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高考作文优秀因子视角谈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2019-04-07李慧娜

神州·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考作文

李慧娜

摘要:高考作文在高中语文中的重要性不仅仅体现于分数的比重,还在于它极强的考查导向功能。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于新课改标准公布以来愈发持重和迫切,同时高考作文的考查效能及导向作用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广大师生也在主动适应这一变动趋势。本文在对高考高分作文优秀因子的表现及成因进行剖析归纳的基础上,尝试探究它在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这一实践层面给我们带来的一些启发。

关键词:高考作文;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作文优秀因子;实践启示

1、引言

写作是人们运用一定语言形式表情达意的特别渠道,写作能力则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在学科考查形式中的内在要求。“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语经验和言语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是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审美情趣和文化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1]高考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文构建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2]可以说以上四方面是落实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根本目标的四大基本构成要素。对以写作素养为集中体现的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持续有效的培养,有利于发挥传统及现代优秀文化对高中生的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丰富广大高中生的精神生活,增强高中生自爱、自信、自立、自强而又积极关注、投身国家社会生活的伟大历史和时代责任感。

每年高考季各省市都有优秀佳作涌现,但总体占比相对较低。新课改和新高考接踵而来,如何冲破过于注重应试技巧的牢笼,如何创作出体现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作品是近些年来我们最为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本文将尝试通过对精选的10篇2017-2018高分作文优秀因子的分析归纳,从高考作文优秀素养结构角度浅析对高中语文核心学科素养培养的实践启发,7以期向广大备考的高中师生及相关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考点。

2、高考高分作文优秀因子浅析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出台后,相关课改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高考高分作文体现出明显的贴合新课改时代的新特点。笔者认为,高考考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创作出将近千字的文章,并且脱颖而出拿到高分,除了必须满足“高考作文评分标准”且顺应阅卷老师的普遍喜好外,更重要的是,其创作作品的里里外外应当体现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那么高考优秀作文至少应当具备哪些契合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规范的共同基本特征或者优秀因子呢?

2.1立意明确,有高深度

清人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3]

立意统帅行文脉络,影响着全文的谋篇布局,高考作文优秀与否往往首先取决于立意的高下。很多高中生被应试技巧所束缚,过分追求技巧性,疏于强化立意,所以在思想内容上达到一定高度、深度是高考高分作文的第一个内在的优秀因子。

如2017年江苏高考优秀作文《单车的命运》一文则立意不俗。文章以所有人熟知的“车”为核心话题,“车”虽是一个具象化词汇,文章却能由实到虚,步步深入。作者在看似平铺直述的平凡故事中提出“单车就这样轻而易举地被摩托车和电瓶车给取代了。单车的命运啊,就这样被改变了。”这样的社会变迁现象与带有高尚人文情怀的自然思索,由点到点,由人及物,由点及面,由小见大。作为一名高中生,能在更高层次上展现出探究生活、解决实际的积极性和入世精神,其立意不能不说不深刻,不能不引人深思。

一名广东考生在2018年全国I卷作文《18年与中国的一起成长》中列举了中国发展进步的实例如“高铁技术的发展、中国标准输出”,展现了在中国成长的磕磕碰碰的道路上不乏“繁华暖阳”,字里行间无不体现了该考生强烈的国家民族自豪感,文章步步推进,从社会发展变化的现象上升到家国情怀并体现了富有内涵的时代风貌,立意高远,不失为一篇佳作。

2.2语言丰富,有审美鉴赏力

审美既是艺术地把握世界的方式,也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它是人类生命活动的提升。[4]语言是思维的外壳,而写作是智慧思考和灵动的表达相结合的过程,所以在写作中不仅要注重思想内容的谋定编排,也应关注语言文字的表达方式,因此要求广大考生要在遣词造句上下功夫,用汉语准确生动地表情达意。

2018年广东省全国I卷以《你我之梦、中国之梦》为题的考生作文做出了这样的过渡安排:

“2018年我在时光这头,你在时光那头,我望着你。我的梦,也是你的梦。”

“2035年,我在時光那头,你在时光这头。你望着我。你的梦,也是我的梦。”

