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19-04-07刘敏
刘敏
长期以来,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都是以教师作为主体,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听讲和抄笔记,这样的教学模式,看上去非常统一标准,但是实际上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失去了自主学习的动力和能力。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思维能力,让他们对数学的学习更加得心应手。
一、问题导学法应当遵循的原则
问题导学发法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完成教学任务,因此,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问题导学法中的“问题”要设计合理 在使用问题导学法的的时候,提出的“问题”是一个很关键的内容,是进行教学的一个重要线索。首先,问题的设置不应该超出初中教学课本的范围,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设置问题,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超过了这个标准,而学生回答不上来,那么就会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
2.要注重“导学”的效果 在问题导学法中,最根本的目的是“导学”,也就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设置问题只是前期的一个铺垫和准备,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数学知识和学习方法。因此,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把侧重点放在教学指导上。
3.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在设计问题的时候,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提出的问题不是一教学方式为导向,而是要以实际问题为导向,保证问题前后呼应,体现完整的教学系统。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1.问题导学法在代数式求值中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知识体系中,代数式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在很多问题的解析方法里,都有代数式的渗透。比如说在进行最大值或最小值求解的时候,我们常常使用代数式的方法,在给学生讲解的时候,我们就要注意解析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举个例子:在方程式x2+3x+y-3=0中,x+y的最大值是多少?在解答这道题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进行启发引导“在这个方程式里有两个未知数,我们要想解答的话,首先要怎么办?”学生回答“变成一个未知数”,那么也就可以用“x”建立等式来表示“y”,然后再带入到(x+y)中进行求值,那么也就是:x2+3x+y-3=0<=>y=3-3x-x2,代入(x+y)之后得到:x+y=3-2x-x2=-(x2+2x-3)=-[(x+1)2-4]=4-(x+1)2。又因为(x+1)2≥0,所以4-(x+1)2≤4。故推测(x+y)的最大值为4,此时x,y有解,从而得出(x+y)的最大值为4[1]。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注意对学生思路的司法,帮助他们梳理代数之间的关系,掌握解题的技巧,形成清晰的数学思维,为之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问题导学法在几何教学中的应用 对于很多初中学生来说,几何部分的内容是一个巨大的难点,因此,我们可以使用问题导学法进行相关几何知识的教学。举个例子,在进行三角形相关知识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让学生先构建三角形,分析三角形的特点、三边关系等,然后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什么是勾股定理?在对三角形进行研究探索的过程中,明确三边边长的规则,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并且能够熟练应用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解决问题[2]。
对于圆形的问题导学就比三角形困难一些,首先,我们要让学生归纳圆的特性,结合之前学过的内容和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圆的构成包括哪些基本要素?在学生根据引导解答出来之后,我们再进行更进一步的问题引导:圆的大小跟什么条件有关?圆形和三角形之间有什么关系?等,让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析,明确图形之间存在的联系,能够掌握对具体问题的解决思路。
另外,对于其他的几何图形,我们也可以进行问题导学的解剖和研究,一步步让学生掌握对复杂图形的解决办法。
3.问题导学法在探究类问题中的应用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探究题往往是让学生最头疼的一种,举个例子:某品牌店打折促销,以60元一双的价格卖出两双运动鞋,其中一双盈利20%,另一双亏损20%,那么这两双鞋加起来是赚了还是亏了?在进行这种题目教学的时候,我们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几个问题进行自由讨论:
(1)你觉得什么样算“赚”怎么样算“亏”?
(2)盈利20%和亏损20%应该怎样表示?
(3)两双鞋的原售价分别是多少?
在学生对这三个问题都有了大概的想法之后,让学生设定一个商家的盈亏情况,让后根据方程计算出准确的数值[3]。这道题的优势,在于和现实的关联性强,学生在进行理解、假设的过程中,能够自然的被带入到题目情境中去,而我们在进行问题导学的时候,设置的问题难度性较低,但是启发性较强,不仅有利于让学生掌握解题思路,而且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有利于数学知识在生活实际问题当中的灵活应用。
结束语:对于初中数学教学来说,问题导学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方法。初中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先明确了学习目标,对问题充满强烈的好奇心和解答欲,才能激发他们的潜能,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作为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特点,设置合理的问题和情境,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