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初中数学师生互动问题的分析
2019-04-07覃永凤
◎覃永凤
一、初中数学师生互动问题
1.互动流于表面,忽视实质内容 部分教师对“师生互动”型学习方法的理解不到位,对互动型学习的目的、方式、作用没有认真地思考和理解,认为课堂中只要插入互动就可以体现课改的要求。为了互动而互动,就问题随意分小组讨论,不求甚解,时间一到草草结束。这种伪互动模式下的讨论并没有实际价值,背离了素质教育的宗旨。部分教师觉得互动才是体现新课改理念的方式,认为课堂中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越多越好,片面夸大互动学习的作用,忽略了自身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拖慢了课堂节奏和进度。其实互动学习只是一种较为新颖的学习方式,但它并不是万能的,不是越多越好的。如果它缺乏了目标,缺少了目的性,那互动性学习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甚至带来不利影响。
2.教学方法机械,缺乏情感互动 一般把师生互动的内容分为认知互动、情意互动和行为互动三种,包括认知方式的相互影响情感、价值观的形成,知识技能的获得,数学素质的提高,主体人格的完善等等。传统数学课堂对于知识本身的传授和分数的看重倾向仍然比较重,过分偏重知识本身解读而忽略了学生个性问题的解读,也忽略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参与和互动。互动教学的真正实现,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找准自身定位。摒弃老师只是知识传授者的想法,转变为课堂互动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者。新课标及课改要求数学课堂中有效地进行师生互动,教师应扮演好信息媒介者、知识引导者及节奏调控者的角色。
二、针对初中数学师生互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准确把控自身的情感态度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和组织者,他的个人情感态度直接影响着整个数学课堂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本质就是师生之间期望和情感的传递,主要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期望,学生对自身学习能力的期望和师生共同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期望。只有教师保证良好的情感态度,才能够保证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期望情情感得到有效的传输,才能够为师生互动打下基础。教师在上课之前不论发生什么事情,一旦上课铃响起,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进入教学状态,利用自己的情感态度去带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2.开展多样化的课堂提问活动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数的师生互动都是在数学问题的引导下展开的,因此,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有效性的必要保障。教师通过提问,能够准确把握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况,能够带动学生的思考。学生通过教师的提问,能够参与到师生互动当中,提高学习的热情。首先,根据教学需要灵活选择开放性提问和闭合性提问。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闭合性提问是教师经常选择的一种提问方式,其回答范围较小,教师会给出一定的框架让学生在其中进行选择,这样能够很好地控制学生的思维,不至于偏离自己的设计。例如: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数量关系?开放性的提问是区别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重要标志,该类提问没有明确的界限,能够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例如通过上边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灵活选择提问的类型,从而提高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3.创设学习情境,融洽师生关系 新课程背景下,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早与以往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区别。在以往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数学教师往往是照本宣科,毫不顾虑学生的性格特征与身心发展规律。而现阶段的教学更加注重学习情境的创设,旨在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这也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潜在动力。基于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师要善于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通过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例如,在教学“中心对称图形”过程中,教师就可以这样创设教学情境:“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蝴蝶的两边是完全相同的,飞机机翼的两侧也是相同的,那么,同学们有从中知道什么吗?”通过这种形式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主动性,吸引其注意力,同时还能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求知欲,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学会联系生活实际。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势必会加强,并在加强之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师生教学相长,营造一种师生心理相容的和谐环境。
结语:总而言之,师生关系作为课堂教学的基础关系,关系着教师的教学成果以及学生的学习水平。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对此引起高度重视,通过不同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手段的运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让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一般性发展,并实现教学相长,促进师生心理相容,为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提供充足的教学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