“新世纪,你我都在时光这头。你我的梦,中国的梦。”

熟悉余光中《乡愁》的人都会了解它们。三个句子呈现出在基本框架结构上的不断反复,重张咏叹,在读者的耳畔和脑海中塑造出一种奇妙的韵律美和结构美,体现了考生对美的鉴赏力和再造力的熟练把握程度。不止如此,文章中“为国者,以富民为本,以正学为基,”、“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等名言警句随处可现,加以不落俗套而精巧凝练的运用,令人不得不对考生炉火纯青般的文学功力由衷地赞叹。

在又一篇2018年广东考生作文中,标题《执子之手,与国偕长》可以追踪溯源至《诗经》中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既富含千年传统文化风貌,予人以美的享受感,又恰当暗喻“我与祖国同行、成长”的主旨,可谓别出心裁。语言流畅自然,多处采用修辞手法,如“颤颤发抖汶川”、“梦想被搁置在高处”、“灾难让其痛不欲生,却又助其涅槃重生”等句,赋予的内涵丰富,具有较强的文学形象感染力,无不体现了考生语言运用与审美鉴赏力的高超。

2.3思维发展,有所创新

写作不仅是语言字词的匠心运用,也是构建思维的过程。高考作文不仅需要优美的语言,更需要充实的内容,使之引人深思,为社会生活和现实问题服务。所有这些都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严谨而深刻、灵活而创新的思维品质,恰当运用好各种思维。

在前面提及的《你我之梦、中国之梦》在三个过渡句中不仅体现其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也体现考生严密的逻辑思维和一定的创新型思维。文章脉络清晰,思维缜密,以中国的发展贯穿两个十八年,构思精巧,运用对话形式组织两代人之间的时空对话,富有创意。在另一篇2018年广东考生高考优秀作文《给十八岁的你们的一封信》中,作者把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体现其辨证思维。“苦难中铸就生活时代,逆境中逆流而上,寻求突破,这是中国让我们为之自豪与骄傲的地方。可见行文思维的缜密和精神层次的高远。

综上所述,可以总结出近些年来高考高分作文所具有的主要优秀因子集合,如立意的高深、语言文化的优美、思维的发展创新等,这些都可以最终归属到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大构成要素上。写作立意的高深体现的是思维品质的深刻性,关注时代和对社会生活的反思与感悟是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及当代时代精神的传承与发扬,语言精巧内容、富有创造力反映了一定水平的鉴赏审美及创新思维能力。高考作文优秀因子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构成指标的集中体现,对高中生创作素养和写作能力持续而有效的培养也会带动他们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这也是我们要探究其对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带来的实践启示的重要意义所在。

3、对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实践启示

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体四面”(语言、思维、文化、创造)的统一整体。其中语言是外壳和载体,思维是核心,文化是底蕴和灵魂,创造是方向和归宿,它们相辅相成,不可割裂。怎样才能更好促进各要素间的有机联系,推动协调发展,并带动核心素养整体提升呢?

作为学习实践活动的主体,高中生应更加积极主动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身边资源、机会等各种途径参入到各种各样的课内外实践活动当中。不仅会阅读和鉴赏,更要亲身体验生活,感受多元文化,勤于总结和创作,勇于交流和表达,善于梳理和探究,在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加快自身创造力的培养。

作文写作是训练高中生写作能力,培养思维力和创造力,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特殊教育教学过程。高中生要学会善于发现生活中有趣的人和事,准确表达自身真情实感,进行多维度思考,寻求创新与突破。[5]它对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具体的实践启示如下:

3.1关注社会,从生活角度出发

“文章合为时而著”。

顺应新课改高中语文学科素养培养的新要求,高中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过程中应当调整节奏,练就一双慧眼,善于发现,用心收集和体会生活中的多样素材,挖掘和感悟生活的美好和人性的真善美,乐观向上、积极生活。在学习与生活中,博览群书,积极参加多种课内外实践活动,如讲座、参观博物馆和图书馆等,或体验不一样的职业见习或实习,参加志愿活动,提高自身实践能力,用心观察社会,关注细节,获得尽可能广泛而深入的生活经验与心灵感悟,从各层面上思考自己及他人的生活状态,同时逐步培养起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社会责任感。

