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019-04-07蔺小强
◎蔺小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是我每带一班新生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任何一班学生大体上可排列成好中差的阵势,通过测试让他们明确自己在班上的排列次序,这对学生本人来说是一个很大的收获,使得自己的学习有了可比性。若不这样做,有些同学只是觉得自己学习差,兴趣之河流断了,似云似雾,似水上的蜻蜓,他们对自己的学习马马虎虎。这时,我需要让他们知道自己的学习情况,这种需要用测试评价法可以实现,方法如下:
建立竞争机制,树立竞争意识,让每位学生亲身体验进步或退步,寻找兴趣之源,挖掘潜在能量,获得求知勇气,掌握学习方法。
我根据学生基础差异,建立ABC区。A区最优,B区优于C区,优与否评测试评价,有效期大约两到三周,这虽然不十分准确,不非常科学,但可以透视学生的学习水平。是进是退,一目了然。
实践证明,这样做,可以两头抓,带中间,整体推进,也可以使“分灶吃饭”成为现实,至于学生的心理感受和外界压力,不必过分担心。事实证明,老师对一个学生某段时间内的实事求是的评价,学生是心悦诚服的。若不服,等下次评价吧!机会很多。若不服,就得奋力拼搏,这正是我的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激是老师的教学行为,发是学生的兴趣反应。记得有个叫刘丽的学生,她从C区通过四次测试去了A区。同样是四次测试,孙强却从A区滑到了C区。中期测试结束后,刘丽留在了A区,孙强跃入了A区。A区的范围在不断地扩大,刘丽和孙强成了同桌。在同桌的一段时间里,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成了最棒的朋友。为了使同桌延续,他们谁也不放松学习。
如果有一位学生从B区到了A区,不必表扬,他们心里也乐滋滋的,这是荣耀,在同学们天真的心灵中成了榜样,是多么美妙的感觉。乐过之后,头件事就是要继续努力,让榜样永存。
当然,学生能力的差异很明显。在布置学习任务时要适度,因材施教,实事求是,遵循一个原则,让大家都学最基本的数学知识,尽最大的努力提高数学能力。
测试是数学实践活动,是提高能力的必要手段。为了操作方便,测试需要在区与区之间进行,例如:CB区,AB区,这样,进步会明显。也可以先AB区,再BC区,退步会突显。啊呀!这成联赛了。我向45分钟要质量,课外不留作业。在课堂上,我更希望同学们“能飞则飞,能跑则跑,不跑便走,不走也要爬”。我更要为爬者呐喊!对于C区的学生,习题课上,帮助他们寻找错误,予以纠正;复习课上,把A区的学生和C区的学生结成对子,为他们排忧解难,练口才,促能力,获方法,得知识,各取心上爱,此之谓:“一箭双雕,情投意合。”实质是化整为零的教学思想,这样课堂上就不止一个老师了,整体感觉是老实多了,学生少了,压力小了,效果好了。
当然,对于C区的学生,课本上的定理或定义,性质或法则,很抽象,难理解,该怎么办呢?我的具体方法是:讲完课后,到C区去,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通俗化。譬如,在有理数的加减法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C区的学生掌握的不好,于是,我去了!和他们一道编了些通俗的“法则”。像先加后减是说-3+4=+4-3=1,-3+4不易理解,但4-3=1太明白了,像减我减他减渴了喝(和)的意思是-3-4=-(3+4)=-7。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正是这些土方子让他们渡过了难关,随着时间的推移,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自然就晓得有理数的加减法是怎么回事了。但在当初土方子很顶用,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周末的晚自习上是另一道风景,一班学生可以分为7至8组。每组大约7至8人,把两张桌子对起来,围坐,教室内就有7至8桌。每桌由一学生代表负责,或提问、或讨论、或总结。有介绍学习方法的,有谈心得体会的,有讨论问题的;我是坐山观虎,解决争执的。
有了习题课和复习课,主讲课(也就是新课)如何上呢?
为了培养兴趣,对于新课,A区学生以自学为主,重点培养创新能力,听课的主要对象是B区和C区的学生,我讲完课后再给他们面对面辅导。
例如:一元二次方程这一章的第一节课,我是这样上的。
我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方程:1、x2-3x+2=0,2、x2=4,3、x2+2x-1=0。
我说:“请上来三位同学,试着做一下。”同学们的目光立即聚焦到黑板上。
实践证明,总有勇者前来表现,往往会“得胜回朝”,我紧随其后,分析他们所使用的方法,再引申,表述我完整的意思,这样,全班同学十有八九会理解前三位同学的做法,再加上我的点拨、剖析,会更加清晰。
因为,上面这三道题目,所使用的方法在八年级已学过了,它们分别是因式分解,求一个数的平方根,配方法分解因式。倘若我的问题没有同学会做,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的三寸不烂之舌去点拨、诱导、启发,要让学生有学的动机,我的教才有价值。像这三道题,我试着问学生:目前你能干啥?你还想干啥?学生一般会回答:我只能因式分解,求平方根,配方,然后再示意AB=0的含义,学生大都会明白A=0或B=0,这时,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在黑板上展示。
我想,学习数学的兴趣会从创造和探索中来,学生若能在老师的帮助下自觉或不自觉地探索方法,解决问题,成就感之快哉是不言而喻的,探索精神是不可磨灭的,创造意识是势不可挡的。我们要灵活执教,优化教程,匹配学生,实现老师、学生、知识三者动态结合。
渐渐地、渐渐地、学数学的兴趣就在竞争和协作中产生了,数学的思想和方法就在探索和创新中牢固地扎根了。
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深刻的认识到:学生获得知识重要,掌握学习方法更重要。学海无涯,方法有别,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学生无限的学习兴趣,我将问心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