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导品德落后的学生
2019-04-07蒋玉东
◎蒋玉东
关键字:品德教育;学生
教育是以促使人类发展,杜会进步为目的的,以知识、建经验间接育人的活动。“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教育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是有组织的,有计划的、有目标的教育活动,它在个人思想价值观形成及知识和能力的获得方面的优越性,是其他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不能比拟和代替的。杜会上流行一句这样的话“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由于近年杜会不良风气及错误导向影响,加之家庭教育失当,娇惯溺爱,监管不力等原因.当前学生品德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比如自私自利、冷漠娇气、缺乏信仰、霸气十足、不思上进等。品德对学生定型成为有用之人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学生不断成长定型成为社会有用之人,其中,知识教育必不可少.而更重要的是品德的好坏,学生品德的好坏一般与学识相辅相成,学生品德教育.是学校教育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面对品德落后的学生。应该怎样予以教导呢?结合本人的工作经脸,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教师自己做榜样
身正为师,教师的品德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品德素质。《说文解字》中解释说:“教,上所施,下所效也”,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自身的一言一行不知不觉中影响了学生,学生接受教师讲授知识技能的同时,自身品德素质也潜移默化的受教师影响,逐渐形成。教育是潜在的影响力,爱因斯坦曾说:“如果一个人忘掉了他在学校里所学到的每一样,那么留下来的就是教育。”教师职业的本质特征就是影响人的心灵,提升人的道德境界。师德是教师的灵魂,如果教师的品德素质不高,不热爱自己的职业,不能用真诚善良、宽容博爱的心对待学生,不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文明的行为和不良的品德会潜移默化,对学生造成消极影响。
教之道,德为先。素质不高的教师,很难教育出品德高尚的学生。要教导培养品德落后的学生,首先要重视提高教师的品德素质。试想教师话语粗糙,脾气暴躁,能教出文明礼貌,温文尔雅的学生吗?反之,若教师亲历亲为,躬身示范,学生的品德自然而然受到熏陶,教师亲善,善待自然万物,学生受到影响,也慢慢会养成善良包容的健康品格。不具备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是很难教出优秀的学生的。所以教师应对自己严格要求,做一个有道德,有礼貌,有文雅,话语文明的人。教师要严肃约束自己的语言行为,“学位人师,行为世范”,用自己良好的道德品质做表率,影响和教导学主。
二、尊重学生,抓住时机.因材施教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即使是品德出现问题的常常受批评的学生,也绝不列外,甚至,他们更注重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教师绝不能对他们“另眼相看”,要认可和鼓励这些学生,帮助他们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和长处,提高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能够发现学生的独特之处,配合学生的特点,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品德落后的学生,并不是事事差,时时差,所以教师要想办法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要善于从这些学生的行为表现中努力寻找他们的优点和长处,给他们展示自己的机会,获得心理上的认可与满足。品德有问题的学生的闪光点或许很微弱,但并不代表他们已病入膏肓,教师要及时发现品德问题学生的点点光点,对他们进行表扬,促使学生一步一步改变。根据我的教学经验,一般而言,下面这几种情况是教导品德问题学生的好时机:①长期失败,偶尔取得某一成绩,受到表扬时②长期遭受冷漠受歧视,突然感到某种温暖和关怀时③偶然受到某种启示,对自身的坏行为坏习惯引起波动与思考时,教师如果抓住这些时机进行适当的引导与教育,把握好这些时机,一定会加速品德问题学生的转变。
提高一个人的品德素质,根本上是要提高他的心理素质。尊重学生,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温暖和认可,同时又尊重学生的个性,重视他们的兴趣,因材施教,加以引导,从而实现对品德问题学生的教导。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不重视学生的兴趣,不采取因材施教方法,可能反而会使学生的品德越来越差。而且,品德出现问题的学生大多是从学习无趣上开始的,学生听不懂课,又没有别的事情可做,精力受到外界不良的的影响和刺激,必然会做出不好的行为。所以,教师还要积极提高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自身教学教法的提高,组织多彩多样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从而培养品德问题学生自我认知能力,在学习中增强锻炼他们的意志力。因此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时候要尊重学生的人格,配合学生的特点,采取合适的教育方法。
三、耐心教导,循序渐进
对品德有问题学生的教导,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犯错,学生正处在成长时期,出现品德上的错误在所难免,作为教师,绝不能对他们不管不问,或是任其堕落,教师必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正确的措施帮助这些学生,比如,可以像朋友一样和这些同学推心置腹的聊天,或者在他们进步的时候,在全班同学面前予以实事求是的表扬与鼓励。教师必须意识到:教导品德有问题的学生绝非一蹴而就,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包容心。品德转化不可能立竿见影,迅速见效。品德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学生品德的改变要经历内心挣扎与矛盾冲突,甚至在改变过程中会出现反复现象,这些都是正常的,教师要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善于分析原因,切合每位品德落后学生的实际,寻找合适的时机和方法帮助学生战胜自我,实现品德转变。
人之初,性本善,学生的本质都是好的,不良的品德是在社会、家庭、学校、及个人等多种因素下形成的,学生品德的转化,需要经历新旧观念的冲突和行为习惯的斗争,是一个比较复杂和漫长的过程,教师应耐心教导,切记急于求成。同时,教师还需了解学生成长的社会家庭环境,取得家长及同学们的帮助,综合各种力量帮助品德落后学生取得进步,循序渐进,实现对他们的教导。
四、培养师生情感,注重同学关系
创建班级氛围民主师生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更是教导具有品德问题的学生的根本立足点。品德有问题的学生往往会被孤立于集体之外,常常受教师的批评和同学的排斥,心中对教师和同学怀有一定的戒心和敌意。要教导这些学生,必须搞好师生关系,实现尊重与被尊重。教师应该平等的耐心的和他们交流,真诚地关心爱护这些学生,消除他们心中的不良因素,鼓励并相信他们能够改掉缺点。要更新教师居高临下姿态和观点,站在学生的立场上理解和教导,怀着深厚的感情,从多方面帮助这些学生,使这些学生在关心中体会到教师的真心善意,消除戒备逆反心理,把老师当做知心朋友。师生情感和谐融洽,相互理解信任,学生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了共鸣,自然乐于教师的教导,也自然模仿和学习教师的言行,自觉把教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行动,教师的教导功效渐渐突出,学生品德也会逐渐转变。同时,还应该创建积极健康的班级氛围,教师要为品德有问题的学生主动提供帮助,教育全班同学正确对待这些学生,注重他们与同学之间的关系,让他们回归到班级大集体之中。班级是学生最经常最主要的生活环境,它对品德问题学生转变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教师要主动制造机会鼓励这些学生参加班级活动,每个学生无论品德好坏,都有自尊心和集体荣誉感,品德落后的学生有自己的闪光点,有的学生有自己的专长,如擅长唱歌或体育,教师要鼓励他们参加比赛活动,激发他们的集体荣誉感。而且,要营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培养同学之间互相关爱,互帮互组,真诚无私的关系,让品德问题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意识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和增强他们的自尊心,促使这些学生融入集体,自觉约束和改变自己的言行,从而健康快乐成长。
总之,品德问题学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每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正视这个问题,寻找正确有效地方法教导学生,将教育的客观要求转化为学生自觉需要,使学生改变不良思想情感和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实现品德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