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浅析
2019-04-07◎
◎
一、针对于问题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运用中应当注意相关因素的分析
要想更好地促进问题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一定要注意相关因素。教师运用问题教学法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来合理地运用问题教学模式。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人教版初中物理《熔化和凝固》这一节内容,在设计《熔化和凝固》各种物理问题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接受水平以及实际物理知识的掌握程度。促使设计的物理问题既不过于简单,又不难度太大。如果设计的物理问题太过简单,那么将不能够有效地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而如果设计难度过大的物理问题,将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针对于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模式存在缺陷以及不足的分析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模式虽然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融入学习氛围中,但是却依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有待进一步完善。例如,在实际初中物理教学中,当教师在为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以后,学生就会进入讨论的状态中。因为如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一味地采用问题教学法,将会导致学生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会产生厌烦心理。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人教版初中物理《运动的快慢》这一节内容时就可以适当采用问题教学法来对相关内容学习和讲解。除此之外,教师在问题教学模式运用中还应当注重多样性问题形式的设计,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针对于有利于促进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可行性对策的分析
1.合理地创设良好的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随着新课改的推动,在当前初中物理教学中也渐渐采用问题教学模式来开展教学工作。要想更好地促进问题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教师应当合理创设良好的问题教学情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处于初中时期的学生来说,其求知欲和探索欲是比较旺盛的,对一些新鲜的事物都有一种好奇心。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就一定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来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物理知识。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转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避免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物理知识,让学生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利用问题教学模式来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适当地在课堂学习中引入问题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这种学习氛围中将会有更多质疑以及存疑的机会。在这种学习氛围中还将会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提升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人教版初中物理《浮力》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先为学生做一个小实验,将一块木块放在一个水杯中,然后让所有的学生观察木块是浮在水面上还是沉到水底;然后再将一块铁块放到水杯中,让学生看一看铁块和木块在水中是不是同样的状态?通过这一实验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在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浮力的概念和相关知识点,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和基础。
2.科学地为学生分析和研究失败问题来提升学生自身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当科学地为学生分析和研究失败问题,提升学生自身发现问题的能力。因为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并不是每一个问题都能够成功运用的,有些时候学生会因为一个问题而研究讨论很多次都不能理解透彻。那么,当发现这种情况时,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处理问题,防止学生失去学习物理的兴趣,认为物理学习难度很大。这就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摆正学习的心态,详细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并且找出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自信心和勇气。例如,当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人教版初中物理《滑轮》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合理安排学生用实验论证定滑轮不能到达省力的目的,但是它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当学习这个定理时,学生经过反复的论证也得不出教材中的定理,从而也就会导致一些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此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失败的问题提出来让学生一起研究和讨论,得到正确的结论再分析失败的原因。需要注意的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中的错误,寻找正确答案的步骤,避免学生过分依赖教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以及发现问题的能力。
通过上述问题的分析,我们充分意识到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运用问题教学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有效地运用问题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在实际的讨论和研究问题中提升自身的探索能力,从而加深对相关物理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显著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合理降低教师教学的压力和负担,提升初中物理教学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因此,在以后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想更好地运用问题教学模式就一定要合理创设良好的初中物理问题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科学地为学生分析和研究失败问题来提升学生自身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有效增设初中物理实验问题来更好地培养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