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教云《室内供暖工程施工》课程在岗位需求中的灵活应用

2019-04-07毕轶王宇清

神州·中旬刊 2019年3期

毕轶?王宇清

摘要:随着网络化教育不断深入,供热与通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岗位人才获取知识的手段已不再满足于传统的通过课堂传授或单纯依靠书本知识。本文探索利用智慧职教云这一网络课程平台,更有效、直接地进行专业知识的获取,满足供热与通风工程专业各岗位的需求。

关键词:智慧职教云;知识获取;专业需求

“高等职业教育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是为了落实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推动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为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和学习者自主学习提供条件和保障,经教育部立项建设的项目。入库所有课程内容通过智慧职教云平台面向全社会共享推广。无论在校师生、行业企业、社会学习者都可以通过网络终端或者下载手机APP,进行资源检索、信息查询、资料下载,同时平台提供课程教学指导、学习咨询、就业支持、在线技术答疑等服务。入库的所有课程不仅为使用者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而且提供了广阔的交流空间,满足了学生及广大从业人员终身学习的个性化需要。本文以供热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室内供暖工程施工》课程为例,意在探索如何利用职教云平台满足不同区域、不同岗位、不同层次人才的学习需求。

一、理论教学环节

供热工程课程内容比较广泛,而且涉及到许多工程技术细节。传统教学方法中,主讲教师唯恐问题交待不够细致,设计技术细节讲解过多,不仅占用了太多学时,而且可能导致课程枯燥乏味,教学效果适得其反。结果是教学内容讲不完、学生听不进、记不住,方法不会用,教师也很辛苦。所以这种传统填鸭式教学方式必须摒弃。

课堂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就是要突出重点,在有限的学时内,重点讲授供热系统设计及运行管理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根据课程教学大纲,把课程内容划分成若干的“知识点”单元,如“热负荷计算”、“采暖设备及选型计算”、“供热系统形式”、“系统水力计算”等等,课堂中重点讲授各“知识点”的基本原理。这样,可以减少理论课学时,为供热新技术专题技术讲座让出时间,也避免了课程的枯燥。

作为专业课程之一,内容涉及许多设备和设计案例,应该广泛采用多媒体的形式进行课堂展示,提高课堂容量,给学生直观的认识,提高效率。

二、学生实践环节

室内供暖工程施工课程共分十个模块,其内容以训练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標,课程完成后学生可以完成室内供暖工程施工项目从初设计、预算、材料选择、施工组织设计与施工管理、施工安装到最后检测验收的全过程。教师用户可通过教师版客户端根据所需要的内容对课程进行编排重组、设置练习。也可利用手机APP进行课堂互动,实现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课后教师用户亦可通过课程中的题库资料进行作业的布置及随堂或期末考试,以便做到时时把控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做出相应调整,极大提高教学环节的工作效率。

作为学生,可通过学生版客户端进行课程学习、参与话题讨论、完成教师所布置的课堂活动、作业及考试内容。课程中提供了大量的视频、动画文件,学生亦可针对自己学习中普遍存在的实习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观看,更直观地了解施工过程中系统或设备、部件等的连接与运行。

三、研讨提高环节

研讨提高阶段是“三环节”教学环节非常重要和必要的组成部分,是学生提高理论认识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而传统教学方式往往缺少这一环节。

经过“学生实践”教学环节之后,学生会对某些实际问题的处理感到疑惑,对自修的内容把握不准,对自己的实践方案不敢肯定。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研讨。把学生普遍疑惑的技术细节、理论课堂没有详细交待的问题集中讲解与讨论。例如,在“供热系统形式”知识点教学环节中,可以在“研讨提高”阶段让学生分组汇报、讲解在课程设计中采用的系统形式,并进行方案论证,讨论方案的优缺点。

这种“理论教学-学生实践-研讨提高”三环节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理论教学-课程设计”方式有很大不同。这种方式以“知识点”或教材章节为教学单元,每个教学单元均通过“理论教学-学生实践-研讨提高”这样三个环节完成学习内容。这样就把理论学习与课程设计、实验教学、实习教学等环节紧密联系起来,形成立体式教学模式,避免传统教学方式在理论教学与课程设计教学在时间上的孤立。

四、行业企业

《室内供暖工程施工》课程内容中提供了大量的施工安装过程中的各类系统的安装技术要求及施工试验及验收标准。作为行业企业也可利用平台组织员工进行基础知识培训,网课学习,下载课程内容及各类资料,也可在讨论区对课程设置内容与课程开发者进行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也为资源库内容更新及改进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意见,更直接地促进了高职教育教学内容改革,使其培养的学生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企业及社会。

五、社会学习者

作为普通的供热与通风工程技术专业从业者,也可通过社会学习者的身份根据所从事的岗位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进行专业知识学习。例如:从事预算工作的从业者在进行模块学习时可直接选取模块十室内蒸汽供暖工程预算实训。此模块中除了详细介绍了预算中的基本知识还列举了预算工作中常用软件的操作及应用,为使用者系统的学习预算知识提供了帮助。同时课程还提供了大量的案例、资料供使用者查询、下载,极大地便利了使用者对预算知识的掌握与梳理。

参考文献:

[1]张治.供热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 (1):130-131.

[2]闰秋会.供热工程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01,20 (1):86-88.

[3]马益民.略谈供热工程课程的教学改革[J].集美大学学报,2002,3 (3):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