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编导中的文化性与艺术手法
2019-04-08梁文蕙
梁文蕙
(海南省海口市群众艺术馆,海南 海口570208)
一、前言
舞蹈编导主要是依据舞蹈剧本,对舞蹈动作、舞台元素进行编排、导演的一系列活动。舞蹈编导主要包括创意构思、编舞两个部分,通过不同艺术手法的应用,可以促使舞蹈创作延伸至艺术表现的各个角落,为舞蹈作品艺术价值提升提供充足支持。因此,对舞蹈编导中艺术手法进行深入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舞蹈编导中的文化性
从文化视角进行分析,舞蹈艺术发展具有一定规律性,每一因素间发展目标、发展趋势与作品文化背景、民族文化均具有一定联系,可以促使观看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①。如在《天鹅湖》舞蹈编导阶段,需要对其作者柴可夫斯基生活历程及文化背景进行深入剖析。随后通过舞蹈动作编导,将柴可夫斯基对当时社会的抨击及特定年代社会文化完整展示,促使观看者可以通过舞蹈编导了解当时社会文化及创作者文化背景。
三、舞蹈编导中的文化艺术表现手法应用价值
(一)体现舞蹈文化内涵
从广义上来说,文化艺术表现的主体为人类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积累的精神财富、物质财富。作为舞蹈编导人员,可以利用自身敏锐的洞察力、不断追求精神文明的意识、丰富的思维方式,打破传统禁锢,选择更加多样的题材及创作手法,充分体现舞蹈文化内涵②。如古典舞《书韵》编导人员就选择我国书法神韵及古典舞动作元素作为表现题材。通过古典舞神韵的逢冲必靠、欲左先右、闪转腾挪,展现了我国书法中毛笔在一撇一捺、起承转合中蕴含的文化态度。
(二)体现舞蹈时代感
舞蹈编导是舞蹈事业最前沿阵地,而体现时代感也是舞蹈创作的主要目标。从纵向进行分析,舞蹈这种古老的艺术,历代创作均具有特定年代烙印,如西方十七世纪宫廷芭蕾舞,受宫廷贵族文化的影响,要求动作高雅而有风度;而当代军旅舞蹈代表作《穿越》则选择与当代军人生活现实相关的题材,融入了真实训练动作,贯穿了跳跃、腾空等主题,展现了身手敏捷、勇于奋斗的军人形象。
四、舞蹈编导中的文化艺术表现手法应用策略
(一)寓意艺术手法
寓意艺术手法又可称之为哲理艺术手法,寓意艺术手法主要是在舞蹈编导中动作、造型、服装元素合理设计的基础上,围绕主题,从正向表达、逆向表达两个方面对动作幅度进行调整,并融入一定哲理、寓意,进一步引发观看者的深入思考。如《长河吟》的结尾部分,通过半个风火轮连续、轮流不间断延伸与弹琴动作的融合,表达了主人公在获得灵感后内心狂喜之情。同时随着剧情变化,将动作幅度不断增加,从逆向入手,表达了主人公在最后生命关头仍然包含希望的态度。
为了达到寓意艺术手法的有效应用,舞蹈编导人员应全面、深入了解舞蹈动作基本含义。在了解舞蹈动作基本含义后,将每一个舞蹈动作与含义有机结合。即在注重舞蹈动作华丽性的同时,在相关动作中融入哲理,促使其可以真正打动观看者,体现舞蹈编导艺术价值。如群舞《草原汉子》开始部分群舞主题动作设计过程中,将垂直空间划分为了低、中、高三个空间部分,从平面正、右、左三个方向,将其进行了不同方位、空间设置。随后在第一个八拍,将中、低、中几个空间进行了结合拆分,并在空间变换的过程中融入了左右移动、左后方延伸内容。在丰富作品空间视觉层次的同时,促使整个动作与草原骄子粗犷、豪迈、大气性格特色相融合,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哲理。
基于此,在寓意艺术手法运用过程中,舞蹈编导人员可以配合表达内容及情节,进行动作空间元素的合理搭配。并顺着情节发展,将不同因素间动作点进行合理衔接,融入哲理元素,以促使舞蹈作品本质内涵充分展现。
(二)象征艺术手法
