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

2019-04-07徐敦辉

神州·中旬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徐敦辉

摘要:《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报告(2002一2010)》重点指出要“优化布局与结构”,“进行研究生教育的结构性调整”。研究生教育结构包括学位层次结构、学位类型结构、学习方式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以及区域布局结构等,由于历史、政治、经济与文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研究生教育结构合理性还有待提高。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育结构;优化调整

1 研究生教育结构现状

教育结构是指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各组成要素间的比例关系以及相互关联方式,也就是教育机构、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要素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比例关系和相互间的关系。研究生教育结构包括学位层次结构、学位类型结构、学习方式结构、学科专业结构以及学位布局结构等。二战后,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成为战后各国重建的突破点,相应的发展研究生教育规模,协调研究生教育结构成了战后重建的重要举措。中国粉碎四人帮后,研究生教育开始真正走上制度化,研究生教育的科学结构也逐步形成,92年我国实行高校扩招后,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高等教育也在21世纪初进入了大众化阶段,但研究生教育结构不合理的问题也开始呈现,具体表现在学位层次结构,学位类型结构,学科专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几个方面。

1.1 学位层次结构

研究生按学位层次可分为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2004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53284人,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273002人,硕博比例约为5:1,2009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61911人,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449042人,硕博比例约为7:1,2014年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72634人,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为548689人,硕博比例约为7.6:1,从单个学位时间跨度来看,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从04年的273002人到14年的548689人,增长了2倍,博士研究生招生人数增长了1.4倍,而关于研究生学位层次结构的研究者通过研究认为,中国研究生硕士博士的合理比例应为10:1,根据数据可知,我国研究生层次结构正在趋于合理,但相较而言,硕士研究生的招生增长幅度还有上升的空间,同时博士研究生的招生增长率应有所控制。

1.2 学位类型结构

研究生教育结构按学位类型主要分为专业型(应用型)学位和学术型学位。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术型研究生已经满足不了社会的对人才的需求,2009年教育部做出硕士研究生主要面向应用的决定。2009年我国学硕和专硕的招生比例大概为5:1,2010年学硕研究生招生人数下降了5.5%,11年下降5.8%,12年下降3.5%,13年下降了2.5%,14年下降了2%;同时专硕研究生每年招生人数呈上升趋势,分别为10年上升65%,11年上升35%,12年上升24%,13年上升14%,14年上升6%,到2014年我国学硕和专硕的招生比例大概为1.3:1。相较于硕士研究生招生,博士研究生招生中专业博士比重也在缓慢上升,但是依然以学术型博士为主,招生比例从09年的72:1到14年的40:1。可知在研究生学位类型结构中,专硕和学硕的招生人数比重会趋于均势,而博士研究生依然以学术型为主导。

1.3 学科专业结构

学科专业结构或者说科类结构,是由于社会发展对人才种类不同需求的导向,根据研究生学科专业的划分而架构的结构框架,相应的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也反映了社会分工,对不同“品种”和“规格”的人才进行了区分培养。下面根据调查中国统计年鉴关于分学科研究生培养的数据,可知我国研究生教育较之前依然存在着明显的“重理工,轻人文”现象。以2014年分学科招生人数统计为列,在13个分科门类中,硕士研究生分科门类招生规模占总招生人数的比重前三位的分别是:工学35%、管理学14%、医学11%,而后三位则是:军事学0.03%、哲学0.65%、历史学0.08%;博士研究生分科门类招生规模占总招生人数的比重前三位的分别是:工学38%、理学20%、医学13%,后三位分别是:军事学0.03%、艺术学0.8%、哲学1.2%。在各分科门类硕士博士的招生比例上,碩士招生比例大都占到总人数的80%,其中法学、教育学、文学、艺术学的硕士研究生招生比重更是高达90%以上。由此我们知道,在理科和文科之间研究生的招生差距特别大,导致的在社会中,理科类人才队伍是强大的,而文科类人才相应比较缺乏。

1.4区域布局结构

研究生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主要是指研究生教育各要素在不同地区的不同分布状态。由于历史、经济以及政治等多重因素,研究生教育机构的规模、教育机构的层次等级、研究生教育的科类形式以及研究生教育的投入在各地分布都存在明显的差异。(见图1、表1)

通过分析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究生招生计划的数据,我们知道高等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党校是我国培养研究生的重要机构,而其中主要以高等学校为主。在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中国家各职能部门直属高校的研究生招生与各省属高校研究生招生比列各约占总数的50%。从分地区招生人数统计上来看,招生人数在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是呈递减的,而同一地区内,中心城市的研究生招生人数是多于其他普通城市,这是在研究生教育数量的上的地区差异。通过对重点研究生教育机构的地区分布以及研究生的经费投入上,我们也不难发现,各中心城市发达地区的研究生教育质量普遍较高,培养的研究生水准整体上也是东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在经费投入上,国家对重点高校的投入有所倾斜。

2 研究生教育结构形成原因

当今教育已经不再是象牙塔教育,而是作为社会的一个中心,教育时时刻刻受到了它所处的大环境的影响,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是经济因素、历史因素。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也因为大环境的改变而发生着变动。

2.1 经济因素

从经济角度来看,影响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经济结构。经济结构与整个社会系统的关系复杂性与密切性直接影响到了作为社会组成部分的教育体系,而研究生教育作为教育的最高层次,无疑受到的影响更大。

