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2019-04-07◎
◎
由于受到高考升学的影响,高中语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高考整体的分数,同时语文作为高中阶段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对学生后续的语文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足够重视高中阶段的语文课堂教学,所以本文通过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研究,希望对提升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和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带来一些帮助。
一、高中语文课堂质量低效的原因
1.教学过程过于依赖现有教材
如果语文教学过于依赖教材,这直接会导致所讲授语文知识的僵化,就不可能涉及到丰富的外部资源。但是,学生恰恰需要更多的课外阅读来进行语文知识的扩展,这种情况直接导致传统的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际学情之间的矛盾,直接影响到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提高。
2.教师的语文教学缺乏创新
当前有些教师的教学理念并不明确,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没有及时合理地对学生做出评价,对学习较差的学生没有给予过多的帮助和关注,面对学生的正常提问,不经意间会造成一种故意刁难的情况出现,导致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不断下降。
二、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注重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积极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
我们在构建全新的高中语文课堂时一定要以学生为根本,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但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探究学习的时间,还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教学素材,只有这样才可以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变得更加全面。例如在学习“烛之武退秦师”这节课的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来播放相关的视频;然后以“烛之武退秦师”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主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探讨,通过让学生了解整个事件的具体过程,让学生与课文内容形成充分鲜明的对比,从而促进学生快速理解和消化课文内容。这不但加深了学生的学习印象,也为语文课堂的高效开展提供了条件和保障。
2.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积极地进行教学优化
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成长的重要阶段,同时也面临高考的压力,对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与学生积极主动地交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另外,教师在有针对性地为学生制定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同时,还应该明确学习目标并给予鼓励和评价,让这些学生树立起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对于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应该加强学生的个性关注,鼓励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语文知识的探究和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3.完善教学模式,实现高质量的语文学习
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大一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这类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不愿与教师进行积极的互动。其主要原因是学习态度较为消极。面对这种情况,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展教学评价工作,努力激发这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保持对这类学生的高度关注,对于这类学生的积极表现要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评价,从而促进这类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形成,培养他们的学习自觉性,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能力。
4.组织学生提前预习,强化课后训练
讲授新课前,教师应该积极地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性的预习,学生通过预习就可以在讲授新课时更容易接受和掌握新知识,这样不仅增加了课堂教学容量,扩大了学生的知识信息总量,也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节约了宝贵的课堂时间。就目前比较成熟的教学经验来看,课前教师明确预习目标对于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的课前预习能够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充分的了解和全面的认识,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把握重点且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提高课堂教与学的目的性。另外,在完成课堂学习之后,还应该对学生加强课后练习,这对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提高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所以,组织学生提前预习,课后强化训练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
5.尊重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明确提出,我们的教育教学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对于语文教学来说更应如此,高中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重、求知欲强。通过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以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的良好发展。而教师为学生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把主动权还给学生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满足了学生学习需要的同时,也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结束语
总之,面对当前语文课堂出现的这些问题状况,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不仅包括教师的原因,还包括学生自身的原因。但是不论什么原因,我们只有积极地进行语文教学的探究和创新,才能让语文课堂教学变得更加高效和有效。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学情,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减少语文教学的阻力,从而实现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