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职业院校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之我见

2019-04-07黎源

神州·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素质教师

黎源

摘要:面对当今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社会,职业院校教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本文通过结合当今社会矛盾,分析新时代对职业院校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和教师面临的巨大挑战,旨在提出建设职业院校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议。

关键词:职业院校;教师;素质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2018年9月10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了大会并就我国教育改革发展创新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凸显了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对动员全党全社会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影响,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了新时代,与我国社会发展主要矛盾相对应,教育的主要矛盾也发生了变化。一方面,老百姓需要享受高质量的教育,另一方面,国内优质资源供给短缺,并且发展不均衡。若经费充足,学校的管理水平、硬软件设施能够在短期内得到改善,但教师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提升却需要一个长期积累沉淀的过程,这一主要矛盾将会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存在。职业院校教师队伍面临的挑战主要有以下三点:

1.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深入推进协同育人,促进协同培养人才制度化”。这对我们教师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前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曾提出,职业院校在培养学生时,要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不能只传授一技之长,更要注重文化素养、职业精神、技术技能培养,为人的全面发展夯实基础。这也是对我们职业院校的教师一种新的定位和要求。

2.互联网技术、知识数字化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的飞速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知识传递的方式正在从传统的单向传递转变为多向互动。课堂上老师讲课提问题,学生百度搜答案的现象屡见不鲜,如今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渠道非常广,不仅仅是在校园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这样一种知识传递方式的变革,对学校的冲击首先是教师角色面临转型,教师要从过去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和指导者,师生要形成一种新型的学习伙伴关系,对于这一点国内外学界已达成高度共识。

3. 2014年,我国启动新一轮高考改革,上海、浙江率先进行了高考综合改革试点,近年来,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省份的也进行了高考综合试点改革,接下来还有一些省份陆续启动。高考改革基本目标是促进公平、科学选才、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进入职业院校学生大致分为三大类:普高生,技能高考生和单招生。他们在知识水平、情感态度、心理素质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面对复杂生源质量的职业院校的学生,教师的教学手段、内容和育人方式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社会经济发展迅速,国家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职业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大使命和责任。而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的提升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作为职业院校教师,我们可从以下四方面来应对挑战:

1.转变教育思想观念。高等职业院校是要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坚持把德育放在首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文化素质、科学素养、综合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教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对学生文化知识的传授,特别是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教师在做好教学本职工作的同时,不能忘记自己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努力做好班主任工作,从思想上、学业上、生活上、职业规划上给予学生正确而及时的指导,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2.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教育工作不仅是教育学生的手段和过程,也是教师完善自我的手段和过程。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才能丰富情感,磨练意志,获得源源不断的道德能源,只有身体力行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学能致用,才能真正健全自己的道德人格,提高自己的师德境界。

3.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和教学实践能力。我们应当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充实,使自己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阔的相关学科知识,形成又博又专的知识结构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保持积极的思维和灵活的头脑,与时俱进,熟练掌握与时代相适应的数字多媒体信息化教学手段,线上线下教学相互融合,努力探索参与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在教学改革上花心思、下功夫。

4.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师不仅是教书匠,而且也是学生心灵的引导者。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我们教师面对的是祖国将来各行各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当代学生的成长直接影响到祖国的前途。教师的心理健康更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成就和人格发展。

讲台虽小,能载千秋伟业;烛光虽微,亦照万里河山。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就是学生的引路人。职业院校教师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及其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精心育人,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实践,坚持终身学习,积蓄力量,达到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高标准,努力为培养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铸造教育现代化强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國务院.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2014.

[2]王晓刚,冯玮.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3 (05).

[3]奚红妹,雷平.以教育教学为核心的高校教师质量探析[J].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2015 (01).

[4]时劼.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探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8 (03).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素质教师
最美教师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圆我教师梦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