3.2注重哲理思辨,强化创新思维

近年来高考作文多倾向于引导考生对某一事件进行理性分析,虽然作文材料中提供了事件叙述和情景描写,但考查重点在于以人和事开启引论,或对所谓的各类表象进行独特而深入的剖析和阐释,也即进行思维方式的适时更新或转换。所谓思维方式,即看待事物的角度,是人们思考问题时多次重复而相对稳定的思路。[6]

要写出有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思维品质的优秀作文,需要一定思辨能力,优秀文章不是拼凑的成品,而是良好思维品质的结晶。为了达到新课改对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在新要求,必须强化高中生学习主体的思维品质,提高创新力。

首先,在自主、合作及探究性学习方式的基础上,通过高中语文老师科学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阅读和表达,提高实现实证、推理、批判和发现的能力,提升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其次,加强思维训练,提升写作思维力。一要运用思维路径,打开思维通道。作为一种写作抽象思维或者逻辑思维操作模型,思维路径可以从因果分析、构成分析、过程分析等环节展开。[7]二要培养多角度思考的思维意识和思维习惯,训练思维的创新性。比如说高中生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各种思维方法如类比联想与对比联想、辩证思维、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因果思维等,并在实践中有意识地进行强化。

再次,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通过关注、引领、调整学生思维状态来提升课堂实效。

最后,加强审题和构思训练。

3.3增进母语美感体验,注重美的表达与创造,确立文化自信

首先,高中生应当熟悉新课改课程内容,努力吸收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当代先进文化成果,加快了解当代国内外多领域的新现象、新成就、新问题,兼收并蓄,重点突出,有意识地培养和充实自己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提高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确立文化自信。

其次,“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确价值观的形成需要老师们的正确引领,在日常教学中充分发挥对学生确立文化自信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

最后,高中生平时应当注意讲究运用母语进行表达的效果和美感,培养一定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而不止于充当语言文字的平庸“搬运工”。

4、结语

作文在语言学习体系中对人的思维、语言表达等具有其独特的作用,是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在全面深化课改、落实以德立人、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高考作文对核心素养培养的引导效能更加明显。新课改下的高考作文加大了对高中生语言能力、思辨能力及人生价值观等综合素养的考查力度,而高考作文优秀因子则是对这些素养考查的出色体现和精彩阐释,它们共同的出彩点就在于透过字里行间散发出来的、基于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生发成长的较高审美情趣、文化感知力和思維品质。

新时期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是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感“三维目标”的整合与提升,[8]可以说核心素养是一种更好地运用语文知识技术和能力的综合修养。在此意义上,高中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绝不是单纯通过知识的积累、写作技能的训练等传统教学手段就能实现的,需要高中师生跳出拘泥于语言形式及技巧的怪圈,需要高中生通过更广泛的学习、生活、社会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多接近实际,感受时代变迁,多样参与,积极探索,充分交流,善于鉴赏,勇于批判,强化创新。

参考文献:

[1]王宁.语文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的特质[J].中学语文教学,2016 (11):6-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Z].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01):1-4.

[3]苏汉辉.山至高处人为峰,海到尽头天是岸——怎样提高高考作文的立意[J].语文月刊,2011 (05):78-81.

[4]潘知常.生命美学论稿·在阐释中理解当代生命美学[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2.10.

[5]谢文芳.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写作教学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 (07):110.

[6]贡如云,冯为民.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及培育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 (5):81-81.

[7]刘碧辉.非构思的魅力 自由生长的力量——记马正平教授的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与非构思写作学的演 讲[J].广东培正学院学报,2008 (02):96-98.

[8]蔡高梅.整合运用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9.09.

猜你喜欢

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强弱之辩——2021年江苏高考作文述评
如何写好一篇高考作文演讲稿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高考作文两关注
2016年高考作文赏析
高考作文走红,看看各年级同学怎么写?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思辨,让你的高考作文更出彩
小处着手,深处发掘——高考作文立意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