据群众文化的非专业性质和自娱自乐特点,小型剧目(小品、小戏)和小剧场将作为一种主要形式迅速地得到普及和发展。
总之,新世纪的小剧场戏剧既有专业的,又有业余的;既有知识精英参与的,又有普通群众创作的,其规模和数量可能大大超过国营和商业大剧院,至少对于话剧来说是如此。由于解除了经济束缚和压力,艺术上会更加趋向多样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