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地理实验,优化高中地理教学
2019-04-07陈亮
◎陈亮
一、开展地理实验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
地理实验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实验得出结论,从而完成既定学习任务的教学模式。高中地理实验教学是地理认识过程中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以实验活动为主要展开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活动中去,通过实验学习地理知识、验证地理知识、培养地理实验技能。开展地理实验教学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可以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可以提升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通过实验使学生体会地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地理学科的价值,增强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同时体现了“在做中学”思想,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了传统的教与学方式。
二、高中地理实验教学典型案例探究
1.立足课堂,开展制作类实验 课堂实验是运用一定的器材和设备,将所要学习的地理事物、现象及其变化过程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教学方法。教师可提前准备好实验方案、相关材料和工具,指导学生在课堂实验中进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比如说在“等高线地形模型”的实验中,首先,准备好所需的橡皮泥(或黏土)、牙签、细线绳、垫板等工具。将橡皮泥(或黏土)在垫板上堆成山体状,按要求捏出山峰、山谷、山脊、鞍部、陡崖等部位;接着,将直尺垂直摆放在山体旁,垫板为海平面高度,按照相同高度的间隔,用牙签在山体表面不同高度处做上记号,并标出高程;用细线小心地沿着记号处将山体水平切开,切下的山体块编号后分开摆放;最后,将山体块根据标号重新摆成山体形状。在制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等高线的认识和理解,并对自己制作得到的等高线模型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2.走出课堂,开展实践类实验 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学生只能通过教师的教和查找相关资料来获取地理知识,很多地理原理和规律没法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学生难以理解,更不会学以致用,学习效率低下,因此,走出课堂,利用校园内资源,开展实践、观测类实验非常重要。比如说在地理坐标测量实验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学校地理坐标测量实验,通过地理坐标测量实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正午太阳高度角,掌握太阳高度日变化规律,培养地理观测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理解正午太阳高度、北京时间、地方时差的含义及掌握相关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地理计算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意识。
再比如说,在气象观测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利用学校的气象站组织学生进行气象观测活动。其实验主要目的是,通过观测实践,使学生理解气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精神;通过观测实践,帮助学生了解气温、气压、风向、风速、蒸发量、降水量、云层、能见度等气象要素,从而巩固天气系统知识;通过观测实践,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在实验过程中,首先教师要为学生普及相关气象知识及观测方法,如百叶箱、干湿球、风向标等相关知识;其次,与学生设计制作气象观测记录表;再次,实地观测,先进行实习观测,在指导老师带领下进行,指导老师讲解相关气象知识及观测方法。再由各班地理科代表组织本班学生进行观测(每天观测三次,上午八点、下午十四点、晚上二十点进行观测),气象小组成员做好观测记录:如气温的变化、风的观测、云和雨的记录;最后,各小组对气象观测记录表进行完善,形成气象观测教学活动方案。通过气象观测实践活动,气象兴趣小组的全体成员能正确地认识各种气象符号,正确地运用气象术语,并进行天气情况的观测、测量和记录。通过气象观测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精神,也锻炼和提高了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3.走出校园,展开地理教学活动 地理无处不在,地理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该乡土地理渗透到地理教学中来,利用学生熟悉的乡土地理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比如,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进行野外考察,可以使学生了解当地气候、地质构造等,可以将课堂上学生难以理解的山脊、鞍部、陡崖、集水线、分水岭等知识轻松突破。又如,人文地理的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家乡区位优势,开展地理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比如说,在的实验中。
在进行“产业转移”教学时,我设计了课后实践活动,即调查家乡工业区的发展状况,让学生通过实地考察、市民访问、在互联网上搜集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工业区发展的情况并整理成调查报告,最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从而使学生理解产业转移的影响。通过实践、交流,使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拓展了学生的思路,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也树立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
结语:所以,多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地理实验辅助教学,模拟地理过程,给学生提供直接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机会,学生的学习就会逐渐由教师“教会”变为学生“学会”,由教师的“要我学”变为学生的“我要学”,这样不仅使得教师的教学方式更为贴近新课标要求,而且最重要的是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