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初中物理教学中“个性化学习”的实践研究
2019-04-07◎
◎
初中物理是一门由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学科,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并不能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教师可改变现有的教学体系,集合互联网,进一步丰富课堂内容,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将课堂划给学生,引导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将“互联网+”相关知识引入课堂,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运用“互联网+”进行初中物理个性化学习的必要性
通俗来讲,“互联网+”就是互联网统一各行各业,凭借其自身优势抢占市场,将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相融合,创造崭新的发展生态。同时,“互联网+”具备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以及法治经济等七大优点,目前,“互联网+”被广泛运用于我国的教育行业。
个性化学习则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能力,为学生制定学习内容,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讲,个性化学习为学生提供更为广泛的发展空间。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大多数时候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针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关注度不高,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进“互联网+”,将进一步整合教学资源,丰富课程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进一步实现个性化学习。
二、“互联网+”时代初中物理教学中“个性化学习”的实践应用
1.构建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交流平台
教师通过互联网构建初中物理教学交流平台,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进一步沟通,改善现有师生模式,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初中物理教学平台的构建之后,教师可将相关资料通过平台传送给学生,引导学生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受力分析作为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内容,绝大多数学生对这部分内容掌握情况不是很好,教学交流平台的构建将进一步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可在线上及时对学生的问题进行回应,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有效率。
2.开拓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互联网+”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主学习、有效学习已经得到广泛认可。初中物理课程可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更广泛的优质教育资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学校自身的人才培养计划定位不准确,学生只学习课本上的知识,较为单一。互联网将物理知识与课堂内容资源相融合,能够进一步延伸到课外,引导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识。
3.使用微课视频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微课中的微是课堂微型化的一种体现模式,要求教师在备课期间抓重点、挑难点,让课堂讲解更加凝练,提出针对性的见解。以视频作为载体,针对授课内容的某一知识点进行记录,亦或是讲某一教学环节进行详细的阐述,这类视频时长通常集中在10分钟以内,更有助于教学。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将微课资源运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改善现有的课堂教学模式僵化现象,促进学生课堂活动的开展,这为学生自主性的提升创造极大的可能性,也进一步拓宽学生知识面,培养其创新意识形态,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教师的引导作用也能更好地体现。
4.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教育并非只是单方面地传送,而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重要平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采用视频、音频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记忆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
例如在学习阿基米德浮力定律时,教师可通过视频的方式对这部分内容进行讲解,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感受浮力的魅力。教师还可以将课本的知识引进课堂,将课本上的实验在课堂中分小组进行。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班集体的合作学习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增强对于集体的认知理念,培养自身的责任感,获得大家的意识认同,培养自信心,从而更为全面地提升自己的内在价值,开发自身的潜力。长此以往,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未来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面对“互联网+”的浪潮,初中物理教学应该培养学生的新型互联网思维,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确保学生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创造自己的相关价值。个性化学习也将进一步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好的影响,使学生更进一步掌握相关知识,促进物理学习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