象征艺术手法在舞蹈编导中的运用,主要是在概括生活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从生活本质特色入手,合理选择动作元素,促使观看者产生思想共鸣③。一般动作元素的选择,需要从生活入手,进行原型动作元素提取,并利用恰当动作代表特定生活文化艺术。如东方路桥集团《东方筑路人》中编导就从日常生活中筑路工人身体形态、动作特点入手,选择了工人打夯时轮锤、锯木头等典型动作。并将其美化为了具有象征含义的舞蹈语言,促使整部作品呈现出具有力量感的视觉冲击。
除生活动作元素提取以外,舞蹈编导也可以自由发挥,根据自身对某种事物理解,或者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创造性选择动作元素,进行富含舞蹈编导心理色彩的动作元素合理设置。如在《红高粱》中编导就根据自身生活经验,利用“红高粱”贯穿了罗汉大爷和爷爷、奶奶相遇整个过程。在这一舞蹈中,“红高粱”不仅代表了战争年代的各种食物,而且代表了爷爷和奶奶、罗汉大爷之间真挚情感。通过“红高粱——食物、情感”象征艺术手法的运用,可以陶冶观看者情操,为观看者提供联想空间,促使其对舞蹈中展现的精神价值观、情感态度具有正确的认识。
(三)叙事抒情艺术手法
舞蹈编导中叙事抒情艺术手法,主要是基于舞蹈生活艺术性表现特色,以叙事为切入点,对每一个舞蹈作品内在含义进行深入挖掘、分析、编排、展现。一方面,通过对叙事类舞蹈作品进行分析,可知每一个时代均具有其特定性质,在舞蹈编导时需要综合分析特定年代政治走向、社会环境、人群普遍心理(善、恶、美、丑)及生活特点,在同一时期寻找不同的艺术视角。同时充分挖掘舞蹈编导文学素材模仿能力,将文学素材中蕴含的文化与理念融入舞蹈编导核心体系。如群舞《南京·亮》、《父辈》就分别从南京大屠杀悲壮场面描述、战争时期父辈保卫国家等视角,重新演绎了特定时代战争场面。随后利用专业舞蹈技能,将自身观察到的事物以一段段小故事或连贯舞蹈动作展现出来。
另一方面,舞蹈编导不仅可以将文学素材转换为一个个独立的舞蹈故事,而且可以利用舞蹈动作代替文字表现故事中人物间爱恨情仇、悲欢离合。这种情况下,在进行舞蹈编导时,相关人员不仅需要融入娱乐享受类元素,而且需要在每一个舞蹈动作中融入舞蹈情感。如在爱尔兰《大河之舞》中,就通过叙事的手法,将爱尔兰古典踢踏舞与现代舞进行了有机整合,充分体现了爱尔兰民族祖先战胜自然困难、经历战火考验重建家园的勇敢无畏精神。同时《大河之舞》感染力不仅在于叙事技艺高超,而且其在叙事的同时也自然的融入了抒情手法。即通过舞蹈编导,将爱尔兰民族先辈对家园的向往、爱尔兰民族特色深入传输至人们脑海中。而通过将战争残酷、战争年代人们的思想变化的全面展现,也可以促使观看者在观看时产生共情,充分体会到舞蹈编导所想要表达的情感。
五、结语
综上所述,舞蹈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组成部分,可以进一步丰富人们精神生活,充分体现特定年代人们生活、情感状态。因此,为了充分体现舞蹈艺术文化性,相关舞蹈编导人员可以根据舞蹈艺术文化内涵及时代感,合理运用寓意艺术手法、象征艺术手法及叙事抒情艺术手法,提升舞蹈编导质量,为舞蹈艺术在社会文化传承中价值的充分体现提供依据。
注释:
①杜茜.论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J].明日风尚,2018(19):390-390.
②李顺阳,刘美松.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研究[J].艺术科技,2019(06):149-149.
③黄艳琳.浅谈舞蹈编导中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J].大众文艺,2016(02):164-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