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建构主义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2019-04-07张晓春
◎张晓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现代素质教育在教学过程中得到高度重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使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初中教学中得到全面应用与发展,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不是对现夹的纯粹客观反映,认为任何一种传载知识的符合系统也不是绝对真实的表现。本文通过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活动,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对具体的实施过程进行论述和探讨。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以学生为主体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负责讲解,学生负责听讲,这种灌输的方式无法满足新课改条件下的具体要求,也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然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当作一名探索者,在不断的教学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提高能力,以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实现以“学”为主,而不是以“教”为主。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主动参与、自主思考、积极讨论、勇于发言。例如,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这道数学题该怎么解答?”从客观的角度分析,这种形式的问题只能由学生回答和参与,从一定程度上降低学生的积极性,造成心理上的压抑。针对这种不科学、不合理的问题解答方式,在实际教学中,应该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个性,采取有效的策略,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适应并达到知识建构的效果。
2.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师生之间友好互助,团结合作,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作为引导者,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采取切实有效的手段,在课堂上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在这种氛围下,能够促进师生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这种氛围下,教师必须发挥辅导者的作用,为学生分析和解决各种数学问题,讲解完后,检验每个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使教师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制宠有效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率。
3.创设情境教学 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学生大多对数学比较反感,认为数学太枯燥,没有学习数学的兴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初中数学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无法在有效的时间内建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针对这种情况,教学要吸取经验教训,不断学习和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情境教学是现代教育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创设有趣、切合实际、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数学知识探索的欲望,从而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建构知识。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重视教学情境的营造
作为建构学习主义四要素之一的“情境”,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情境设置是进行建构学习的基础,营造一个成功教学情境,能够顺利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学习中,并在知识点学习前就引起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形成的好奇心的进行教学,这样初始化的课堂模式必然比枯燥的公式推导来的高效。良好教学情境的营造也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综合理念,突出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感受,改变以往单方面的“填鸭式”教育。只有主观意愿的强烈认知才是学习最好的引导,建构主义认为事物的意义是与我们的认识息息相关的。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其个性发展,增强创造和创新能力。
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具体运用模式
1.将教材和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不同层次的学生基础不同,我们在教学中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思维发展。如在初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进入初中学习,他们对一切事物都有新鲜感,因此应着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有理数一章中数轴一节,我是这样教学的:首先在课前准备画图用的直尺,问学生上面有哪些数字?学生回答:0、1、2、3、4…20。有些细心的学生还会说:0、1、1.1、1.2、1.3…20。接下来再问学生:比 0小的数字有吗?学生回答:有的。此时在黑板上画出像直尺一样的直线,上面标有刻度和箭头。告诉学生,直尺的长度是有限的。我们用带有箭头的直线标出,可以无限地延伸,这就叫数轴。为了让学生感受到还有比0小的数字,可以结合教科书茌0的左边标出刻度和数字,告诉学生比O小的数字我们称之为负数,负数就是要在数字前面加上“一”号。
数学学习既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又要结合相应的教材内容。给学生细致地讲解并不是好的教学方式。抓住学生质疑之处,给学生适当的指引,是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思维的最为有效的途径,也是增强课堂效果的方法之一。
2.从学生的基础出发,让每个学生的思维都有机会得到发展 初中学生由于各方面因素造成学习基础各不相同。数学教师怎样做才能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我所带的两个班中,大致可以将学生分为三个群体。
(1)思维敏捷、成绩优异型的学生。对这些学生,如果我们采取和基础较弱的学生一样的教学方式,就会使得这部分学生觉得学习内容过分简单而放松自己的学习,造成他们习惯性不重视课堂学习。我是这样来组织教学的:首先布置给他们预习新知识的任务,课后留给他们综合性的习题,以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提高。如九年级上册中心对称的定义的教学,让学生通过预习理解定义的含义,给学生相应的空间去思考。让他们将预习中得到的结论在课堂上先讲述,再自主出题相互练习。既使他们觉得有能展现自己才能的平台,又给他们压力,让他们意识到在学习中,还有很多自己不明白的地穷。
(2)略作指导即可会意的偷懒型学生。这部分学生很聪明,但由于平常养成了较为懒散的习惯,不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及时预习新知识和复习旧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在课堂上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对这部分学生,我是这样教学的:课前给定预习内容,课后再让他们对学困生进行指导。要求他们每天必须辅导2名学困生,并记录学困生辅导情况,使他们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自己能力得到发挥的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学生的进步。
(3)基础较弱学习困难的学生。每个班上都有极少数的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新课程标准》要求,教育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为提高全体学生素质而教育。从学生实际出发,多提问基础性的问题,避免学生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每个学生都有长处,要从他们身上找出优点来激励他们努力向上。我们要诚恳对待每个学生,包括学习困难的学生。只有注重所有学生的发展,才能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3.给学生制定目标,让学生在向目标迈进中发展思维,增强课堂效果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学习目标。我在教学中,每次上课之前,都给学生指明学习目标。如教学“认识直角三角形定义”一节,首先要让学生明白这一节我们主要学习的内容是:有一个角为900的i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学圭通过对很多三角形进行分析、练习、讨论、比较、理解,不断地发现规律。最后告诉学生,这就是我们要学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有一个角为900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要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首先从发展学生的思维开始,将学生的学习分层,明确任务,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遵循循循善诱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有目的地进行教学,促进教学效果的增强。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理论的中心思想就是以学生为课堂主体,重视其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和获取并形成构架的整个过程。要实现初中数学教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以此为出发点,了解学生的思想方式、个性特征、行为方式等。通过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的发生过程,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促进师生互动,合作关系的建立,采用情境教学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提出问题情境,使学生能够完整的、全面的、系统的建构数学知识体系,进而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有效落实到初中数学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