2.1.1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

前面在分析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时本文提到研究生学科专业的划分是与社会对不同人才的需求有着密切关联的,而社会对人才的不同需求又是来自不同经济产业结构,也就是说,产业结构对研究生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通过对我国三大产业以及各学科设置进行关联分析,我们发现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都有比较具体的相对应的关联度很高的学科设置,也由此可见我们研究生的培养最终是要流向社会为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同时社会经济产业结构的变化也会直接导致研究生专业课程结构的调整,如数据时代电子商务的崛起,有关电子商务的课程专业科类被重视,以及随着新兴服务业在社会经济产业结构中的比重的上升,相关人才的需求也增大,而社会传统产业相对应的研究生学科的比重在呈下降趋势。

2.1.2经济的区域结构影响研究生区域布局结构

经济的区域结构是指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各经济要素在不同地区的分配结构,而研究生区域布局结构主要是指各研究生教育体系中各要素的区域分布。改革开放时期,在邓小平同志“先富带动后富”的思想指导下,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但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差异也被明显拉大。如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主要是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而研究生教育的密集地区也是在京、沪、粵、江、浙。虽然教育的区域布局与各地的政治文化也密不可分,但最能直接教育的区域布局结构的还是经济的区域结构。

2.2 历史因素

从历史的角度看,一切社会制度和现象都是历史的产物,通过对各地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可知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研究生教育的结构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

2.2.1历史影响研究生区域布局结构

以江苏的研究生教育区域布局结构来看,苏南沿江片区,地理位置优越,城市交通便利、区域经济发达,加上长期以来受到上海的经济、技术的辐射,所以研究生教育发展迅猛。作为中华民国的首都,南京的研究生教育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作为现在江苏省省会城市、沿海地区政治、經济、文化中心之一,南京比江苏其他城市具有明显的优势,所以江苏的研究生教育主要密集分布在南京市里,苏州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同样无锡、徐州、也有着比较深的文化历史,所以苏州、无锡、徐州这些城市的研究生教育发展相对好于苏北其他城市。

2.2.2 历史影响研究生学位类型结构

在2009年以前,学术型学位的研究生是研究生队伍中的绝对主体,在更早以前,在历史的环境下,研究生主要用于理论研究,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的发展急需一批学术型很强的人才队伍,为国家建设提供科学的有力的理论指导依据。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当学术型研究生满足不了社会的对人才的需求时,应用型研究生的比重就会随之上升。

2.3 政治政策因素

由于我国特殊的基本国情以及国家制度,我国的教育体制也不同于西方发达国家,而是自上而下的,这就特别突出了国家政府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力。通过对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进行研究,我们可以看出1986年相关政策的出台控制了1981年到1985年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大跃进”,十年文革让研究生教育一度瘫痪,1999—1912年实行高等教育扩招,使我国迈入了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等等。在我国,几乎每一次的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不仅仅作为经济的产物,历史的产物,更是因为政府政策的强大推动。

3 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优化调整

3.1 适度调整硕士、博士研究生比例,优化研究生层次结构

根据数据分析,2014年硕士研究生规模较2004年翻了一番还多,而博士研究生只增长了36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硕、博的比例一直层下降趋势,而究竟科学的硕、博比例究竟是多少呢?根据国际研究生教育发达的国家来看,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的比例一般为1:10,而根据2014年数据分析,我国的博士、硕士研究生的比列高达1:7.6,由此可见,我国还需要大力发展硕士教育,适度发展博士教育。

3.2 适度调整学术型、专业型研究生比例,优化研究生学位类型结构

由于我国“重学术、轻职业”的传统,我国学术型研究生一直占了绝对的比例和优势,导致了如今社会专业型人才供不应求,学术型人才无用武之地的局面。优化研究生学位类型结构的任务显的尤为重要。首先在国家政策上,应该扩大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招生数量,在学科设置上也应该倾向于培养专业型研究生。目前我国的学硕、专硕比例正趋向于合理,根数据分析,学术型博士比重仍然呈上升趋势。根据社会对顶尖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应该采取适度调控措施,加速发展专业型博士的培养规模,而相应减少学术型博士的培养规模。

3.3 适度调整各科类研究生招生比例,优化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

虽然研究生学科专业的设置及其不同的招生规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的产业经济需求,但是两者之间也是相互影响的,也就是说研究生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社会经济。在我国研究生教育中,一直以来存在着“重理轻文”的现象,这离不开我国建国初期模仿苏联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历史背景,但是从国际比较的视角看,英美国家有接近一半的研究生是属于文科类研究生,日本的教育类硕士所占的比重也超出我国一倍以上。所以,在“文理”类学科招生上,应适当调整理工科类和文科类研究生的招生比例,扩大教育学、农学和管理学等文科类学科的招生规模,优化研究生学科专业结构,保证“文理”比例合理的人才输送。

3.4 适度调整东西部研究生发展投入,优化研究生区域布局结构

地域布局的不平衡不仅仅体是研究生教育布局的不合理,我国的教育事业都存在明显地区差异,所以调整东西部教育投入就显得尤为重要。国家政府在教育资源配置上要进行有效的宏观调控,要制定倾斜我国教育发展滞后的西北地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战略决策的提出和实施便是其反映。在政策战略的落实上不能浮于形式,要切实带动滞后地区的教育发展。同时西部欠发达地区,要把握好发展契机,加大自身软件更新改善,结合自身地域文化,发展具有特色的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吴开俊,王一博.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适切性分析——以广东省为例[J].教育研究,2013 (02):97-104.

[2]钟启泉.“课堂互动”研究:意蕴与课题[J].教育研究,2010 (10):73-80.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
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研究生教育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研究
研究生教育管理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MOOC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