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的探索及探析

2019-04-07郑国江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32期
关键词:三角形数学知识环节

郑国江

前言: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无法准确掌握数学知识,教学效果不尽理想。而近年来我国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将其与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意义重大,教师可在课堂中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内容,创新知识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构完善的知识体系,进而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政策。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优势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应用优势明显,主要表现为如下方面:第一,有利于增强学生知识联想能力,在信息技术作用下,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提升数学知识的灵活性和动态化,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能力;第二,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将信息技术融入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为师生创建交流平台,同时可通过各种软件实现课堂教学的延伸,增强数学教学的共享价值;第三,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机会,在信息技术作用下,教师可为学生创建虚拟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引导其对具体知识进行自主探究,进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应用措施

1.基于信息技术创设教学导入环节 初中阶段学生心智尚未发育成熟,新知识的接受能力不足,加之数学知识较为抽象,学生在接触新知识时存在较大难度,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合理的教学导入环节。例如在立体几何概念讲解过程中,学生在立体空间和平面之的转化过程中存在困难,针对这一特点设计如下导入内容:在课前通过多媒体设备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几何体,具体可选择圆柱体,要求学生观察其中包含哪些几何图形,接下来教师向学生播放上述几何体手工剪裁过程视频,较为直观地展示几何体分解过程,深化学生的直观印象。最后教师在课件中向学生展示圆形、长方形、正方形和三角形等多种几何图形,要求学生选择合适的图形组成一个圆柱体,以此提高举一反三的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对几何体概念进行系统讲解,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基于信息技术丰富教学展示环节 教学展示环节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传统教学模式中多以教师口头讲述为主,教学效果不尽理想,因此教师应合理应用信息技术,进一步丰富教学展示环节。例如在全等三角形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全等三角形证明条件设置探究教学活动,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提出如下问题:若给出三个条件画出三角形,存在几种可能,并且根据这些条件画出的三角形全等吗?教师要求学生针对上述提问进行探究,经过讨论学生给出了“取三边”、“取三角”和“取两角一边”三种情况,教师对学生给出的结果进行评价。随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实现准备好的Flsh动画,向学生展示给出三个条件画三角形的全部可能性,并形象地展示了三角形之间是否全等,从而直观、有趣地向学生展示了具体知识,加深了学生对三角形全等条件的理解,为后续准确解题奠定了坚实基础。

3.基于信息技术完善教学讲解环节 教学讲解旨在向学生传递教学知识,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并掌握学习方法,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讲解较为枯燥,学生听讲兴趣较低,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而在信息技术的作用下,教学讲解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绝对值讲解过程中,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对学生营造虚拟的教学环境,具体场景为:星期六王老师从家出发,开车带着家人去旅游,他们先向东走了20km,到达目的地,随后又向西走了30km,回到学校取东西,其中家、目的地和学校处于同一直线上,若将向东规定为正向,要求学生用有理数表示王老师两次的行程,教师通过操作鼠标,反复为学生展示王老师的行程,并引入数轴,以此将学生带入特定场景中,将数学知识生活化,降低理解难度,促使学生将其与自身经历相联系,进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结语:在素质教育要求下,初中数学教学将培养学生数学素养作为重点,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改变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引入现代信息技术,将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注重知识的带入效果,设置合理的导入环节,同时将抽象知识具体化处理,提升知识展示的有效性,并且注重生活化场景的创设,降低知识讲解难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三角形数学知识环节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三角形,不扭腰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数学知识
画一画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