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模块化教学
2019-04-07◎
◎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中职数学教学在我国教育史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并得到了较为稳步的发展与进步。在进步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也会静下心来进行思考。在这个大的教育环境背景下,教学方式的不断更新,教学的改革将会是中职数学教学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在不断进步的过程中,以往教学模式的弊端会显现出来,因此需要将以往的教学形式转化为现代式的教学方式。针对于现阶段中专学生特征的数学教学模式,这一道路将会是艰难的。中职数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要做好在新环境下的变革,笔者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利用模块化教学,创设氛围
中职教学过程中,教育团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环节。中职类学生学习基础不牢靠,学习习惯较差。据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很好地将常用的知识进行接纳。因此,教师在数学课程中应该以模块化的教学形式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平常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以往学到的一些知识进行整合,形成小型的知识模块,并对其进行引导。在此以三角形特性课程为例。在学习三角形定理的时候,巧妙地将物理学、地理学中的一些知识进行融汇,数学中的一些应用题也通常会出现一些计算距离和时间的题目。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一些共同特征,可以利用物理学中通常使用的速度与时间的定律来进行计算,让学生更好地用以往学过的知识与现阶段的知识进行整合,学习起来就会更加容易。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进行一次学习,可以在其他课堂上再进行一次学习,相当于将这个知识进行了一次巩固。对于一些学科之间通用的一些知识,给学生建立相应的知识模块。让学生在使用这些知识点的时候更为方便。这也是一种较为便捷、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二、提出问题,引导探究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以教师为课程的主体,教师以讲述的形式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的责任是,接收这些信息并将这些信息进行消化。在课上和课后,采用课后作业、家庭作业以及考试等形式,让学生进行不断的强化。将这些所学的知识点巩固。以往的这种教学方式,对于一般的学生并不是很实用。通过多年的实践与经验,这种教学形式对于中职类院校的学生来说并不适用。因而在数学教学这条道路上,很多教育学者提供了众多改革措施以及教育转变模式。在众多的改革策略中,素质教育模式是较为合适的一种教学形式。该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施,主要针对中职类学生教育开展。以往的教学模式并不适合于中职类学生学习,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大大折扣,学习效果不太理想。在中职教学中,模块式教学受到了中职学生以及教师的欢迎。这种教学模式使中专类数学学科的进展更为顺利。
在模块化教学探讨过程中,对于提出问题以及引导学生探究这个环节,首先,教师应该做到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性、有条理的梳理。教师在本节课程进行的时候,将这些课程所学习的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结合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实例话题展开教学,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教师根据情况提出相应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规定的时间内,让每一个小组将所探究出来的结果进行总结。在这个过程中,将所有学习小组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整合,在教师的要求下进行再一次的讨论,将这些问题解决,如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再进行统一的讲解。并在课程完成后将模块教学形式运用于学生知识点的整体梳理中,将整体的知识梳理成较为完整的知识模块,帮助学生进行记忆。
这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使学生牢记知识点,并且在以后的实践与学习中记忆得更牢靠。在课程结束时,学生可以接受教师所整理的数学整体模块进行二次回顾,使知识体系更加完善,从而更好地学习中职数学。
三、注重过程,体验探究
传统的数学教学形式,就是以学生数学考试成绩为参照,对学生进行评估。并没有在实际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分析。在大的学习环境下,这种教学形式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我们将传统的教学观念转化为模块式教学形式。
运用模块式教学形式教授给学生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其他类科目知识,进行穿插连贯。让学生更好地将不同学科之间联系起来进行理解,在学习与运用中得到更好的收益。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其他类学科的计算都是通过数学基础完成。因此,合理地利用模块式教学形式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来说是极其有必要的。这种教学形式更加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性,可以更好地关注学生学习的状态,帮助学生将中职数学学好,解决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的困难。
根据如上所述几点,笔者通过近年来中专数学教学的经验,认为在中职数学教学模式探究中,我们应该做好,为学生创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敢于探究、勇于提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扩宽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整合知识点、让学生注重学习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为活跃,培养出更优秀的实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