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利用研究
2019-04-07
微课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变革打开了新视窗,提供了新思路,创设了新空间。笔者也曾在自己的数学课堂中尝试过微课教学,但教学效果却不尽人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究其原因,一方面,对微课缺乏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另一方面,制作的微课在很大程度上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教学设计意图,更谈不上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于是,笔者开始对微课教学进行了新一轮的学习和研究,并在寻求根源的过程中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感悟。
一、导入应用,放大学科魅力
课堂教学导入是上好一堂课的开端。有效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学导入还能帮助学生接受新的知识,学习新内容的过渡阶段。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导入环节,微课的应用可以帮助教师将需要讲的数学知识,通过幻灯片、音频、视频以及相关文字资料的相互融合,变得立体形象起来,进而有效丰富学生的认知。尤其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微课还能够让学生通过自己喜爱的动画、音乐等获取所需的信息,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但要注意,部分教师在运用微课时经常存在内容与形式搭配不合理或是资源准备不充分的现象,影响微课效果的发挥。为了能够更好地运用微课,发挥微课教学的最大效果,教师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微课程专业知识,丰富自身对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进而帮助学生逐渐适应微课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果。
二、微课中置
引导思维,促目标达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不仅要学习数学知识,还有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的能动性完全发挥出来,成为课堂的主人。40分钟的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微课合理地运用到教学中,通过具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微课教学活动,把抽象的问题变得形象、直观,让教学细节充分放大,弥补了传统手段的客观不足。使每位学生都能够更加直观、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所带来的困惑,破解学生的思维瓶颈,从根本上突出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方向,从而达到令人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
三、课后使用——微课成为引领学生深度及广度学习的工具
课后微课使用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为后进生服务,另一种就是成为学生的深度及广度的学习工具。学有余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可以借助微课,教师把课后延伸的知识做成微课,为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以及创新性助力,笔者在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后,用微课《称面积之大连市面积》拓展知识面,使学生思维深化、升华。微课在广泛使用过程中,得到学生及家长的赞许。但是微课是为教学服务的,它不同于普通课件,是一种新型的教学资源。为了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在实施教学活动和提升高效教学效果方面对微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微课要集精练、美观、实用于一体。好的微课制作需要教师有过硬的基本功,需要教师精准把握教材和了解学生的需求。在讲解中,教师语言要精练、准确、通俗易懂,时间控制在10分钟之内。微课制作时有时可以图文结合,动画插入要科学合理,达到美观大方、清新流畅的要求。制作微课的关键是必须实用,教师心中有生、眼中有重难点,可为突破重难点服务,亦可为差异生补缺,更可为学优生提升助力。2.微课要关注学生的习惯和能力培养。任何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或者教学资源在运用过程中,对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教师把微课运用到教学中,重点是要提升教学的高效性,所以教师在制作中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要把学生放在正中央,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一个微视频,在课前和课后使用的过程中要做到及时提醒学生观看,通过检查、督促,促使他们认真观看,形成思考,敦促学生完成预习或者查缺补漏、课后延伸等学习目标。微课成为很受家长欢迎的教学资源,主要源于它能协助家长进行有效的课后辅导,使家长的视角延伸到课堂中,课堂的知识流淌到家庭中,家校合作为提升教学高效奠基。
四、利用微课扩展课外知识
学习数学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以帮助学生培养基本的数学逻辑思维,为学生的日后学习和生活做好最简单的准备。因此,学习不应只局限于课堂,更应该引导学生向课外拓展,以帮助学生加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增强数学的实用性。教师可根据生活实际来录制相应的微课教学视频,让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以及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价值。在微课中适当扩展数学知识,可帮助学生增强对数学的认识和理解,鼓励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转变学生学习数学的观念和目的,从而把学习数学作为一件快乐且有意义的事情。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且不断向课外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总之,微课的出现促进了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保证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实现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主化和个性化。因此,教师要重视微课视频的应用,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