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化学实验探究教学的有效性

2019-04-07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13期
关键词:木炭实验课氧气

一、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

因为实验条件不完善,器材、药品短缺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很多教师只是做演示实验给学生看,或者只是播放录像、视频、课件等让学生看,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这样是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出的遗忘曲线表明:人对于实际操作的东西的遗忘是最少的,两天内仅会遗忘10%左右,记忆量能达到90%左右。由此可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调动各种感官参与记忆,不仅能够把所学得的知识记得更加牢固、更加准确,还能够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传统实验课上,绝大多数教师的任务就是管理课堂纪律,许多教师认为纪律管好了,实验课就成功了一半。为此,在实验课前和课上,他们不惜花费时间,反复要求学生应该如何做。正是这种束缚扼杀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只有服从,无创新意识。探究性实验要求教师充分相信学生,改变实验课“一放就乱”的旧观念,减少对学生过多的指导和限制,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氛围。同时,教师应以平等的心态积极参与实验过程。教师不再是昔日的知识拥有者和权威,而是学生实验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师要转变观念,自觉实现角色转变,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探究性实验的有效进行。

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一个真实的学习情景,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中,通过实验创设真实的情景,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吸纳知识。例如在学习“木炭铁丝硫粉在氧气中燃烧”这一课时,木炭铁丝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教材中是有给出的,但是学生没有亲眼见过是难以信服的。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实验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反应。操作如下:用坩埚钳夹取一小块木炭,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烧到发红,移开盛满气体的集气瓶口的玻璃片,慢慢地把坩埚钳插入到瓶的底部并观察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待燃烧停止后,取出坩埚钳。往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后观察现象。根据化学反应的现象,学生可以整理得出这是生成了CO2的缘故。这时再向学生分析木炭铁丝硫粉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反应和方程式,便能使学生更容易入手了。

四、多媒体辅助探究学习

演示实验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能增强学生在视觉上的冲击,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但对于一些对环境造成污染、比较危险的实验,或者是演示实验,学生在下面看得不是很清楚的时候,便可选择多媒体教学,利用视频或动画的方式教学往往会有不一样的效果。如:在做“观察硫在空气中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如果选择教师在讲台上演示,教室空间有限,反应生成的有毒气体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对人体也会造成伤害。此外,为了尽可能地少产生二氧化硫,取的样品有限,燃烧生成的火焰很小,坐在教室后面的学生根本看不清火焰的颜色,尤其是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这样只能导致教师在讲台上自问自答的尴尬现象。这时如果能通过播放视频的方式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就能较清楚地观察到硫在空气中燃烧与在氧气中燃烧不同的实验现象,从而收到更好的效果。

五、课外实验活动的开展

提高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性,课内实验固然重要,课外实验也必不可少。一定的课外实验,是对化学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补充和拓展,是课堂化学理论和学生实验内容相结合的产物,它无论是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还是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除了课堂实验,我们还应将试验场所由课内转移到课外,并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历出发,去寻找实验资源,实现实验教学的生活化,拉近学生与实验的距离,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实验来感受到,原来化学知识与我们的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并提高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的能力,如此,我们便得到了事半功倍的实验教学效果。

比如,在学习了“氧化还原”知识后,笔者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家庭小实验:回家后,用榨汁机将一个青苹果榨成汁,观察汁液的颜色,放置几分钟后,再次观察汁液的颜色,然后放入一些维生素C药片的药沫,进行搅拌和溶解,然后观察汁液的颜色变化。这样贴近学生日常生活而且操作简单、方便的趣味小实验,立即吸引了学生的兴趣,他们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第二天来到学校之后,笔者问他们有关这个实验的结果时,他们兴奋地答道:“把青苹果榨成汁后颜色是浅绿色的,放置一段时间后,就变成了深黄色”“但是放入维生素C的药沫后,汁液的颜色又从深黄色变成原来的浅绿色。”……听完学生的回答后,笔者和学生一起分析了这个实验的原理,以此巩固和加强学生对氧化还原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而且,这种形式灵活且趣味性强的课外小实验,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对化学问题探究能力的培养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探究式教学方法对于初中化学实验部分的学习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过程可以使学生从抽象的化学概念中走入具象的动手操作中,对于学生理解问题,进一步思考问题都能起到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探究式教学方法还能够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对化学的兴趣,能够帮助教师顺利地完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法本身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式,教师需要在使用这种方法的过程中注意探究内容的设置以及对学生的恰当引导。总而言之,教师只有通过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积极探索,才能提升化学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木炭实验课氧气
火星上成功制造出氧气啦
聚焦空气与氧气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欧式城堡——木炭与色彩的碰撞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自由”的实验课
上实验课
柴与炭
小木炭跳舞
创新策略在高中生物实验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