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2019-04-07王芳婷
王芳婷
语文是一门语言类的学科,通常来讲,语文对于学生个人的思维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高中生还处于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对某些事物的判断能力还没有发展成熟,缺乏正确的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能力,积极探索如何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还是会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不论是教师教学方面的问题还是学生的问题,都会对教学效果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不断根据教学效果进行改进,吸取经验,最后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当下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对语文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 对于高中阶段,教师对于学生基础知识的培养更加重视,只有打好基础才能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因此,教师对于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是很重视。这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语文成绩提高的过程中受到了阻碍。事实证明,要想提高自身的语文综合能力,必须要发展自身的思维能力。拥有良好的思维能力才能帮助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进而产生情感共鸣[1]。
2.剥夺学生的自主性 在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发挥。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扮演着课堂的“主人”,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因此,学生们无法自由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个性化发展受到了极大地阻碍。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鼓励他们自由发挥,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施展自身的才能,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3.课堂氛围枯燥 在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时,如若教师无法把握好教学的力度,就会使课堂氛围过于理论化,课堂氛围就会变得单一沉闷,学生就会逐渐失去学习的乐趣。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进行学习,更难以达到教师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培养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1.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高中语文最考验学生的就是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就能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获得综合分析能力。学生能准确的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把握文章的核心。通过综合分析和融会贯通,学生对于知识点的掌握就更加的游刃有余,思维能力就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2.提高创新意识 思维能力的培养能让学生从和常人不同的观察角度对某些事物进行思考,在思考过程中,学生就会产生新的想法,进而获得不同寻常的结论。因为在培养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促使自己不断地进行探索,新的想法由此产生[2]。
三、培养高中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具体措施
1.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的生活背景、学习能力都是不同的,这直接造成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中,要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照顾到每个学生在思维上的差异,更好地因材施教。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认知方式和思维策略逐渐成型,学生对于自我的认知处于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教师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2.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导者。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进行思考。让学生自由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在想象之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3]。
例如,教师在进行《记念刘和珍君》一文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文章的背景和作者,让学生在之后的自主阅读中思考课文的中心思想。如:教师说:《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背景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大家在通过简单地介绍后,接下来我会给大家一些时间,希望大家可以结合相关介绍进行课文的理解,我会找几位同学谈谈自己的认识。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就得到了培养。
综上所述,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能提高学生对语文文章的整合能力的提高,让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产生对事物的新的看法和理解。教师要具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希望教师能结合自身情况,探究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措施,推动我国高中语文教育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