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踏飞燕的对比之美
2019-04-08吴新荣
吴新荣
(上海电机学院,上海200000)
一、前言
马超龙雀又名马踏飞燕、铜奔马、马袭乌鸦、鹰(鹞)掠马、马踏飞隼、凌云奔马等,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市雷台汉墓。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江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于甘肃省博物馆。
马踏飞燕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马踏飞燕”自出土以来一直被视为中国古代高超铸造业的象征。“马踏飞燕”造型生动,比例准确,形象矫健俊美,一直受到广泛重视,令众多考古学家和艺术家叹为观止,被视为中国汉代青铜雕塑艺术的优秀代表,是古代技艺高超的铸造业的成果。
二、形体对比
健硕、高大的奔马和轻盈、娇小的飞燕在形体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马蹄下的这只燕子正在振翼奋飞。从整个铜俑的比例上来看飞燕着墨不多,相对处于次要地位而恰恰是这飞燕为这一铜俑提供了屹立于艺术之巅的立脚点使其屹立数千年而不倒。健硕、高大的奔马对比出了轻盈、娇小的飞燕轻盈、娇小的飞燕映衬出了健硕、高大的奔马。对比因素通过速度的共性充分表达了各自的形象。
三、速度对比
一提到马,人们很快想到奔腾如飞而飞燕的速度同样也是毋庸置疑的。这个铜俑之所以在艺术上有极高的魅力除了大胆的构思巧妙的安排高超的制造技术外更重要的一点是艺术家将两种速度放在一起比赛寓动于静使其成为永恒,显示了古人极高的艺术智慧和极强的艺术想象力。
仔细观察马蹄下的飞鸟可以看出鸟的尾巴几乎是方形的,不像燕子倒更像乌鸦,还有人则认为这是鸟中之王—鹰。这种既像鹰又像燕子的鸟有着相当快的飞行速度特别是在俯冲时,时速竟能达到公里。那匹正在急速奔跑的骏马的一个蹄子蹭到了这只飞鸟飞鸟惊讶地扭转头。一个梦幻般的瞬间飞逝成为永恒。
四、曲直对比
马的全身因运动而绷紧的肌肉及马身的曲线与马在疾驰中奋起的四蹄所展现出来的直线充分表现了曲线与刚劲之美。
艺术家把奔马所具有的力量和速度融合成充沛流动的气韵并浑然一体地贯注在昂扬的马首、流线型的身躯和四条刚劲的马腿上。巧妙地将闪电般的刹那用一只凌云飞驰、晓勇矫健的天马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出的是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的精神。
五、阴阳对比
东汉张衡的《东京赋》中有“铜雀蟠蜿天马半汉”“之句是称皇宫内龙雀飞燕、天马两件阴阳对应的铜制陈列品。健硕、高大的马符合传统男性阳刚的审美观念轻盈、娇小的飞燕则符合传统女性阴柔的审美特点。“马大燕小”“马在上燕居下”与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又相吻合。马的肌肉厚实身体粗壮,它伸展的动作雄健的体魄无可挑剔的形体生动的姿态处处体现出阳刚、健壮之美是时代呼唤出的英雄人物和中流 砒柱的象征。飞燕体形娇小动作优美,神情自然在整个艺术品中飞燕虽是陪衬却起到了支点的作用。这是汉初推崇道家思想的延续是男女社会地位的缩影同时又是道家阴阳和 谐观的思想在美学上的体现。
“马踏飞燕”是汉代奋发向上、豪迈进取时代精神的体现,也是我们当代民族精神的体现,该铜俑运用多种对比手法,深刻地表现出了“马踏飞燕”绝世的美感,不愧为中国汉代青铜雕塑艺术的优秀代表,同时也展现了铸造业的高超技艺。
六、逼真写实的造型风格
神韵是中华民族审美的标准中国的艺术品重在写意,造型是为意境服务的。在这方面,俯拾皆是的作品不胜枚举。当然这并不是说中国缺少写实性的艺术品,“马踏飞燕”就是这样一件既富神韵又极其写实的艺术品。
该作品不仅重在传神,而且造型写实。骏马身躯粗壮国浑头微微左侧它嘶鸣着,额鬃、尾 巴都迎风飘扬着。三足腾空只有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飞燕背上。按古代相马经中 所述的良马的标准尺度来衡铜奔马几乎无一处不合尺度马头轻、眼大、耳薄、口裂深、颈长适中、胸腰健壮、四肢强劲、体态骤悍。故有人认为它不仅是杰出的艺术品而且是相马的法式它的雕塑、铸造水平也极高,造型雄浑大气,充分体现了汉代早期雕塑沉雄博大的艺术风格。
“马踏飞燕”这件艺术品运用鲜明的对比手法和谐统一的美感、动势超然而平衡独到,美学的法则被演绎得出神入化。艺术家塑造了一件及撼人们心灵的艺术品赋予无生命的铜俑以灵魂,充分表现了汉代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