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基层中学体育教学的实效性

2019-04-07张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学资源体育教师中学

张飞

近几年农村中学的办学条件日渐改善,解决了没有正规体育场地,活动场所仅有小小的一块.只有半边篮球架等一系列问题。但是农村学生受到的专业训练少,缺乏运动的正规性和持久性,可是农村孩子们也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孩子们身体素质比较好。那么怎么提高基层中学体育教学的时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努力。

一、提高基层学校的体育教育教研水平

基层中学体育教师,非专业的比较多,专业老师比较少,很多是该行的老师,一般缺乏体育教育理论知识,对体育教育规律懂得不多,在实践教学工作中常常有很大的盲目性,很多基层中学的体育课时没有教学内容的,就是孩子们盲目的跑步。由此导致的一系列问题也特别多,学生体育素质偏低,运动素养不高,个别体育课还会发生学生受伤等伤害事故。

提高基层中学的教学的时效性,首先要完善基层学校体育教师用人制度,完成体育教学的专业化配置。可以适当从运动规律,运动安全,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培训体育教师,鼓励基层体育教师运用教育理论指导体育教学实践、总结体育教学经验,按照教育规律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为提高基层体育教学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提高基层学校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

农村学生对体育的重视度不够,包括家长也存在这样的问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体育就是跑跑跳跳,对成才成长都不重要。对通过体育锻炼开发自身潜能的作用认识不够明确,因此,体育老师不仅仅要给孩子们健身,还要给孩子们“补脑”在课堂上可以讲一些在体育方面取得成绩的优秀人才的例子,鼓励学生热爱体育,也可以引导孩子运动对身体潜能的开发,对情绪的影响,对生命的重要意义。也可以给家长宣传体育的深远意义,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能促进和发展学生的的智力潜能,从而首先从思想上调动学生锻炼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三、因地制宜,整合教学资源

针对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特点,作为教师应该因地制宜,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不能一味的羡慕硬件条件好的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农村学生,入学年龄偏大,缺乏体育运动的基础不如城市孩子机灵、活跃,加之场地破旧器材缺乏,孩子们不知道怎么上好体育课。我们有一位很负责人的老师,他能不断的整合教育教学资源,丰富孩子们的生活。他发现孩子们普遍都会玩打沙发丢沙包的游戏,为了锻炼孩子们的协调性和大动作,他发现球类运动场地器材有限,那就用沙发。他鼓励孩子们分组丢沙发,定投沙发,踢沙发,并进行小组比赛,孩子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教学目标也达到了。后来体育组的老师群策群力,想办法农村学生足劲好,没有沙坑就立定跳远;农村孩子耐力好,没有长跑跑道,可以在户外运动,农村学生手劲棒,没有吊环、单双杠,就往树枝上悬吊的竹竿上爬;农村学生力气大,兴趣没有举重器材,就用石磙、石磨抓举训练。要因地制宜,利用和挖掘现有器材场地,力争调动所有孩子的积极性,同时教师一定要注意加强掌握基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在持久的教与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掌握基本的体育技巧。

四、重视体育教育教育中的安全隐患

农村孩子们先对比较皮实,比起城市孩子安全意识差,加上教育教学设备的问题,在基层体育教学中安全因素当作为重点考虑因素。

基层学校学生对体育运动准备活动认识不足,经常忽视了体育运动的准备工作,个别老师也认为认为随便活动一下不可能损伤,学生也觉得上课有意思,准备活动无聊,浪费时间。针对这一状况,我们不仅仅要在理论课上加强相关知识的传授及学生的思想教育;同时,在体育课的准备部分中安排趣味性、节奏性强的内容,比如可以设计一些游戏活动,在游戏中玩耍可以调节学生,从而做好了准备动作。基层学校体育教师在上课中要严密观察学生动作的协调性、失误率等情况及时指导,以免发生运动损伤,可以设立体育课安全小标兵或者组织班干部督促大家要安全运动,调动学生练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防止伤害事故的发生。

要切实提高我基层中学的体育教学的实效性,不仅需要给基层中学配备专业的好学的教师,保证基层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也需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运用基层学校现有的体育教学条件开展有效教学,才能真正达到体育教学工作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而促成文化课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实现提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可以促进智育,进一步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全面发展的目的。便可达到提升学生健康素质,促进农村体育教育更好地发展。

猜你喜欢

教学资源体育教师中学
在多解中学创新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初中语文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探索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初探教学资源开发的系统思维
临床实验教学中教学资源的整合优化与应用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土木工程科研资源转化为实践教学资源的探索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