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活动为载体,构建生活化课堂
——《爸爸、妈妈抚育我》教学实践探索
2019-04-07周瑜
◎周瑜
《爸爸、妈妈抚育我》一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主题二的内容。不少教师把品德与社会课上成满堂说教的政治课,上成灌输道德知识、社会知识的常识课,甚至上成语文课、音乐课、手工制作课等,从而失去品德课自身特色与课程价值;教学方法不外乎看图讲述,照本科,或者“满堂灌”变“满堂问”,这样的课堂完全忽视了儿童的生活价值,忽视了儿童道德感悟和情感体验,脱离儿童的生活,完全背离了课程强调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升华,强调在探究中发现、提炼、总结的课程理念。基于此,我在设计本课时,结合学生的实际,利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点点滴滴,从学生的真切感受出发,从而让学生最大程度的理解父母的辛苦和父母的爱。整节课的活动以学生的“体会”、“感悟”为主线,让“爱”流淌迂回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一、构建生活化课堂,在愉悦的气氛中体会爱的含义
学生的生活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基础,让品德培养回归生活是这门新课程的变革关键。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有特殊的价值。没有脱离生活的纯道德存在,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只能在生活中实现,“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品德教学活动必须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为基础,构建生活化品德课堂,让品德教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通过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感受父母的爱。爱又是平凡、简单而温馨的。所以本节课的设计我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并引导学生爱父母。课堂开始,由轻松快乐的歌曲《我的好妈妈》引入活动主题,学生带着对“抚育”的初步理解,开始了本节课的活动。课堂中间,我设计了一系列活动:调查父母的一天;我来算一算;读作文,感受爱;看视频,理解爱……这些活动都来自学生的生活,是学生真实的实践体验活动,同学们在实践中用心去体会父母为自己成长所付出辛勤劳动,感受父母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从而萌发对父母的感激、尊敬和孝敬之情。最后,课堂在《爸爸去哪儿》的歌曲中结束,同时播放孩子在父母的抚育下快乐成长的照片,给学生带来愉快而温馨的感受。整个活动的设计、活动材料的选取,都让学生感受到了爱的美好,体会到了爱的温暖,这样的教学轻松、快乐,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爱的深刻含义。活动中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使课堂的容量更大,教学更为直观、真实,课件所展示的画面与场景也来源于生活实际,这样更好地引起了学生的共鸣。
二、活动设计自然巧妙,层次性强
《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升华,强调在探究中发现、提炼、总结。本节课的活动设计就围绕一条主线“爱”展开,体现了较强的层次性。本节课主要有三个大环节:“听歌曲,谈抚育”、“爸爸妈妈爱我”“我爱爸爸妈妈”,其中第二个环节“爸爸妈妈爱我”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所以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四个活动:“调查父母的一天”“我来算一算”“读作文,感受爱”“看视频,理解爱”,这四个活动由浅入深,都是从学生生活实际入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感悟,逐步体会到父母在养育我们的过程中所付出的辛苦,学生的感受越来越深刻。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爱父母,在心愿卡上写自己想为父母做的事就自然流畅,水到渠成了。这样的活动设计,层层深入,不断将教育深化,主题升华,从而使学生的感受不断加深。
三、活动贯穿全过程
活动是品德与社会教与学的基本形式,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在教师指导下的活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和主动建构来实现的。课程的学习是知与行统一的过程,强调学生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要提高品德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就要精心设计活动内容,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开展适宜的活动,提高活动的质量。
本节课的设计实现了从“说教”到“感悟”的转变,活动贯穿全过程。如:课前调查—“爸爸妈妈的一天”,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忙碌;我来算一算—父母为我们做了多少顿饭、洗了多少次衣服、接送我们多少次,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父母的辛苦和付出;“读作文,感受爱”活动中,学生被爸爸妈妈无私的爱感动;“看视频,理解爱”活动中,通过学生讨论交流,明白了关心是爱,批评也是爱;书写花瓣卡,引导学生把对父母的爱付诸于行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个活动的目标都非常明确,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活动中感悟,在活动中成长。
四、整合教学内容,体现教学的开放性
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脱离儿童的生活经验,难于找到切入生活的问题,以教材为中心,进行看图讲述,照本宣科;二是脱离教材,一味地向课外延伸,盲目地找其他材料,搞“贴标签”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不是从教材中去提炼、升华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从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中去捕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材是课堂活动的基础,但不是课堂活动的全部,新课程提倡“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本节课,我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拓展和延伸,在教材的使用上既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如:引导学生在课前调查的基础上,算一算父母为我们做了多少顿饭、洗了多少次衣服、接送我们多少次,引导学生分享父母抚育自己成长的小故事,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父母教育孩子的相关视频,采访部分家长的视频……这些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感的材料,不仅丰富了活动内容,而且为学生认知和情感的达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