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钢琴音乐创作在中国的百年发展及反思

2019-04-08单红梅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12期
关键词:音乐创作中国化音乐作品

单红梅

(沈阳师范大学 戏剧艺术学院,辽宁 沈阳110034)

一、钢琴音乐创作在中国的发展阶段

1.起步阶段。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起步阶段是上世纪20年代前后,在这一时期,赵元任的《小朋友进行曲》(1919年)、老志诚的《忆肖邦》(1928年)、萧友梅的《新霓裳羽衣舞》(1923年)等作品的接连问世,掀起了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先河。他们将西方作曲理论、方法与中国民族音乐相结合进行共同创作的创作方向,为后期中国音乐钢琴创作家,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化的钢琴音乐创作方向。

2.活跃阶段。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活跃阶段是上世纪30—40年代。我国钢琴作曲家贺绿汀的作品,《牧童短笛》斩获“齐尔品”金奖,这是中国钢琴作曲家首次在国际上崭露头角,其后丁善德、瞿维、陆华柏、刘雪庵等音乐家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又极大的拓宽了钢琴音乐创作的题材空间与艺术载体,使中国钢琴音乐创作从“探索性的写作”逐渐转变为“较为成熟的音乐创作”,并在融合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与西方多声创作技法上取得了初级阶段的成功。

3.繁荣阶段。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繁荣阶段是上世纪50—6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沉淀与发展,我国的钢琴艺术文化在国民普及度与业界地位上均有显著的提高,同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促使这一时段的钢琴音乐创作进入了空前繁华的阶段,大量质量上乘的钢琴音乐作品被正式出版发行,受到人们追捧。这一时期作品的音乐理念健康乐观、淳朴自然,且作曲家在钢琴创作上运用了大量的独具中国特色的音乐元素与素材。其中,江文也《乡土节令诗曲》、丁善德《第一新疆舞曲》等作品的问世,向世界展示了新中国蓬勃发展的繁荣景象。

4.改编阶段。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改编”阶段是上世纪60—70年代,在此期间,我国钢琴音乐创作过程中的“改编写作”,包含了这个特殊年代所创造的“深化内容”与艺术创新。这一时段的钢琴音乐作品,有着这个年代仅就文化而言的“经典时尚”,像杜鸣心的舞剧《红色娘子军》组曲、储望华的《红星闪闪放光彩》、王建中的《梅花三弄》等,都很好的诠释了这个年度独有的文化色彩和艺术感情。

5.多元阶段。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多元”阶段是上世纪80年代,钢琴音乐创作步入“多元性”的探索阶段。我国的钢琴音乐创作家大胆而前卫,并将西方的“十二音体系”、“无调性”等作曲技法,与我国独具民族韵味的作品进行融合。同时,钢琴音乐创作的题材风格与题材也展现出多元化的局面,使得这一时期的钢琴音乐创作具有鲜活且旺盛的音乐艺术生命力。黎英海、权吉浩、汪立三、赵晓生、蒋祖馨等音乐家创作的钢琴音乐作品,共同谱写出了钢琴音乐的“新篇章”。

二、对钢琴音乐创作的反思与展望

钢琴音乐的“中国化”在大众眼中,通常指的是钢琴音乐作品中应包含中国民俗乐器、民族元素以及中国风味,让听众在听觉上感受“中国味道”,引发人们对中国民间习俗、民风文化的联系,从而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精神。

当前,“中国化”仍旧是钢琴音乐创作的主旋律,以至于许多音乐作家在创作上过于纠结“中国化”的问题。为迎合“中国化”的思想,盲目丢掉自己的个性,在音乐中生硬的加入中国传统乐器或元素,进而导致创作出的作品既无深度也无个性,白白浪费了作曲家的大量心血。

因此,中国的的钢琴音乐创作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要将钢琴音乐创作从“中国化”逐步走向“个性化”,要大力发觉个性化的音乐语言,要在音乐创作中思考我们能为钢琴的发展做什么,而不是要求钢琴为中国服务。要适当且恰当的将民族元素融入到钢琴音乐作品中,在音乐作品中下意识的渗透属于中国的民族情怀,将中国血液真正的融入到钢琴音乐创作中,进而创作出让世界惊叹的中国钢琴音乐作品。

三、结语

综上所述,钢琴音乐创作虽然在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历史悠久的欧洲相比,我国钢琴音乐创作仍旧需要努力与创新,要将钢琴音乐“中国化”的同时与国际接轨,争取早日使独具中国特色音乐魅力的钢琴作品在钢琴发展史上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音乐创作中国化音乐作品
姚晨琴歌四首《云·山·风·松》音乐创作初探
再论推进藏传佛教中国化的三个维度①
正确认识和把握藏传佛教中国化的几个问题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赵季平音乐作品选集
戏曲音乐创作应把握的三重风格——以朱绍玉戏曲音乐创作为例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若干问题
雷晓伟音乐作品选登
从两篇音乐创作评论引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