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运用
2019-04-07郑福禄
郑福禄
一、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以“分数论英雄”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传统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下,教育工作者认为成绩高于一切。教师只关注学习成绩,因此,在传道授业方面也仅仅的只限于考试范围内,而对于考试外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闭口不谈,为了节省教学时间,教师也往往会采用直接讲授的形式,并不会使用多媒体技术,这就造成了教育方面的片面化。而对于只看成绩的教师来说,他们会对学习成绩高和成绩低的学生差别对待,这不仅会让成绩差的学生有抵触厌烦的心理,也会让成绩好的学生有高人一等的心理。这样做,会使学生有极大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这是教师在教书育人方面极大的不合格,也忘记了成为教师的初衷。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就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而言,不仅在教师方面出现问题,在学生方面也出现很大问题。现在的小学生年龄普遍偏低,而对于所学的知识点也死记硬背,根本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即使教师利用多媒体开展教学,很多学生也往往只将注意力放到图片或是视频上,并不会将针对数学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不仅如此,因为小学生年龄较低,所以思考事物方面理解性不足,太过于被动地接收知识,而不主动的接收,这也是一大问题所在。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1.注重多媒体技术与其他教学方法的融合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展示,创造出与教材相符合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原本晦涩难懂的数学概念公式等内容变得简单形象,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进行小学低年级的加减法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制作相应的动画,首先在动画中展示一只青蛙,让学生明确一只青蛙有几条腿,几只眼睛,随后又在动画里展现三只青蛙,让学生计算画面里一共有几只青蛙,几条腿,几只眼睛。然后还可以随机拿走一只青蛙,让学生再次计算画面里的青蛙数量。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动画画面中调动学习兴趣,并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促使课堂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2.巧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水平 数学学科本身有着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所以大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感觉到枯燥单一,对很多复杂或抽象的知识理解难度大。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小学数学教学模式也必须与时俱进,必须将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联系,结合学生的经验、认知及生活体验等进行知识的引导。那么,这就意味着应让数学与生活之间建立联系,让很多数学问题生活化。所以,在对数学学习材料进行整合时,应有针对性的将现实生活中所隐藏的数学问题结合起来,进行数学生活化的引导,达到高效高质的教学。如,在“直线的认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多媒体的Flash呈现出一段比较短的直线,接着通过显示屏以动态化的方式再呈现出一条往两方延伸的直线,非常直观、形象地将“直线可以无限延长、没有端点、不可度量”的特点表现出来,从而让学生对直线所具有的特征有一个更为直观、具体的理解,进而提高数学学习的质量。又如,在“方位与图形”的学习中,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出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三角板、积木、钟表、五星红旗等图案,然后将图形上的图案、花纹、颜色等都隐匿起来,让学生对图形的理解一目了然。通过这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信息技术教学引导,可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还能启发学生的思维,有效提高其学习效果。
3.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教学价值,提高教学评价水平 要想使得多媒体技术真正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更要应用于数学课后作业追踪和效果评价中。要想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上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是必需的。教师还可以在课后与家长共同努力,远程协助或者监督学生的学习进展,时刻解决学生的问题。例如,在课堂上教授方程式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远程定制学生作业,学生完成作业后再传送回教师系统。如此教师可以同步监督学生课后的作业学习情况,尤其是在寒暑假时,可以及时地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不至于因为学生长期没有学习而使教学脱节。
结束语: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增添了教学的趣味性,增加了学生的课程兴趣,从而使小学生数学方面的逻辑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与传统单一的黑板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数学教育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让学生真真正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所以,我们要从小学数学开始,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机制,为日后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有效的解决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